社区居民矛盾分析与共生社区包容性设计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7
/ 2

社区居民矛盾分析与共生社区包容性设计研究

王建华

沈阳建筑大学 辽宁沈阳 110170

摘要 华炉社区毗邻中街商圈,大量青年群体租住于此,为原住居民提供了租金收入并为周边商铺带来流量,但也影响社区私密性与安全性,租客则缺少对社区的归属感、参与感。该设计意在通过包容性微更新设计,缓解传统社区中原住居民与租客的矛盾,打造一个“开放,共享,包容”的共生社区,提升不同需求居民提供多元化居住体验。

关键词 共生社区,租住矛盾,社区包容性,城市微更新

近年城市更新设计中,更加关注适老化,儿童友好型等方面的包容性需求,忽视租房群体的实际需求及居住体验。本次城市微更新设计过程中,多次调研,走访,发现地块内的居民,对租客引起的诸如安全,私密等方面的问题更加关注,所以想通过城市设计手段,对两类居民矛盾提供解决方法,构建原住民与租客和谐相处的“共生社区”。

一 共生社区基础研究

1.1共生社区的含义

“共生(mutualism)”一词,狭义上是指两种不同生物之间所形成的紧密互利关系。动物、植物、菌类以及三者中任意两者之间都存在“共生”。在共生关系中,一方为另一方提供有利于生存的帮助,同时也获得对方的帮助。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1]。

这里,将共生的对象引申为两类居民,即原住民与租户,“共生社区”指两类居民在同一社区和谐共处的居住形式。共生有两个层面的意思,首先是两类群体在各自特征上的差异性,包括但不限于年龄,职业,家庭组成,收入,需求等,一般具有明显的不同:第二个则是两者之间的关系、相处模式,不能是完全独立互不千扰的平行模式,更不能是互相干扰矛盾重重的对立关系,这都无法称之为共生,而应该是一种和谐,共享,交流,互助的相处状态[2]。

1.2类型

为城市外地居民提供居住的社区类型,主要有两大类,一是租凭式公寓模式,包括长租公寓,短租公寓,民宿等,提供类似酒店的短期服务,或是仅仅提供睡眠休息的场所,缺少社区邻里生活:二是单元住宅小区模式,共享社区内的设施服务,实际中原住民与租客还是少有交流,甚至会有排斤、矛盾,在此基础上提出的“共生社区”就是为了解决该问题,取长补短,营造真正的共享与邻里生活[3]。

二 两类居民的各自需求与矛盾

2.1华炉社区居民特征分析

采用的调查问卷法收集到一定量的样本数据,居民年龄在31-50岁年龄段占比最高,老年人比例也较高。可见该社区以青壮年为主,多是家庭支柱;性别分布上,男女基本持平;居民受数育程度大专及以下学历占比80%以上,居民受教育程度一般;社区居民主要从事餐饮,销售这些依托中街商圈的行业。

2.2原住居民需求

租客群体为原住居民带来了经济收益,但是也带来了一些社区问题,经过调查走访,总结了以下这些社区原住居民的需求与意见:

1.社区人员构成复杂,管理不当,存在社会安全隐患;

2.租住商贩乱停车问题严重,侵占公共绿地广场等;

3.租户作息早出晚归,与原住民作息冲突;

4.缺少公共开放空间;

5.社区环境破败,急需改善;

6.交通网络错综复杂,人车混行。

2.3外来租户需求

该社区的租户,主要是依托中街商圈就业,大多早出晚归,从事餐饮销售相关行业,主要的需求有:

1.缺少参与感和归属感,社区没有家的感觉;

2.缺少属于年轻人的活动娱乐场所,场地。

2.4主客居民需求与矛盾归纳

两类居民的需求是存在冲突的,租客想要参与到社区生活获得归属感,就可能对原住居民的私密性需求造成破坏:从事个体经营的商户,作息时间不同,货物运输挤占社区公共空间,这些矛盾需要设计和管理两方面的努力来调和化解。不过,两类居民也有共同的需求,也是老旧社区居民的普道需求,如更多的广场空间,宜人的绿地景观,美观的建筑形式,便利的交通网络,完善的基础设施等[4]。

三 空间与功能的针对性布置

3.1分化居住空间

将居住形式划分成两类,一类是服务原住居民的传统住宅形式,配备更多绿地和适老化设计等,并且在开放住区基础上,组团层次满足一定程度的私密性需求:另一类服务于租客群体的类似于公寓的居住形式。同时满足两类居民的互相矛盾的诉求,同时避免单纯的分离,使完整社区割裂,故将两区中间部分作为商业功能,布置大量开放空间,满足居民空间需求的同时提供两类居民的共生场所,形成一体两翼的规划结构。

3.2按需布置公服设施

不同年龄,性别,职业,收入的人群,对公服设施的需求不同,这里主要按本地与外来两类考虑公服设施的布置。本地居民中大量的老年人,儿童群体,所以将老年人活动中心,幼儿园,社区医院等设施布置在北部原住民社区:外来人群以年轻人为主,他们参与到社区生活中的需求,主要通过一些吸引年轻人的活动,比如运动,健身,艺术展等,所以在南部的青年公寓区设青创中心,有年轻人喜欢的篮球场、书吧、酒吧等,让年轻人在这里找到归属感。

四 构建融合纽带

上述功能分区,设施布置等手段,是考虑到解决两类群体需求中相矛盾的部分,但是简单的将群体划分隔开,并不是该设计想要的效果,这无法体现“共生”的理念,所以更注重共同使用的公共空间设计。

4.1慢行系统组织

首先构建完整的慢行体系,用慢行步道串联各广场、绿地、商业。该系统有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北部的系统连接东西两个小区入口,两块组团绿地,老幼中心等原住民区域的主要公服设施:第二部分南部的系统串联起来了青创中心和公寓区各个绿地:第三部分位于基地中部,通过沿街商业的引导,连通南北区的交流通道,既是邻里交流的纽带,也是商业生活的载体。

4.2立体连廊架构

慢行系统一定程度上打通了公共空间通道,但老旧社区落后的基础设施,紧凑的建筑布局,使社区内用于公共空间的土地稀少,无法满足需求。加装连廊使空间体系变得立体丰富,完整的健身跑道,舒适的公共空间,依托连廊设置咖啡馆,书吧等,丰富居民生活。

五 总结

城市设计中对人口结构,行为活动的认识,不应局限于按照年龄,性别等的分类,还需要关注城市化进程中大量的租客群体;租住矛盾也不单是经济矛盾,更涉及原住居民与租户之间在社区环境,居住模式等的生活矛盾。

老旧社区更新中,用地紧张,空间缺失等问题,可以通过架设连廊等方式,在竖向空间上进行更多的扩展设计,为居民提供休想的平台,锻炼的跑道等。

参考文献:

[1]孙悦昕. 共同居住社区特征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9.

[2]道格·桑德斯. 落脚城市: 最后的人类大迁徙与我们的未来[M]. 陈信宏,译.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

[3]林伟. 城市共享居住形态及其空间特征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9.

[4]万向东,王亚飞,郜宪达. 从“落脚城市”到“落脚社区”——移民和城中村研究的启示与外来人口城市融合服务的基本策略[J]. 社会工作与管理,2016,16(04):5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