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预算视角下的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1
/ 2

全面预算视角下的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措施

丁惠玲

吉木萨尔县疾控中心  新疆吉木萨尔县   831700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政府管理需要与社会发展相结合,因此事业单位也在不断改革以适应不断出现的问题变化。基于此,本文在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全面预算视角出发,提出问题和管理措施。

关键词:全面预算;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措施

1.全面预算对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重要意义

1.1强化管理工作,提升战略规划水平

因受近年国内形势、国际局势的影响,财政预算资金的紧平衡状态持续,各事业单位的收支矛盾会更加突显,要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意识,深挖事业单位内部潜力,充分释放全部产业活力,深化预算管理的收支范畴,对事业单位的保障原则要充分适应。盘活各单位存量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健全事业单位的全面预算制度以有效改善组织机构管理工作的盲目性和主观臆测性,保证管理工作顺利进行。其中主要的意义便是帮助管理工作提升针对性,同时提升规划战略水平。在每一个管理周期开始之前均会预测和规划成本以及费用,运用成本预算绩效管理以制定更为合理的方案,控制每一项业务活动的支出,所以全面预算管理具有“没有预算,不能执行”的特点。也正因为这样,开展此项工作的时候会使用严谨的方式制定管理框架,对工作形成控制,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管理人员提升工作的准确性和力度,保证管理活动按照所规划的路线开展[1]

  1. 2减少财务风险,提高管理水平

全面预算管理主要进行和财务有关的工作,如收集和整理业务数据以及管理信息,实施“零基预算”、“刚性预算”,对预算执行进行硬性约束,加强国库集中收付管理,强化政府采购和国有资产管理,调整并优化支出结构,使预算与绩效管理一体化运行。完善健全项目库管理,建立日常性将项目入库机制,整合与统筹专项资金的预算规模,建立各项预算支出的标准化体系,把支出的标准当作预算编制的依据。在实际管理中会对业务流程以及成员进行预算的管理和控制,从而有效的管理单位收入和支出情况,所以全面预算在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中也具有降低财务风险发生率,保证安全管理的作用。

2.全面预算视角下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2.1预算管理体系执行力度不够

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是各项工作能够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当前很多事业单位发展规模较大,管理流程、体系较为复杂,加大了日常工作难度,而预算管理涵盖的内容十分广泛,几乎涉及事业单位经济活动的每个环节,除了需要以良好的管理体系作为支撑之外,还需要领导人员的充分重视,加大资金、人才投入力度。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部分事业单位对预算管理的重要性认知不够深入,片面地认为只用做好会计和财务工作即可,在预算编制方面并未以实际情况为主,或是编制了预算,但预算执行监管力度较差,部分工作人员为了个人利益弄虚作假,对事业单位发展造成影响,也塑造了不良风气[2]

2.2预算管理人员专业水平有待提升

预算管理人员是预算管理工作的主要落实者,该工作并非对资金进行简单的分配或计算,而是要深入了解事业单位不同部门的实际工作情况和管理流程,并将以往的预算编制方案作为可靠参考,随后再进行科学的预算编制,并对其执行过程进行监管。从这个角度来看,预算管理工作对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综合素质都有较高要求,需要具备良好的信息分析能力、沟通能力和专业能力。以事业单位需要开展的项目为例,人员分配、材料管理等都和预算管理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想要有效减少成本投入,加强以上各方面的管理是较为理想的手段。但是如果预算管理人员专业水平无法满足要求,对专业领域知识的了解不够深入,或是无法根据项目特点对预算方案进行灵活调整,就会导致预算编制表和实际脱节,无法起到指导作用。

2.3预算管理理念淡薄

任何管理工作的实施都需要以先进的思想作为指导,如果领导人员思想态度不端正,就无法为基层员工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管理人员要充分意识到预算管理对事业单位长期发展的重要意义,加强对预算执行部门、人员、材料、资金等各方面的管理,财务部门人员也要明确自身职责[3]。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部分事业单位并没有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对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工作开展过程中,难以对资金支出、收入等进行详细记录,在无法明确掌握资金动向的基础上,很有可能为事业单位发展带来严重的财务风险

3.全面预算管理背景下提高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水平的措施

3.1完善事业单位管理机制,优化内部控制环境

完善绩效管理体系,优化和改善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环境。提高成本管理效益事业单位遵循全面预算绩效管理导向,明确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对事业单位的重要意义,加强对预算目标管理的重视,加强部门间沟通与协调,消除信息不对称现象,高效落实执行各项成本管理措施,在全面预算管理的前提条件下开展内部控制工作,辅助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全面预算绩效管理能促进事业单位现有的绩效评价体系拓宽其评价范围,并加强成本价值性评价,能促进事业单位绩效评价体系结果增强权威性,并将相关信息及时准确地反馈给各资金使用部门,能对各部门资金支出和成本管理提供科学有效的指导,实现对成本管理效益的有效提高。

3.2构建成本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事业单位要契合自身实况,充分考虑自身成本管理的特点,针对成本管理构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的构建要遵循全面性与重要性相结合、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真实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可比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的原则。对事业单位而言,成本管理全过程主要包括如下内容:一是成本管理环境,主要包括成本管理相关机构的具体设置、成本管理遵循的理念、人力资源配置等。二是成本管理目标,主要包括智库开发成本、项目单位成本等。三是业务活动,主要包括预算管理、全过程管理以及目标成本实际完成率等。四是信息沟通,主要包括信息平台建设、信息沟通有效性等。五是内部监督,主要包括各项监督制度以及监督全面性等。事业单位针对成本管理构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要将经济、效率、效益三类指标作为基础,与管理活动全过程相结合,合理设置各项指标。

3.3对成本管理方法进行创新

事业单位要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保障高效准确的信息传递。事业单位成本管理要加强对信息技术的运用,对成本管理方法进行创新。事业单位推行信息化办公,逐渐摒弃手工操作,不仅可以避免以口头指令传递信息,导致信息传递的不准确,也可以利用信息系统提高各部门对成本信息的分析能力,加强成本控制。及时更新成本核算管理制度,将先进信息技术成本管控流程方式嵌入制度之中,规范的成本核算过程,形成真实有效的成本核算信息,明确成本核算内容,并形成规范统一的核算标准,为事业单位资金使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4有效落实监督控制

监督机制的建立,能够让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得到有效落实,并对各部门职工行为进行合理约束,同时对预算执行进行动态化监管,以便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首先,为了保证事业单位资金的安全性,要对资金的用途、使用等情况进行详细记录[4]。其次,在预算管理工作中,要遵循以人为本的主要原则,根据单位实际发展情况,制定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明确考核内容和指标体系,在单位内部营造良好的工作风气和氛围,充分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

4.结束语

总的来说,全面预算管理有利于事业单位优化资源配置节约成本管理,提高财政资金利用率。完善绩效管理体系,增加事业单位评价效益绩效。为控制成本夯实基础,加强内部管理效果。还需不断的健全和完善管理以及考核监督的制度,起到监督和促使的作用,结合先进技术,促进完善工作,降低管理难度,能够使事业单位在新形势下成功转型,保证其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奚瑞红.全面绩效管理导向下事业单位成本管理研究[J].财会学习,2021(28):106-108.

[2]冯有香.全面预算视角下的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有效对策分析[J].财会学习,2021,(28):48-50.

[3]刘钰.基于全面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研究[J].财会学习,2022(06):167–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