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托槽隐形矫治与传统固定矫治前后牙弓扩展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3
/ 2

无托槽隐形矫治与传统固定矫治前后牙弓扩展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刘刚

安徽省合肥市口腔医院 230001

【摘要】目的:分析针对牙弓扩展使用传统固定矫治和无托槽隐形矫治的临床治疗情况。方法选取64例在我院口腔科接受牙齿矫治的病患,病例选取的初始时间为2020年1月-2022年1月,根据入院先后的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给予对照组进行传统固定矫治方式,予以观察组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措施,比较两组的矫治效果以及牙弓宽度情况。结果:观察组应用无托槽隐形矫治的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效果,实施传统固定矫治的对照组牙弓宽度远远差于观察组,两组之间的数据差异具有临床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无托槽隐形矫治应用于牙齿矫正治疗中具有显著疗效,最大程度的改善牙弓宽度情况,以此提升病患的满意度,值得临床使用。

【关键词】无托槽隐形矫治;传统固定矫治;牙弓宽度;临床价值

口腔正畸属于临床解除病患牙列拥挤的一种常用方式,牙弓宽度的扩大主要是由于通过非拔牙的方式矫治牙列拥挤,这样不仅关系微笑时的美观度,还会影响正畸后牙弓稳定性。传统固定矫治在治疗上获得了一定效果, 但是临床治疗后改变牙弓宽度的幅度不大,从而使得矫治效果并不理想[1]。目前,伴随医学技术飞速的提升,临床越来越依赖计算机的三维技术,尤其在口腔正畸方面。我愿为提升临床的整体矫治效果特进行此实验,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按照入院时间先后的顺序将择取的在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之间本院口腔科接收的64例需要牙齿矫正的病患平均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2例,所有病例均自愿参加实验,并且签署相关同意书。对照组中牙患年龄为13-20岁,平均年龄为(16.50±1.05)岁,其中男性14例,女性18例;观察组的男性牙患15例,女性牙患17例,年龄在14-20岁,平均年龄在(17.00±1.09)岁,对照组和观察组的年龄、性别等在一般资料中数据不具备显著的差异(P>0.05),不存在统计学对比意义。

1.2方法

1.2.1对照组接受传统固定矫治,方法:利用美国公司生产的MBT正畸托槽,将镍钛丝更换,力度调整适宜, 叮嘱病患定期来院复查, 并且定期替换镍钛弓丝, 首先使用圆形的镍钛弓丝, 以0.012 逐渐改为0.018英寸;然后使用方形镍钛弓丝, 以0.016×0.022英寸过渡0.019×0.025英寸[2]

1.2.2观察组通过无托槽隐形矫治,具体内容:首先常规拍摄头颅侧位片以及曲面断层片获得最初模型。其次需要结合患牙的具体状况制定硅橡胶印模,隐性矫治器在在计算机辅助实施制作,叮嘱病患遵医嘱佩戴,定期复诊[3]

1.3观察指标和分析

1.3.1分析对照组、观察组的病人接受不同方式的矫治措施后的效果,结果为显效、有效、无效,有效率=(有效+显效)/总例数×100%。

1.3.2比较观察组、对照组采取两种矫治方式后对牙弓宽度的影响状况。

1.4统计学方式

实验数据通过统计学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运用X2检验,以(n,%)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表示为(士s),当P<0.05时统计学意义成立。

2结果

2.1观察两组矫治效果

矫治后,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6%,对照组有效率是72%,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代表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见表1。

表1矫治效果对比(n,%)

组别

例数

无效

有效

显效

有效率

观察组

32

1

9

22

(31/32)96%

对照组

32

10

7

15

(22/32)72%

X2

8.8919

P值

0.0028

2.2评价两组牙弓宽度情况

矫治后,对照组上颌尖牙区宽度36.12±0.51,观察组上颌尖牙区宽度38.05±0.64,T值=13.5480,P值=0.0000;对照组下颌尖牙区宽度46.45±0.37,观察组下颌尖牙区宽度46.85±0.82,T值=0.3193,P值=0.7506,具体数据如表2。

表2两组牙弓宽度比较(士smm)

组别

例数

上颌尖牙区宽度

下颌尖牙区宽度

对照组

32

36.12±0.51

46.45±0.37

观察组

32

38.05±0.64

46.85±0.82

T值

13.5480

0.3193

P值

0.0000

0.7506

3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均生活水平的提升,大众生活品质显著上升,随之牙齿美观度越来越强烈,因此口腔正畸备受瞩目,其可以有效矫正畸形情况。口腔健康中牙列畸形将严重影响病患的咀嚼功能,使其生活质受到严重影响, 因此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正畸方法。临床针对口腔正畸一般使用两种方法,无托槽隐形和传统固定。传统固定矫治的牙模材料弹性以及韧性较差,将会降低矫治牙的舒适与美观。无托槽隐形矫治作为透明活动矫治器矫正牙颌畸形的一项新型技术,属于口腔正畸领域的一大突破;其属于3D打印、计算机辅助诊断、计算机三维重建等技术相结合的主要产物[4]。该技术的舒适度疑似隐形效果较高。其优点包括:舒适、美观、弹性高、韧性好、疼痛感较轻。此方式不会引人注目,增加配搭者的心理负担。实验表明:无托槽隐形矫治的整体效果优于传统固定矫治,其能较好的改善牙弓宽度,数据对比P<0.05。

综上所述,无托槽隐形矫治的特点是舒适、美观、卫生、透明等,并且病患的牙周组织不会遭受损伤,同时还可以增加病人的上颌尖牙区宽度,进一步增强治疗满意度,属于一种比较有效、美观、安全的正畸技术,具备临床推广使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刘彬.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和传统固定矫治器对牙周健康状况和功能状况的影响比较[J].中外医学研究,2021,19(8):138-140.

[2]王柠柠.无托槽隐形矫治与传统固定矫治前后牙弓宽度变化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20,15(33):72-74.

[3]李迎兰.对比研究无托槽隐形矫治与传统固定矫治在儿童错颌畸形治疗中的临床效果[J].饮食保健,2020,7(21):65.

[4]胡永琼,胡琼方,梅时友.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与传统固定矫治器对轻中度牙列拥挤患者牙周影响的对比研究[J].中国美容医学,2021,30(4):146-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