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教学模式对护理本科生临床思维能力与共情能力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3
/ 2

体验式教学模式对护理本科生临床思维能力与共情能力影响

陈廉静,李先凤

安徽省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241000

摘要:目的:探讨体验式教学模式对护理本科生临床思维能力与共情能力影响。方法:研究期(2021年1月-2022年1月)间,以护理本科生40例作为观察对象,经随机数字分组法,护理本科生被分为两组并予以不同教学方案:体验式教学(观察组,n=20)与常规教学(对照组,n=20),对不同教学模式的临床教学效果差异。结果:经统一教学,观察组中护理本科生临床思维能力、共情能力考核量化评分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护理本科生而言,体验式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升其临床思维能力与共情能力,效果显著,可参考应用。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模式;护理本科生;临床思维能力;共情能力

护理本科生是今后临床护理工作的中坚力量,临床带教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护理本科生人才的培养。因此,如何结合临床教学需求,应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案,是护生获得全面发展,为其进入临床护理工作打好基础,是医学界关注的重点问题。体验式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其依据教学需求,使护理人员在培训者创设的情景、氛围中获得充分的体验,进而获得感悟,并使自身能力获得发展,充实自身知识、能力、情感等多方面能力[1]。本次研究即以该方案为切入点,综合体验式教学模式的临床应用优势,以对比模型的形式,入组护理本科生40例作为观察对象,过程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期(2021年1月-2022年1月)间,以护理本科生40例作为观察对象,经随机数字分组法,护理本科生被分为两组并予以不同教学方案:体验式教学(观察组,n=20)与常规教学(对照组,n=20),观察组均为女性,年龄区间18-22岁,平均年龄(20.22±1.16)岁,对照组均为女性,年龄区间18-22岁,平均年龄(20.09±1.28)岁,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实习护生间无基础资料差异,组间能够比较(p>0.05)。

1.2方法

观察组应用体验式教学:(1)将20名护理本科生进行分组,共4个小组,每组5名护理本科生,推选1人为小组长,小组长负责组长小组成员共同完成教学与角色分配;(2)根据教学计划,确定每次教学主题,由各个小组根据主题进行角色分配,围绕情景模拟剧本先进行联系,完成各个临床护理实践操作,并进行演练,在演练过程中先鼓励护理本科生提出问题,令其根据问题结合复习材料,协作寻找解决问题;(3)体验感悟分享:由护理本科生进行反思,自身或其他组员在演练过长中出现的问题,在演练过程中所学到的内容,在临床工作中如果遇到类似情况应当如何处理,在演练过程中是否能体会到患者的心境,将思考内容进行记录,组间相互交流;(4)师生之间,护理本科生之间进行相互沟通、交流,首先鼓励护理本科生说出自身的反思结果与学习体会,再以报告形式将向带教教师展现成果,教师进行点评与指导,使护理本科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做好灵活运用,整个过程中以护理本科生为主体,鼓励护理本科生自行发现、探索、学习。

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在教学大纲范围内,按照教材内容进行教学。

1.3观察指标

教学效果评估:两组护理本科生均接受一学期教学,以临床思维能力、共情能力为评价标准,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临床思维能力以护生临床思维能力量表进行评估,量表包含批判性思维、系统思维、循证思维3个维度,共计24个题目,总分为120分,评分越高,提示护理本科生临床思维能力越好[2];共情能力以中文版人际反应指针量表进行评估,量表包含观点采择、共情关注、想象、个人痛苦4个维度,总分为88分,评分越高,提示护理本科生共情能力越好[3]

1.4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分析由SPSS20.00统计学软件完成,统计规则如下,计数资料:统计方法“%”,检验方式“x2”,计量资料“”,检验方式“t”,统计学差异性标准“p<0.05”。

2结果

2.1教学效果评估

经统一教学,观察组中护理本科生临床思维能力、共情能力考核量化评分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下表1:

表1 教学效果评估对比

组别

n

临床思维能力(分)

共情能力(分)

观察组

20

90.09±9.51

52.12±5.21

对照组

20

79.04±7.45

44.23±4.16

T

/

4.0906

5.2924

P

/

0.0002

0.0000

3讨论

近年来,随着临床医疗服务水平的提升,医疗业务量也在随之增长,人们对于医疗服务水平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传统的医疗制度以及服务水平已难以达到人们的要求。社会对护理人员的需求不仅要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娴熟的护理技能,还需要其具备高质量的临床思维能力与综合能力[4]

体验式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首先,体验式教学模式将常见疾病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操作有机融合,通过情景模拟演练等方式,使护理本科生从理论知识到技能操作都形成更加深刻、全面的体会与理解,增强护理本科生的临床知识,加快基础知识与临床实践的结合,有效提升护理本科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其次,体验式教学模式将常见疾病的护理操作技术结合理论知识穿插到演练过长中,通过反复演练,护理本科生扮演不同角色,使护理本科生身临其境,采用换位模式体验到患者的痛苦与需求,增强患者的理解与同情,自觉提高学习医师与服务能力,从而提升其共情能力

[5]

综上,针对护理本科生而言,体验式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升其临床思维能力与共情能力,效果显著,可行性价值高。

参考文献

[1]刘盈. 《医学大数据分析》体验式案例教学对护理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影响[J]. 现代养生(下半月版),2022,22(10):1801-1804.

[2]毕春华,薛刚. 体验式教学对护理本科生人文关怀能力及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J].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19,27(3):452-455.

[3]李遥,徐雪晨,秦梦蝶,等. 基于线上PBL-CBL联合教学模式的护理本科生学习体验的质性研究[J].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22,36(1):82-87.

[4]黄秀琼,李玲,刘慧红. 体验式教学模式对护理本科生临床思维能力与共情能力影响[J]. 当代护士(下旬刊),2020,27(10):172-174.

[5]马丽丽,杨惠敏,梁迎接,等. 护理本科生参与《护理管理学》体验式教学模式真实体验的质性研究[J]. 全科护理,2017,15(24):3054-3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