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组织管理模式的几点做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3
/ 2

护理组织管理模式的几点做法

蒋丽

大竹县中医院   四川达州635100

    组织机构是医院发展的有机载体,并且可以结合医院发展需求不断作出调整,实现自我完善。护理组织管理模式要结合护理改革要求不断进行完善,这样才能提升推动护理改革的深化发展,才能促进患者满意度的提升。本文就调整和完善护理组织管理模式的相关做法进行探究,仅供大家参考。

1管理模式

    以病区为例,病区共设置床位45张,并由3个护理组负责,每个护理组中包含4-5名护士人员,并由护士长对各个护理组负责,由护理部检查护理效果,并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2完善护理组织管理模式的具体做法

2.1组建护理组

    护理组的组建应秉持双向选择以及公平竞争的原则,并且在护理组管理过程中还应采取动态管理措施,实施优胜劣汰。护理组成员通过双向选择的方式产生,护理组的组长则通过竞聘的方式产生。病区共有45张床位,每个护理组负责15张床位。

2.2强化岗位职责

完善护理组织管理模式,要明确相关护理人员的岗位职责,强化其责任意识。对于护士长而言,其岗位职责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要高质量完成本科室的相关行政事务,另一方面则要重点关注病区护理建设。与此同时,护士长还要负责监督护理质量,积极创新护理模式,提升病人满意度,并且护士长还要对本病区的总体护理质量负责。

2.3优化护理工作流程

护理工作流程的优化,应以满足病人需求,提升护理质量与服务水平为目标,按照实际的护理工作需求对护理工作流程做出调整和优化。具体而言,应取消白天各功能班次,采用弹性工作制,结合病人的需求以及实际的护理工作任务量,合理调整本护理组的人力,确保护理质量,提升病人的满意度。除此之外,优化护理工作流程还要注重提升护理工作的主动性,要求护理人员更对的主动深入病房加强对病人的沟通,主动了解病人的治疗进展情况,并掌握病人的需求,向其主动提供护理服务,以便提升病人的满意度。在病人抢救过程中,各护理组成员都应在护士长的统一指挥和调度下加强合作,相互配合高效完成病人抢救工作。护士长应对夜间护理人员进行统一安排,如果涉及病人抢救工作,则应及保证病人抢救的人力充足,并且确保其他病人能够得到正常的护理服务。

2.4完善护士行为评价系统

    护士的行为是否规范决定护理的质量和病人的满意度,进一步完善护士行为评价系统,可以对护士行为起到约束和规范作用,能够更好地限制不规范护理行为,确保护理质量。评价系统分为常规评价与非常规评价,常规评价每季度进行1次,非常规评价则根据晋级等特殊情况随时进行评价。另外,完善护士行为评价系统还要注重对评价内容的优化,不仅要评价护士的工作态度、合作精神以及专业水平等,而且还要对护士的专业发展等作出评价。应构建多元化的评价方式,采用上级评价、自我评价、同事互评以及病人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并且要加强对评价结果的应用,将评价结果与护士的薪资以及晋级等挂钩。以此来提升评价结果的利用率和护士人员对评价工作的重视。实施的战略绩效管理,根据护士层级、工作量、岗位等制定的绩效,建立护士长特别激励绩效,对科室的优秀护理人员进行奖励,促进护理质量提高

2.5建立回访制度

建立回访制度是护理工作的延伸,是提升护理工作质量和病人满意度的有效措施,能够使病人在出院后依然可以得到护理人员的帮助,有助于病人的进一步康复,尤其对于慢性病人的回访意义更加显著。在回访过程中,护士人员应在病人出院后每隔2-3天左右通过电话的方式与病人进行沟通,了解病人的病情恢复状况以及病人的需求,并向病人强调遵医嘱服药,同时帮助病人解答关切的问题等。在病人出院1个月之后进行家庭探访,并在家庭探访过程中对病人进行相应的体检,根据体检结果以及病人的精神面貌等对病人的健康状况以及心理状况等做出评价。另外,在家庭探访过程中还要注重了解病人的家庭状况,确认病人的遵医行为,同时给予病人相应的保健指导。除此之外,每隔2个月还应开展一次联谊会,邀请病人以及家属参加,并在联谊会上由相关慢性病专家讲解相关专业知识,指导病人正确的生活与治疗方式方法。然后再组织病人之间进行交流,分享治疗经验,并回答病人关切的问题等。联谊会完成后应向病人免费发放健康教育相关资料,针对那些行动不便的病人,医院应提供接送服务。在病人出院3个月之后,还要进行1次电话回访,通过电话回访了解病人的服药情况以及药物反映情况等,并且结合病人的恢复状况指导病人调整药物,保证治疗效果。

2.6保证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由于质量考核责任到组,使护理质量的责任人由护士长扩展到责任护士,科室的管理人员责任意识更强,即使护士长不在班,也能保证各项护理工作的高效开展。杜绝了那些事无人管的现象。同时责任护士和护士之间实行双项选择,增加了护理人员的竞争意识和危机感。使责任护士必须以身作则,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使每一个护士必须认真工作,实现自我改进与自我发展。既发挥了责任护士的能力和工作热情。也激发了护士奋发进取的精神,同时也保证了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3效果分析

    通过对护理组织管理模式的优化,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效果,一方面护患关系更加融洽,护理组织管理模式的优化以满足病人需求为目的,极大地提升了病人的满意度。同时护理组织管理模式优化增加了护患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护士人员更加主动地了解病人需求,提升了护理服务的主动性,这也有助于提升病人的满意度。另一方面提升了护理质量。护理组织管理模式的优化,对护理质量的考核以护理组为单位,进而提升了护理组的凝聚力,促使护理组成员荣誉感和竞争意识的提升,更加积极主动地开展护理工作,推动护理质量的持续提升。除此之外,通过护理组织管理模式的优化,还能提升病人的生活质量。护理质量的提升,可以使病人在住院期间得到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同时在病人出院后也能通过回访的方式进行合理用药,既能缓解病人的经济压力,也能更好地保障病人的恢复效果。总之新型护理组织管理模式更加科学高效,不仅能够对护理人员起到有效的激励作用,而且对于患者的恢复以及缓解患者压力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结束语:护理组织管理模式是影响护理质量的关键因素,对护理组织管理模式的优化,能够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和病人满意度,并且对改善护患关系以及提升病人生活质量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要结合护理工作需求,不但调整和完善护理组织管理模式,提升护理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