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3
/ 2

针灸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效果

刘利

合江县中医医院   四川省泸州市   646299

【摘要】目的:分析针灸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21年5月-2022年5月收治的48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24例,注射胰岛素治疗)与研究组(24例,注射胰岛素的基础上辅助针灸治疗)。对比两组FBG(空腹血糖)、2 hPG(餐后2h血糖)、HbAlc(糖化血红蛋白)指标。结果:研究数据表明,研究组各项血糖相关指标均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针灸联合胰岛素注射液的方式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能够提升治疗效果,优化患者相关血糖指标,更好的控制血糖。

【关键字】针灸;中医;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多发于中老年群体中,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重,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发病率也相应升高,已经成为影响国民健康的一项慢性疾病[1]。糖尿病属于临床一种常见的分泌系统代谢异常类疾病,发病原因多种多样,例如年龄因素、家族遗传、不合理的生活方式等[2]。糖尿病肾病的典型特征即为代谢异常,由于患者机体长期处于高血糖的状态之下,血液粘稠,加大对心脑血管、肾脏等的代谢负担,极大可能诱发高血压、冠心病等并发症。早期对糖尿病肾病进行监测、治疗能有效改善预后。本研究主要分析针灸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具体情况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择我院自2021年5月-2022年5月收治的48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将其随机分组为对照组(24例,男性17例,女性7例。年龄为41-72岁,平均为52.43±6.64岁,病程6月-7年,平均病程为3.42±1.33年)和观察组(24例,男性16例,女性8例。年龄为43-71岁,平均为53.78±6.48岁,病程为1-8年,平均病程为3.58±1.41年)。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本研究。我院伦理委员会对本研究完全知情,并批准研究。

1.2 方法

参照组注射胰岛素治疗,研究组在注射胰岛素的基础上辅助针灸治疗,具体方法如下:

1.2.1注射胰岛素治疗

参照组皮下注射胰岛素(南京新百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1786),根据体重按照每公斤0.5-1单位注射。患者有特殊情况的可以采用静脉注射。每日1次,持续治疗30天判定疗效。

1.2.2针灸治疗

研究组在注射胰岛素的基础上辅助针灸治疗。针灸选取患者以下穴位:肾俞穴、关元穴、太溪穴、三阴交穴。若患者面黄肌瘦可搭配中脘穴和足三里穴,若患者常常口干舌燥可搭配肺俞穴,若患者尿多、尿频则可以搭配水泉穴和复溜穴。每个穴位均留针30min。每日1次,持续治疗30天判定疗效。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统计两组治疗后的FBG、2 hPG、HbAlc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

将数据纳入SPSS21.0系统软件中进行计算,以(±s)进行计量统计,以(%)进行计数统计,t检验与x2检验,P<0.05表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2 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FBG、2 hPG、HbAlc指标均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1两组经治疗后相关血糖指标

组别

例数

FBG(mmol/L)

2 hPG(mmol/L)

HbAlc(%)

参照组

24

9.32±3.32

15.85±5.43

8.64±1.83

研究组

24

7.57±3.68

11.34±4.39

7.03±1.36

t

-

2.469

3.230

2.438

P

-

0.008

0.005

0.011

3 讨论

早期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最典型的临床特征即为血糖代谢异常,故而血液一直处于高凝状态,体内蛋白质不断产生非酶促糖基化反应,从而导致肾小球需要不断地过滤尿蛋白,大大增加了肾小球的负担,提高了肾小球硬化等肾病的发病率。随着病情的加重,患者机体的糖耐量也逐渐减退,引起肾小球发生可逆性病变,从而导致肾小球彻底丧失过滤功能。糖尿病肾病的治疗防止主要是以控制血糖为主,辅助以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抑制剂。但注射胰岛素副作用大使用不当将会造成患者低血糖,因而具有一定局限性[3]。为了提升临床,中医逐渐被应用于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治疗当中。

中医中,糖尿病被称为消渴病。传统中医认为,糖尿病主要是由于人体的精气逐渐衰弱,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肾气亏损逐渐严重,导致早期糖尿病肾病。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应当以补肾养阴为基本治疗原则。对患者关元穴进行针刺具有固元补气的功效,对肾俞穴进行针刺具有调节肾气的作用,对太溪和三阴交进行针刺具有滋养肾阴的功效[4]。针灸作为一种中医疗法具有绿色、作用持久、毒副作用小等优点。现代医理认为,针刺能够调节患者机体内胰岛素水平,增强细胞受体功能,促进胰岛素合成和代谢糖原,降低血糖浓度。同时,针刺还能调节中枢,促进机体分泌胰岛素、甲状腺和肾上腺素,调节血糖代谢

[5]。在本研究中,参照组注射胰岛素治疗,研究组在注射胰岛素的基础上辅助针灸治疗,研究数据显示,研究组FBG、2 hPG、HbAlc指标均优于参照组。

综上所述,针灸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优势在于无副作用,且方便实用。采用针灸联合胰岛素注射液的方式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能够提升治疗效果,优化患者相关血糖指标,更好的控制血糖。

参考文献:

[1]李秋菊.温针灸联合负压伤口疗法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评价[J].临床研究,2022,30(05):120-123.

[2]冯云,李焕云.通心络胶囊联合温针灸疗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2,7(09):147-150.

[3]于芳宁,张宁.基于CiteSpace的近十年我国针灸治疗糖尿病相关研究的文献可视化分析[J].医学信息,2022,35(05):11-14+32.

[4]钱朝良,杨金月,许涛等.基于数据挖掘探析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选穴规律[J].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22(05):328-331.

[5]王之莹,秦雅雯,雷佳妮等.糖尿病的针灸治疗概要[J].光明中医,2021,36(14):2460-2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