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对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3
/ 2

循证护理对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的影响

周静

西安市第三医院  陕西 西安   710021

[摘要]目的:综合分析循证护理实践至结核性脑膜炎的救治中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以及预防并发症的影响。方法:被选中的70例结核性脑膜炎确诊患者均自愿加入试验,其诊治起止时间于2021年8月至2022年5月,依循双盲法原则履行分组任务,将所产生的对照组(35例,常规护理)和观察组(35例,循证护理)行生活质量评估值和并发症发生率观测值方面的观察和对比。结果:在观察组中所获取的生活质量评分较之于对照组更高(P<0.05);在展开患者于临床治疗时的呼吸困难、颅内压升高等症状发生率比较中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对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实行循证护理干预对提高治疗效果具有积极意义,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预防其并发症状发生,可作为临床积极案例借鉴。

关键词:循证护理;结核性脑膜炎;生活质量;并发症

结核性脑膜炎是一种脑膜因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所导致的颅内炎症性疾病,在临床中较为常见,患者多具有恶心头痛、头痛等病症反应,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中对该疾病的治疗采取护理辅助对症治疗的方式,有效提高了治疗有效性,降低疾病对患者生命的危害[1]。本文特选取了70例确诊病例,分析循证护理的临床实践价值,试验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试验主要围绕70例已确诊为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开展,截取时间轴于2021年8月至2022年5月范围,依循双盲法原则行分组计划。纳入至对照组的35例,男性和女性各自进行了21例和14例的选取,年龄含括了1~71岁范围,均值经分析所获为(36.12±1.03)岁;纳入至观察组的35例,男性和女性各自进行了19例和16例的选取,年龄含括了1~70岁范围,均值经分析所获为(36.43±1.07)岁。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行循证护理:①组建护理小组。分别由护士和护士长组成护理小组,组织组员定期参与专业知识培训,以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和技能。②观察护理。在行护理工作时应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严格遵从医嘱完成对患者的各项身体检查,认真完成护理工作。③寻找问题。以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善于总结护理工作的重点,分别有保持呼吸顺畅、预防压疮和皮肤干燥问题、缓解不良情绪。④根据问题实行护理。通过调整体位来改善患者呼吸,采取氧气吸入方式可有效保护患者的脑组织情况,有效预防意外事件发生。对于皮肤的护理,在患者皮肤出现潮红时,则分别使用呋喃西林和碳酸氢钠棉球进行擦洗,擦洗频率应保持在2次/d以上。而对于压疮症状则用碘伏纱布行湿敷和氧疗处理,定时协助患者进行翻身。在心理护理方面,应积极与患者交流,了解其内心状况,并向其普及疾病健康知识,使其正确看待疾病,积极配合临床治疗。

1.3观察指标

(1)生活质量评估值对比:以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来对两组生活质量行之对比,量表所含括的生理功能、生理能力、躯体疾病等8大指标的测评,每项满分均为100,评分越高提示生活质量越高;(2)并发症发生率观测值对比:主要针对患者于临床治疗过程中所出现的呼吸困难、颅内压升高、压疮症状情况行以观察和对比。

1.4统计学方法

依托SPSS22.0实施统计,计数在开展表述时,经(%)完成,通过χ²检验获取结果,计量在开展表述时,通过()进行,施以t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生活质量评估值对比

经生活质量评分表所反馈的数据获知,观察组生活质量较之对照组呈更高水平(P<0.05),见表1。

表1 生活质量评估数值对比(,分)

分组

生理功能

生理能力

躯体疾病

精力状况

一般情况

社会能力

情感能力

精神状况

观察组(n=35)

85.23±3.18

87.56±3.57

90.25±3.24

88.51±3.56

85.69±2.63

86.29±3.63

91.61±2.67

90.58±3.44

对照组(n=35)

76.56±3.10

78.50±3.26

79.83±3.21

79.69±3.26

76.54±2.24

74.61±3.52

80.51±2.18

83.67±3.11

t

11.550

11.087

13.516

10.810

15.669

13.666

19.051

8.815

p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2并发症发生率观测值对比

   于临床展开的对患者呼吸困难、压疮等并发症发生率观察对比中,观察组较之于对照组居更低(P<0.05),见表2。

表2 并发症发生率观测值对比[n(%)]

分组

呼吸困难

压疮

颅内压升高

总发生率

观察组(n=35)

1(2.86)

1(2.86)

0(0.00)

2(5.71)

对照组(n=35)

4(11.43)

4(11.43)

1(2.86)

9(25.71)

χ²

-

-

-

5.285

p

-

-

-

0.022

3讨论

结核性脑膜炎属于临床常见疾病,具有极高的致残和致死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生命安全都带来了巨大隐患。临床针对该疾病的治疗方法效果明显,但对于部分不愿配合治疗的患者,需对其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争取最佳治疗时间。为保证护理质量,临床实行了循证护理。循证护理是近年来一种新型的护理方法,具有现代化科学护理的优点,具有发现问题、寻找论据、解决问题等循序渐进环节,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为目标[2]。首先组建护理小组,将工作分配到个人,以此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心,通过实践培训,护理人员能够拥有更高的工作能力和护理技巧,提高临床服务质量。在实行护理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并及时改正,对现有护理方案进行调整[3]。上文中,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较与对照组更高,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

综上,循证护理对改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都具有积极效果,同时还能有效预防并发症发生,可于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孙丽娟,李晓华.优质护理对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不依从率并发症发生率及预后的改善作用[J].山西医药杂志, 2020, 49(3):65-67.

[2]刘晓红,张妹.协同护理对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预后的影响[J].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0, 48(6):93-95.

[3]王敏杰.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小儿结核性脑膜炎颅内高压的效果研究[J]. 临床医学工程, 2020, 27(17):8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