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敏药剂联合放疗在肿瘤治疗中的效果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3
/ 2

增敏药剂联合放疗在肿瘤治疗中的效果研究

刘睿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南区 北京  102618

摘要:目的:研究肿瘤治疗中放疗与增敏药剂联用的实际疗效。方法:在本院肿瘤科2020年1月份到2022年8月份收治的行放射治疗(放疗)肿瘤者中选出72例,以个人意愿分组,观察组(36例)在放疗中使用增敏药剂,对照组(36例)仅接受放疗,比较有效治疗率以及观察组不同种类增敏药剂下有效治疗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肿瘤放疗者治疗后有效治疗率分别为91.67%、72.22%;观察组较高,组间数据差异具备显著性意义(P<0.05)。不同种类增敏药剂有效治疗率未见显著差异(P>0.05)。结论:肿瘤放疗中增敏药剂联合放疗效果突出,且治疗有效性与增敏药剂种类无关,可考虑充分使用增敏药剂强化疗效。

关键词:肿瘤;放疗;增敏药剂

前言:增敏药剂实则是指增加敏感性的药物,将其用于放疗中,可搭配X射线促使癌细胞得到充分消灭,以此成为强化疗效的辅助药物。与单一进行放疗比较,该药物可提升治疗有效性。本文于本院肿瘤科2020年1月~2022年8月肿瘤放疗者中选取72例分析:

1 档案信息与放疗方案

1.1 档案信息

以院内肿瘤科内72例肿瘤放疗者充当研究对象,分组后均有36例,且年龄在30岁~75岁以内,最短病程3个月,最长1年,胃癌、肺癌、肠癌、食道癌、脑癌以及其它恶性肿瘤者各有18例、13例、15例、11例、10例、5例。对照组男/女=22/14,平均(46.86±5.46)岁,平均病程(5.77±1.32)月。观察组男/女=21/15,平均(46.67±5.44)岁,平均病程(5.63±1.43)月。临床结果与放疗者档案信息无相关性(P>0.05)。医院伦委会已展开批复。

1.2 研究样本的选取与剔除范围

选取范围:(1)参与者均符合放疗适应症要求,如中晚期胃癌、淋巴结转移者等;(2)档案资料完整且患者治疗中意识清晰。

剔除范围:(1)多发性恶性肿瘤或脏器重度损伤以及发育不全者;(2)增敏药剂不适用或档案资料丢失者;(3)精神分裂症或认知障碍、抑郁症者;(4)先心病或患有急性病以及意识模糊者。

1.3 放疗方案

两组均进行放疗,以2Gy剂量,于每周进行五次放疗,放射强度为6MV,而后一个半月后上调剂量为70GY/周。

观察组使用两种增敏药剂,其用量如下:

(1)使用尼妥珠单抗曾敏药剂,以尼妥珠单抗注射液为主,将两瓶100mg的药剂使用生理盐水(250mL,0.9%)进行稀释配制,而后以静脉滴注方式给药,持续给药1h以上,并且在用药1h内,重点观察患者的身体状况。首次用药需在放疗第一日,而后到放疗结束方可完成用药。之后以1次/周标准用药,坚持用药八周,并在治疗期间保证放疗的正常进行。

(2)使用顺铂增敏剂,选用顺铂注射液,以静脉滴注方式用药,以1次/周标准按时用药,且参照25mg/㎡-40mg/㎡药量定期用药。

1.4 观察指标

(1)观察肿瘤放疗者临床疗效;(2)观察肿瘤放疗者使用不同种类增敏药剂的有效性评估结果。

此次研究中有效率的统计可以根据病变组织缩小面积与病症改善程度进行判定,显效者可见病症消失且病变组织缩小60%以上。有效者为病症减轻,病变面积缩小30%-60%;缩小30%以下且病症未见减轻则为轻微疗效。

1.5 统计学方法

将临床研究数据纳入SPSS 21.0软件中展开统计学分析,以t/对计量计数检验加以检验,用)/(%)进行表示,输入数据后得出P值,若小于0.05,表示数据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肿瘤放疗者临床疗效

从表1统计数据中分析可知:观察组肿瘤放疗者使用增敏药剂后有效治疗率可达到91.67%,比对照组单纯放疗患者有效治疗率高,组间数据存在可比性(P<0.05)。

表 1 肿瘤放疗者临床疗效对比

组别/占比率

显效(n/%)

有效(n/%)

轻微疗效(n/%)

有效治疗率(n/%)

对照组(n=36)

22(61.11)

4(11.11)

10(27.78)

26(72.22)

观察组(n=36)

30(83.33)

3(8.33)

3(8.33)

33(91.67)

4.600

P

0.032

2.2 对比肿瘤放疗者使用不同种类增敏药剂的有效性评估结果

    从表2统计结果分析可知:在观察组中的36例使用增敏药剂的放疗者中,不同种类增敏药剂形成的有效治疗率未见显著差异(P>0.05),表示疗效与增敏药剂种类无相关性。

表 2 肿瘤放疗者使用不同种类增敏药剂的有效性评估结果对比

增敏药剂种类

例数

有效治疗率(n/%)

顺铂

17

16(94.12)

尼妥珠单抗曾敏

19

17(89.47)

0.654

P

0.422

3 讨论

放疗中实则是通过促进氢氧自由基的离子转化,致使癌细胞处于缺氧状态。由于放疗后癌细胞本身的射线耐受力将提升两倍以上,造成射线剂量需要进行增加。而此时增敏药物的使用,能在原有放射剂量之上增强射线杀伤力,避免一味提升射线强度,造成患者承担较高的不良反应风险。另外,由于肿瘤者需要长期接受放疗达到延长寿命的目的,故而在长期放疗中易形成不耐受情况,而该药剂应用后可以削弱患者的不适感,使之能够在放疗中取得显著的癌细胞消杀作用

[2]

经由上述研究数据推断出:肿瘤放疗药物与增敏药剂的联合使用,能进一步强化放疗效果,以期拥有更长的生存年限,保持病情稳定的前提下,促进疾病良性好转。为验证笔者所述内容确有参考价值,结合相似课题研究学者徐程[3]的研究成果,分析增敏药剂与放疗联用方案的应用,可以获取90%以上的有效治疗率,在单一放疗中能提高20%左右的有效治疗水平,若在临床治疗中推行该方案,能够为肿瘤者提供新的诊治思路。

综上所述,肿瘤治疗中放疗与增敏药剂联用方案的应用具有显著效果,可将其作为临床治疗优选方案进行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王晓飞. TGF-β抑制剂与阿霉素共递送的纳米载体增敏肿瘤化疗与免疫治疗[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20.

[2]刘俊峰,谢涛,刘羽,等. 核因子-κB抑制剂对胶质瘤干细胞放疗增敏的作用[J].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18,35(09):1684-1686.

[3]徐程. 增敏药剂联合放疗在肿瘤治疗中的效果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06):39.

项目基金:Y2020-03 广安门医院南区所级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