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助燃器在中医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4
/ 2

艾灸助燃器在中医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贾生梅

青海省人民医院,青海西宁810001

【摘要】目的对传统点燃艾条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点燃艾条的器具上进行创新,设计并制作艾灸助燃器,提高操作安全性的同时提高护士工作效率,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观察我科2020年艾灸治疗中点燃艾灸操作的弊端并进行原因分析,设计并制作帮助艾条充分燃烧的简易支架,应用于临床。结果设计创新实用,在艾灸过程中方便了护理人员点燃艾条,节省了劳力物力;突出了护士的创新能力,提高了点燃艾条的安全性;减少了患者等待治疗时长,提高患者满意度。结论艾灸助燃器在中医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有效的提高了护理人员工作效率,节省了人力,提高了护理人员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不断创新的能力和积极性,并在应用的过程中保证了患者的安全,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艾灸;助燃器;中医;临床护理

灸法起源于火的应用,是以燃烧不同的物质,产生温热刺激疗疾的一种外治方法,后期逐渐形成了以燃烧艾叶为主的艾灸[1]。现代灸法通常采用艾绒直接或间接的作用于选定的穴位或特殊部位上进行烧灼、温熨、熏法,并结合不同灸法,使药物作用借助灸火的热力,通过经络的传导,运行于机体内,以起到温通经络、调理气血、扶正祛邪等功效,达到预防及治疗疾病的功效[2]。由于艾灸成本低、疗效好,其在保健和医疗等方面都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3]。2020年我科广泛开展艾灸治疗,主要以艾灸盒采用温灸手法为主,疗效显著,深受广大患者喜爱。但在操作过程中使用传统点燃艾条的方法,通过手持艾条或利用止血钳在酒精灯上将艾条点燃,方法原始且存在弊端。为此,我科护理人员于2020年12月在点燃艾灸的过程中的器具上进行创新,设计制作艾灸助燃器,并应用于临床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其研制思路及结构功能报道如下。

1设计思路及结构

目前,艾灸疗法的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了,较普遍认为艾绒是通过燃烧产生温热及药化等效应协同发挥治疗作用[4]。其中,温热效应是产生艾灸疗效的主要原因[5],在一定范围内,艾绒燃烧产生的热量越高其温热效应越强[6]。在燃烧学及艾灸温热效应的基础上,根据科室临床操作特点自行设计制作艾灸助燃器,使支架与酒精灯完美地相结合,让艾条充分燃烧,提高了操作安全性的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

观察2020年我科艾灸治疗,在点燃艾灸的操作过程中使用传统点燃艾条的方法,如图 1 所示,传统的点燃艾条操作护理人员只能手持一柱艾条,充分点燃5柱艾灸平均耗时为:208s,每柱约为:42s;点燃艾条时存在艾条散落、艾灰掉落等引起烫伤、火灾等隐患,安全性较差;点燃艾条的同时,增加了患者等待治疗的时间,降低了患者满意度等弊端。为此我科护士在点燃艾灸的器具上进行了创新,设计并制作了艾灸助燃器。

改良后的艾灸助燃器,如图 2 所示:①防护网面:网面采用活动性设计,可随时更换、清洗。凹型网面设计使艾条集中燃烧,安全、耐用;②网面四周围以护栏,防止艾条掉出网面;③网面四角用钢板支撑,使其稳妥放置;④支架底部放置底座,保证燃烧过程中产生的艾灰掉入底座,提高安全性;⑤材质:采用铁架设计,在酒精灯点燃艾条时不易被烧坏,比较耐用;⑥大小:整体高度为15cm,使酒精灯外焰与网面相结合,利用悬空设计,在将艾条燃烧的同时可清楚地观察到艾条燃烧的程度。

9ec160db258030df937a931af584485

图1

53054ef0d11fd49f8972cf72a81b4a3

图2

2使用方法及步骤

使用时将助燃器放于安全位置,在底座上放置酒精灯;将一根艾条平均分为5段,均匀地放在防护网上,点燃酒精灯;待艾条充分燃烧后,直接置于艾灸盒中,选择合适的施灸部位施灸;燃后的艾灰通过网面直接掉落于底盘中,进行清理即可。

3技术特点及优势

本艾灸助燃器在临床使用时,具有如下特色及优势:①利用自身重量平稳地放于治疗车上进行操作;②艾条燃烧时产生的艾灰可直接掉落于底盘中,方便护理人员清理;③可同时点燃5柱艾条需时42s,平均每根艾条点燃耗时约为:8s,大大减少了护士人力成本,节约了患者等待治疗时长;④突出了护士的创新能力,提高了护士工作积极性;⑤提高医院的声誉,使社会效益得到提高。

4小结

传统点燃艾条操作不方便,耗费人力,严重影响了临床艾灸治疗;本设计制作的艾灸助燃器通过临床应用,通过统计,有效提高了护理人员工作效率,节省了人力、物力;设计创新实用,提高了护理人员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不断创新的能力和积极性;临床应用期间未发生火灾、烫伤等不良事件,提高了点燃艾条的安全性,保证了患者与医务人员的安全,减少了患者等待治疗时长,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及医院声誉;结构简单合理,易生产,成本低,操作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不足之处:我科多采用灸盒治疗,但对于手持长艾灸条传统手法灸操作考虑不到位,在今后的工作中将进一步完善和改造,积极申请专利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罗萌萌,王海泉,程宽,等.艾灸现状分析[J].中医学报,2019,34(11):2319-2323.

[2]张兆晖,李立华.中医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新进展[J/OL].世界中医药:1-5[2021-04-06].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5529.R.20210326.1041.008.html.

[3]赵国友,刘宜成,涂海燕,等.艾灸机械臂的设计与应用[J].针刺研究,2020,45(11):936-940.

[4]李芳,石广霞,袁庆东,等.影响灸法疗效的主要因素分析[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4,21(03):3-4+9.

[5]武娟,毛梦然,蒲锐,等.艾灸疗法与艾绒[J].亚太传统医药,2018,14(11):102-104.

[6]武娟,万定荣,江远明,等.艾灸疗法原材料艾绒的燃烧热值测定研究[J].上海针灸杂志,2020,39(12):1623-1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