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科护理常见问题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4
/ 2

 心内科护理常见问题分析

任海芬

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太原西山医院, 030053

摘 要:目前,心内患者呈上升趋势,而且年龄也趋于低龄化,为了医疗护理增加了负担,同时也对心内护理提出新的课题,本文目的在于探究心内科护理常见问题。通过对心内科及其护理的定义回顾,综合分析了若干医院的案例报告和相关论文著述,得出了影响心内科护理风险主要来自患者本身,护理人员水平和医院管理规范等因素,并由此提出了相关的防范措施,本文目的在于探究心内科护理风险分析及防范措施,为更进一步做好心内科护理工作建言献策。

关键词: 心内科;护理;风险;防范措施

1、心内科存在的护理安全问题

        (1)病人因素

        来医院心内科护理的病人大多数是老年病人,此些病人年龄较大日常行动不便,病人体弱多病,自身的器官功能较差,病人自身自理能力比较差,身体感知能力比较差。很多病人在病症治疗过程中治疗效果比较差,日常治疗中由于自身功能衰退,容易引发这种跌倒、冻伤等问题,病人治疗愈后效果较差[1]。

        (2)环境因素

        医院病房区内没有基于病人实际问题及时完善各项设施设备,很容易导致心内科病人在医院治疗护理中出现坠床问题,一些老年病人日常行走会出现跌倒意外损伤,缺乏对医院病区环境管理,病房区内多处地面出现潮湿问题,病人病床护栏没有及时放置在合适位置,病人居住房间内的光线没有按照要求遮挡,病人的病床旁已没有安全防治等各项问题,作为影响护理安全的重要因素,都会引发病人日常出现安全问题,老年病人在心内科治疗中对病房环境不熟悉,自身行动不便,很容易由于地面潮湿等问题引发跌倒。

        (3)管理因素

        根据心内科接受病人来看,死性疾病受季节性影响比较大,在秋冬季节接收的病人比较多,此时住院病人数量较多,明显可知医院日常护理工作人员比较缺乏,导致日常工作强度比较大,护理人员日常超负荷作业,很容易由于人力资源配置引发护理安全事件。医院科室内也会有一些经验比较丰富的护理人员,但是日常工作强度比较大,繁重的任务会导致其心理出现焦躁,引发心理倦怠在护理过程中出现错误,而且医院科室内资历比较浅的护理人员自身能力比较欠缺,不能单独应对日常工作。

        (4)药物因素

        心内科病人需要服用多种药物,病人所用药物比较复杂,通常需要给病人使用抗心律失常、降压药等,病人精神容易受到影响,而且容易导致病人精神意识受损,病人日常行动中很容易引发跌倒的事件。除此之外,病人引发心血管疾病,此时使用药物会导致扩张血管,受药物影响,心排出血量降低,导致病人脑部出现缺氧状态,很容易出现头晕跌倒。

2、提高医院心内科护理安全的有效策略

(1)加强病人管理

        在病人入院之后,为其派定专业的责任护理人员,需要由护理人员对其身心状况进行全面评估,护理人员了解病人的基本信息,并且根据病人的身体状态,了解病情严重程度,及时把病人放置在合适的病房区域。在对病人的病情进行评估时,确定详细的危险因素,根据各项指标要求做好详细标识,在为病人服务时,需要护理人员全天候交接班保证制度落实。病人入院后由专门人员为其进行专业详细的入院宣教,不仅要给病人介绍其居住环境,还要为其讲解相关的医院规章制度,让病人了解患病相关注意事项,保证病人安全。人在院恢复期间,需要护理人员强化巡视,了解病人身体发展变化,及时指导病人科学用药,观察病人用药后情况,提前告知病人的不良反应,给病人使用特殊药物降低血压时,需要提前给病人讲解相关注意事项,并且让病人做好准备,避免日常出现跌倒问题,告知病人及家属活动时应该有专人陪同[2]。

        (2)加强环境管理

        病人入院后必须保证其所居病房区域内光线充足,保证病人日常生活在夜间设置相应的照明设施,保证病人在有光亮的状态下进行如厕,避免出现跌倒。病人的病房区内必须保持干净、干燥,将病房区域内所有的地砖铺设为防滑材质的,日常观察地面是否存在积水,了解地面潮湿状态,及时避免相关现象的出现。在病人的活动区域内,要禁止放置危险的障碍物,必须保证病人所居环境内相应设施的合理摆放,不能把所有物品放置在走廊过道。病人病床必须调整为合适的高度,如果病床过高,此时会影响病人的日常隐居,如果病人病程床过低,会导致病人心理上存在一定的压力,及时在病床两侧放置防护栏,避免病人出现跌床,在水房卫生间等用水量比较大的区域,及时放置防滑垫,并且贴好相应警示标志。

        (3)完善护理管理制度

        强化队心内科护理的管理,设立专门的管理小组,科室内护士长担任小组组长,实施责任制护理管理模式,日常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医院流程操作,若是在护理中引发医疗事故,需要及时进行上报,并且根据事故引发原因进行详细分析,结合具体问题制定有效的解决策略,并且探究相应的防范措施避免再次发生。如果病人数量比较多,此时护理人员陪伴的时间比较少,护理人员日常工作强度比较大,此时可以进行弹性排班,在夜间提供护理服务时,可以通过提升人员数量,保证护理服务,通过多种措施有效避免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护理人员日常工作必须要明确自身职责,在护士长领导下,应该对各项职责进行分工,每一区有专门负责人员,每个病人都有其专职责任护士为其提供服务[3]。

        (4)加强用药管理

        护理实践中需要由护理人员指导病人科学用药,如果病人治疗时使用抗心律失常相关药物时,需要由护理人员为其讲解相关注意事项。病人在服药之前需要有专门人员进行科学指导,让病人在了解自身病症知识的基础上,明确药物药理作用,让病人认识到药物的科学使用方法以及用药后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应。通过有效交流增加病人认知,让病人对自身病人有更深刻的认识,护理人员需要考虑到药物的性质,同时需要考虑到病人的病情发展变化,必须保证给病人科学合理用药,严格按照医生嘱托用药,并且需要在自身护理实践中自愿提升自己,明确各种药物使用注意事项,学习新的理论知识和技能。

      (5)加强沟通,减少患者“违医行为”

患者的“违医行为”是指治疗护理过程中,由于患者不遵医嘱行为造成的安全问题,护理安全措施的执行,取决于医患双方的配合,在平时的工作中,护理人员要进行反复有效的安全措施防范宣教。护理人员应根据不同的情况,将各项告知制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患者、家属和陪护人员进行讲解,取得他们的谅解和认可,并得到他们的支持,使他们能自觉遵守,配合治疗和护理,减少不必要的纠纷。如病态窦房结终合征、颈椎病等。让患者了解该疾病会引起跌倒的危险。向生活无法自理患者的家属陪护加强安全教育,协助患者生活[4]。

3、结束语

        如何更好地减少心内科护理工作中的风险系数,是一个值得长期探讨的话题。这需要患者本身,护理工作人员和医院方面等多方配合,在磨合中提升,在提升中不断完善工作方式方法。       

参考文献:

[1]孙薇.心内科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及对策分析[A].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专集:国际数字医学会数字中医药分会成立大会暨首届数字中医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6.

[2]朱程萍.护患沟通管理流程对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成功率及患者的满意度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18(32):465-468.

[3]傅冬生.关于四君子汤在中医内科疾病脾胃气虚证中的应用分析[J].医学信息,2016,29(10):214-215.

[4]刘正光.四君子汤在中医内科疾病脾胃气虚证中的应用分析[J].健康必读,2018,(28):205-206. 

(包邮)刘涛  18310098627  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锦绣华城A区23号楼 (2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