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创新创业教育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5
/ 2

新工科创新创业教育策略研究

郭娟

广东白云学院   广州   510000

摘要: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创新创业教育作为经济发展新动能、新动力的关键因素受到广泛关注。基于此,本文简单介绍新工科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并且深入研究了新工科创新创业教育提升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工科;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实践平台

引言:随着“双创”活动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新要求,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开展了一些有益活动。但同时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为更好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服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强调“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这正是本文研究的意义所在。

1.新工科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

新工科是指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模式发展带来的工科专业与产业的融合发展。“十三五”时期,新工科建设迎来了新的机遇。高校要在不断完善培养体系的基础上,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目标与方法,同时积极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从培养模式和内容上,不断创新和发展中国工科教育。新工科强调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的融合。一方面,新工科的建设需要大量的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新工科培养方案的实施也需要更多的复合型人才作为支撑。高校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结合中国产业和社会发展需求来培养更多适应市场需求的复合型人才和技术人才。因此,新工科的建设也要考虑到创新创业与人才培养协同发展的问题。创新创业是新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这也要求我们充分认识到加强创新创业教育重要性和必要性,确保各层次各专业对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能够有充分认识[1]

2.新工科创新创业教育提升策略

2.1优化学科结构

新工科是在中国经济社会转型和发展过程中,提出和确立的一种全新的工科专业教育模式,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高水平工程技术人才。新工科强调学科交叉与融合,以工科专业为主体,加强计算机、电子商务、机械制造、自动化、交通运输、自动化等学科深度交叉融合,提高工科专业教学质量与培养方案的适应性。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新工科的建设更要强调与计算机学科体系的融合。而“互联网+”和“云计算”等技术发展为计算机行业带来新的技术挑战和发展机遇。所以,新工科与计算机专业要进行全面科学结合,通过优化自身专业结构来培养更多新时代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为了培养学生多方面发展能力和综合素质,高校要结合自身学科发展的实际情况,以提高学生在专业方面的专业能力为目标进行相应学科结构优化调整。在原有专业布局基础上,可以通过整合相关专业课程和教师力量,形成新工科专业群。

2.2打造创新创业实践平台

新工科的发展,特别是新工科专业的建设,必然会产生大量的实际问题,特别是新产业的存在和新兴技术的出现,会导致新问题发生,必须重视学生的实践锻炼,创新创业才能落到实处。为了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新工科高校需要为学生提供多个具有挑战性的专业实践平台和创新创业实践机会,同时强化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让他们在实践中获得锻炼和成长。实践平台不仅能够让学生在专业知识学习过程中得到知识和技能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能力。新工科高校要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变的实践平台,积极推进以工学为主、多学科交叉融合、跨学科实践特色鲜明的创新创业教育。首先,创新创业教育需要依托于大学生在线实践活动平台和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服务平台等网络平台。这些网络平台以丰富而多元的资源为支撑,为广大学生提供了多渠道、多种形式以及多样化的培养模式。其次,完善的在线实践功能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创新创业意识,提升解决问题、动手能力和社交能力。

2.3优化创新创业团队

创新创业团队需要具备丰富的科研实践经验和创新能力,以项目驱动为基本理念,通过团队的协同攻关,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和成果产业化。这一过程需要充分利用高校的资源,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教师教学资源优势,在现有的基础上组建创新创业团队,以解决学生在专业课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难题为主要目的,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创新创业活动,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从知识传授走向能力培养。另一方面,可以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开展。创新创业活动需要强大的人才作为支撑,高校要发挥好人才优势,在人才选聘、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同时将人才培养与企业合作对接,共同搭建人才培养创新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就业环境。在营造创新创业氛围上还需要优化创新创业教育方案,加大对优秀青年教师和创客等人才培养力度,积极打造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和创新创业活动体系,让创新精神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2]

2.4深化课程改革

新工科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学生成为适应新技术、新模式的新知识、新技能和新管理手段。要从需求侧和供给侧两方面来推进课程改革,优化教学内容。一方面,要改变传统单一学科化教学的方式,打破学科间和专业间的界限,以专业课程体系为基础进行课程改革,提升教学质量。一方面,要打破学科专业间的界限,打破学科间理论与实践、实验与实习等环节之间的壁垒,通过知识讲授和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来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要探索新型课程体系建设。高校要通过建设新型的课程体系来提升教育质量,培养更多能够适应中国产业发展需求的知识技能均衡发展的人才。一方面,要加大课程改革力度,从课程设置和内容上进行改革,全面提升课堂效果,为学生的创新创业提供坚实有力基础。另一方面,要大力推进通识课程体系建设,将专业基础知识、工程设计、专业实验作为通识课程重点设计内容,结合当前社会经济形势变化和学生兴趣发展需要,构建一系列通识课程体系建设方案。同时,高校还要建立跨学院、跨学科的教学团队来进行通识课程建设和研究工作。

2.5构建良好工作环境

新工科教育要以学生为中心,要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信息和实践机会。为此,高校要加强对学生工科知识技能的培养,在课程设置、教材开发、师资建设等方面全面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要通过积极引导和影响学生对新技术发展水平和行业动态进行深入探究,并引导他们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因此,高校要为学生提供更多实习的机会,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到企业实践或参与社会实践,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要加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规模和资金投入力度,支持学生参加创新创业竞赛、创业辅导、实习实训等活动。此外,还需要营造良好工作环境。在用人单位对工科专业人才进行招聘时,学校应有更多地关注工科毕业生创业方面能力和素质的相关指标,建立优秀人才流动机制并完善人才市场运行机制,努力吸引更多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地方就业和留在当地工作。

结束语:综上所述,新工科建设是国家发展的战略,也是学校实施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关键环节。新工科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只有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顺应国际发展潮流、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才能为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参考文献:

[1]鲍宇. 面向新工科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兴趣引导策略研究[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0,(15):47-49.

[2]秦静怡,李华,陈秀. 西部高校新工科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策略研究[J].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9(02):119-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