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员训练改革的预评估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30
/ 2

飞行员训练改革的预评估分析

余舒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2021级MPA研究生 上海市徐汇区  200030

摘要: 2019年中国民航局发布《深化飞行员训练改革的指导意见》旨在提高飞行训练质量,促进航空运行安全。利益相关者模型能够充分考虑航企、飞行员等相关者的利益诉求,本文基于此模型对飞行训练改革进行预评估分析,通过各方利益诉求预知他们的态度和行为,剖析改革可能面临的难题,评估政策的执行难度。

关键词:利益相关者;飞行训练改革;PLM

引言

飞行训练是保证飞行安全,实现民航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工作。2019年6月,中国民航局发布了《关于全面深化运输航企飞行训练改革的指导意见》。该意见的出台是为了规范各个航企的训练模式,促进其结构性改革,目标是在2025年基本建立、2030年全面建立运输航企飞行员技能全生命周期管理(PLM)体系,提高飞行训练质量,改善飞行训练效能,促进航空运行安全[[1]]

一、理论模型及适用性

“利益相关者”是重要的经济学理论,近年来在经济领域发挥了指引作用,为管理者提供切实的决策方案,其应用场景渐渐突破了经济学边界,打开了新的研究范式与视角[[2]]。该理论使被关心团体的利益得到评价,准确分析各相关者的特点是有效推动飞行训练改革和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之关键。飞行训练改革并非一蹴而就,从基于任务到基于实证(EBT)再到基于胜任力的训练和评估(CBTA),最终才真正打开了建立PLM体系之门,这个发展历程是与各利益相关者互动影响过程。因此,将利益相关者理论引入到飞行训练改革研究之中有助于明晰各方的利益诉求、划分责权担当,培养高质量飞行员队伍、推动民航强国建设。

二、利益相关者界定

飞行训练改革中的利益相关者为:任何能影响飞行训练改革目标实现,或者受其改革目标实现过程影响的个人和团体,包括:(1)目标群体:飞行员;(2)直接受益者:飞行教员;(3)直接管理者:民航局及地区管理局;(4)资源提供者:航企。通过对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分析,能够预知利益相关者的行为。随着飞行训练改革的推进,训练思路、内容、方法都发生了变化,各利益相关者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他们对改革的认知、态度和应对将会影响到各方对飞行训练改革制度的执行和调整,最终影响未来改革方向。

三、利益诉求分析

3.1 局方:安全第一

《指导意见》提出在飞行训练改革进程中政府需要做好政策指导和管理,一方面是民航局的统筹协调,另一方面是各地区管理局的责任落实。自2019年文件下发开始,民航局已经派出专家团队前往全国各个地区开展线上线下宣讲和培训,引导各家航企、飞训中心及其管理人员、从业人员正确认识飞行训练改革的战略意义,理解飞行训练是民航安全运行的基础。2020年12月民航局出台《中国民航运输航空飞行员技能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建设实施路线图》,由于国内各地区民航发展的差异性,未来各地区管理局需要指导各单位制定符合本单位发展状况的路线图,细化改革目标的实施方案。

3.2航企:宝贵窗口

2020年以前民航业的发展一直稳步向前,航企大规模招收飞行员。新冠疫情爆发使航空业受到重创,航班骤减。后疫情时代,民航业的全面复苏会面临长期的挑战。航班任务的减少意味着学习、训练时间增多,同时也意味着未来很长时间飞行员供大于求。对于航企来说,培养进度放缓,有更多的精力来思考和变革飞行训练。这场疫情带来的不只有危机,更是给飞行员培训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提供了一个宝贵的窗口期进行PLM体系的建设。

3.3教员:训练认知

相较于“黑天鹅”事件,以往飞行训练的重点在于防范“灰犀牛”隐患上。“灰犀牛”隐患是民航飞行训练中长期关注的问题[[3]]。近年来“黑天鹅”频发:2018年3U8633航班空中风挡爆裂,这种特情使机组面临极大的挑战,给民航业敲响了警钟。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飞行培训的理念和方法必须与时俱进,以往的训练科目忽视了飞行员核心能力的关联性,叠加特情科目的模拟机训练已无法应对“黑天鹅”事件的挑战。因此在未来的飞行训练中,要求飞行教员不仅需要具备有效识别飞行员核心胜任力和发现训练学员能力缺陷的能力,同时要培养飞行员同时具备防范“灰犀牛”和“黑天鹅”的能力。

3.4飞行员:职业化发展

相比于民航发展起步阶段,飞行员的养成更多关注技术是否过关。如今,飞行员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和高超的技术,还需要具备良好的飞行作风和完善的飞行管理能力。中国民航发展至今,职业化的飞行员培养已提上日程。在过往的文化认知中,一个成熟飞行员的成长路径必然是从副驾驶晋升到机长。随着飞行员的不断扩招,曾经机长结构性短缺问题逐步得到改善,这意味着机长并不是每一个飞行员职业生涯的必经路径,他们必须去思考、发现和发展自己的能力,探索适合自身的职业发展路径。

四、利益冲突分析

4.1成本与激励

建立PLM体系是全新的领域,改革的弊端不能一一预知,改革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小航企为了安全会采取保守路线,先观望大公司改革。建立PLM体系中采集飞行员的胜任要素、评估飞行员胜任力以及如何基于胜任力进行科目设计这些对于执行者来说都是难题,公司可能需要设置一些激励措施。对于一些飞行员来说,应对日常运行不需要高超的技术,如果不能对PLM建立深刻的认识,他们会对新训练方式持保留态度,相反新的评估方式短时间会更多占据飞行时间。

4.2 政策支持

民航企事业单位对于政策落实的质量相较于速度有很大的提高空间,改革基本遵循“国际民航组织牵头、民航局进行本土化调整、各级管理机构自上而下传递、民航企事业单位落实”的路径。然而,国内航企数量众多,且企业规模、管理方式等均存在差异,这将导致各企业对于政策的支持力度、推进速度也不尽相同。中国民航系统虽然对于改革的思路和方向总体是清楚的,但对于内容和方式的创新缺乏统一战略部署,比如了解PLM体系的专家团队主要集中在院校,支持循证训练的数据采集设备主要集中在各大航企。

4.3资源有限

各航企对PLM体系的理解大多还处于理论层面,真正理解的人很少,具体实施将面临巨大的挑战。尤其是一线的培训教员并不能预计到实践的全部问题,在每一个航企设立局方专家也不现实。而且,新理念PLM、EBT、CBTA等都是舶来品,他们在本土尚属探索阶段,规章手册有限,国内航企来可获得的资料很少,无法与国际先进训练理念和训练方法有效衔接。如今国内民航运行的飞机大多是波音,空客,国产飞机份额很小,同时训练的模拟机国内厂商市场份额也偏低,不管是飞行数据还是训练数据的获取都需要依托国外厂商的设备。

4.4变革管理

组织通常更擅长在一个恒定的环境中执行自我维持性的任务,而非应对重大变革[[4]]。国内民航企事业单位不擅长变革管理这个挑战会伴随训练体系改革的方方面面。飞行训练改革对于教员来说,首先要变革自身知识体系,理解飞行员的胜任力指标、学习胜任力的识别和评估,其次要在教学和评估中对工作内容和教学方法作重大革新。对于飞行员来说,转变对飞行训练的认识,复训重点不在应付考试,而是在查漏补缺,不断提升胜任力。

五、总结

综上分析,此次飞行训练改革契合航企、飞训中心、飞行员等多方利益,飞行员技能全生命周期体系建设是能够充分激发中国民航各相关方的改革动力的长期战略。这次改革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却也面临着一些现实挑战。

1


2中国民用航空局飞行标准司.关于全面深化运输航企飞行训练改革的指导意见[EB/OL].http://www.caac.gov.cn/XXGK/XXGK/ZFGW/201906/t20190627_197247.html 2019-06-21.

[[2]]邱亮晶,范严,王建滨.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本科职业教育战略选择[J].职教发展研究,2021(04):59-65.DOI:10.19796/j.cnki.2096-6555.2021.04.008.

[[3]]姚永强. 飞行中的“黑天鹅”和“灰犀牛”[N]. 中国民航报,2019-11-20(006).

[[4]] 克莱顿·克里斯坦森,胡建桥.《创新者的窘境》[J].华东科技,2019(0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