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性胫腓骨骨折外固定支架术后的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2
/ 2

开放性胫腓骨骨折外固定支架术后的护理体会

蒋春艳

成都体育学院附属体育医院 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目的:观察外固定支架手术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护理配合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2年6月在我院行外固定支架手术治疗的108例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针对性护理),各54例。结果:研究组术后疼痛、感染、骨折畸形愈合等并发症较对照组少,差异显著(p<0.05)。结论:开放性胫腓骨骨折行外固定支架手术后,配合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

【关键词】外固定支架术;开放性骨折;胫腓骨骨折;护理;术后并发症

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创伤大,软组织损伤严重,因此易引起骨折愈合不良和严重感染等并发症。常规固定疗效欠佳,外固定支架手术的应用,可在最大限度上提高骨折愈合效果,辅以高效科学的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并发症,促进康复进程。本文对比分析了外固定支架术后针对性护理的应用效果。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选取108例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于2022年3月-2022年6月在本院行外固定支架手术治疗,按照随机分组对照原则均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54例。研究组30例男性、24例女性,年龄19-67岁,均龄(45.35±10.29)岁。对照组32例男性、22例女性,年龄23-66岁,均龄(45.41±10.16)岁。两组基线特征匹配,可比性充分,统计学P值>0.05。

1.2方法

对照组54例患者术后实施常规护理,即:及时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患者病情及治疗情况;遵医嘱用药,预防感染,及时止痛治疗;要求患者适量饮水,摄入容易消化的食物,指导患者按时变换体位;术后根据医嘱要求动态监测患者的体征变化,按时巡查,详细记录。

研究组54例患者术后实施针对性护理,即(1)体位指导。床尾适当抬高,将软枕置于患者腘窝、小腿处,屈曲膝关节并保持25°,可优化静脉回流,改善淋巴循环,预防下肢肿胀。对于术后卧床休养时间较长的患者,摇高床头40°,每1h变换一次体位,尤其卧位静养时,向患者说明患肢固定位置,避免压迫外固定支架[1]。(2)疼痛指导。术后72h疼痛程度较为明显,可以按照医嘱要求指导患者服用镇痛药物或者肌注止痛注射液,对患者实施心理辅导干预,主动倾听患者的倾述,满足其情感需要,减轻其身心压力,从而赢得患者的好感。(3)血运观察。外固定支架固定不当情况下容易损伤血管神经,减弱动脉搏动,术后2h需要护理人员耐心观察患者的患肢皮肤颜色、皮肤温度、血液流动、足背动脉搏动变化,警惕患肢术后出血[2]。一旦发现患肢变化异常,立即向医师反馈,并协助医生对症处理。(4)针孔感染在术后并发症中比较常见,感染会加重患者病情,减缓康复进程。为预防感染,可在针孔周围填塞无菌敷料,以隔绝污染物,若无菌敷料填塞过紧,则不利于异物排泄,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感染风险。因此,术后可在针道处用无菌敷料遮挡,或用75%乙醇滴入针孔处2次/d,定期更换无菌敷料,确保局部干净、干燥[3]。观察针道部位有无分泌物、出血,一旦发现针孔位置严重感染,应立即反馈给医生,加强局部位置的感染处理,并对患者进行全身支持治疗。(5)妥善固定支架,避免螺丝滑脱或松动导致的骨折畸形愈合;支架固定患肢期间,护理人员一定要再三强调注意事项,避免患者及其家属私自、擅自触碰支架,促使患者引起高度重视,自觉约束自身不良行为。(6)运动锻炼。术后48h,在患者机体耐受情况下,由护理人员温柔的被动活动患肢,然后循序渐进要求患者主动活动肌肉关节,预防骨质疏松,增强肌力,改善患肢血运,从而加快康复进程[4]

1.3观察指标

术后认真观察患者有无并发症,并记录术后感染、疼痛、骨折畸形愈合的病例数。

1.4数据统计处理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检验研究组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以%(率)形式表述,用X2检验组间数据,用P值描述组间数据检验结果,当P<0.05说明组间结果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4例有并发症,占总数7.41%;对照组10例有并发症,占总数18.52%,两组并发症比较,结果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研究组与对照组并发症对比

小组

病例数

疼痛

感染

骨折畸形愈合

总计

研究组

54

3(5.56%)

1(1.85%)

0

4(7.41%)

对照组

54

8(14.82%)

2(3.70%)

0

10(18.52%)

X2

-

9.212

p

-

<0.05

3.讨论

外固定支架术通常应用于开放性骨折伴骨折周围软组织严重损伤,用于固定骨折端,其优点在于能够避免损伤骨折端软组织,能够有效防止因骨折端血液循环缺失导致的后期骨折愈合不良、骨坏死。对于骨折疼痛以及手术创伤带来的并发症,需要依靠有效的护理干预。常规护理模式下,着眼于患者病情体征的变化,对于术后并发症侧重于事后预防,缺少积极性、主动性。针对性护理具有前瞻性,对预防并发症有显著优势,本文研究组术后疼痛、感染、骨折畸形愈合等并发症较对照组少(p<0.05)。针对性护理模式下,设身处地预防并发症,调动护理工作人员的积极主动性,弥补了常规护理模式的不足,从而减少了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及时、有效的满足了术后康复的需要。

综上所述,外固定支架手术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中,针对性护理干预的作用确切,有助于加快康复进程,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蒋搏, 唐全. 骨外固定支架治疗下肢长管骨骨折临床护理对策探讨[J]. 中国伤残医学, 2018, 26(21):2.

[2]徐敏. 外固定支架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术后的护理方法[J]. 山西医药杂志, 2018, 47(21):2.

[3]张露萍, 吴迪, 吕雷,等. 1例左胫骨开放性骨折骨外固定器固定术后并发湿疹伴化脓性感染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9, 6(27):1.

[4]宋莹. 外固定支架在胫腓骨干开放性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及康复护理体会[J]. 中国实用医药, 2020, 15(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