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安全和低碳出行背景下的公司车辆管理体系优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4
/ 2

统筹安全和低碳出行背景下的公司车辆管理体系优化研究

陈吉荣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庆阳供电公司 甘肃庆阳 745000

摘 要: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企业车辆管理成为碳减排管控的重点。本文以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为研究对象,深入剖析车辆管理现存问题,通过优化车辆全寿命周期降碳策略、提升车辆安全高效管理水平、探究车辆保有模式以及车辆管理智能化迭代升级,整体提高公司车辆管理能力。

【关键词】车辆管理 降碳 安全 经济

一、研究背景

习近平主席于2020年12月宣布“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双碳”目标。汽车作为能源消耗的主要方式之一,是“双碳”战略治理关键对象和要素。而我国的车辆管理机制的改革才刚刚步入正轨,车辆管理要紧密联系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总体要求。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革命集中爆发,突破传统车辆管理困境成为可能,构建现代信息通信技术驱动下的车辆管理体系已是大势所趋。

二、车辆管理体系模型探究

(一)深入分析车辆管理现存问题

一是车辆节能降碳意识尚需提升。公司部分人员看待和履行车辆节能降碳管理工作职责的意识高度不够,没有对车辆绿色低碳和节能减排引起高度重视,对车辆降碳影响因素缺乏认知。

二是车辆安全管理规范有待完善。车辆管理机制的规范、约束、控制的效能没有充分发挥,对“人”与“车”安全管理的科学性、合理性不够,流程运作的整体性、层次性效应没有得到体现。

三是车辆保有模式亟需深度优化。一是目前公司自有车辆成本高居不下,所有与车辆相关事务都必须由公司内部协调解决。二是传统车辆租赁模式存在管理不规范、车辆事故处理责任不清晰、成本费用高等问题。

四是车辆新兴技术应用需要拓展。一是传统车辆管理耗时长、效率低、出错率高。二是现有车辆管理体系在信息化的整体推进及配套上存在一定滞后性。

(二)优化提升车辆管理体系模型

本文基于对公司车辆管理现状的分析,提出“四维并进”车辆管理体系优化模型,从社会效益、管理效益、经济效益、智慧升级四个维度,对公司车辆管理体系进行优化。

社会效益维度针对车辆寿命周期的三个阶段设计降碳策略,实现车辆使用管理全寿命周期的降碳、减污、扩绿。管理效益维度聚焦车辆安全高效管理,夯实制度基础,从做“安全人”和开“安全车”两方面,统一各单位车辆管理标准,实现车辆管理规范透明、监管问责科学有效。经济效益维度关注车辆管理降本节支,探究车辆保有模式方案,自有车辆实现降本增效,租赁车辆实现“租资产”向“租服务”的转变。智慧升级维度着眼科技前沿,探究利用新兴技术实现车辆管理模式迭代升级。

三、社会效益:车辆全寿命周期降碳策略

(一)前期管理阶段:“反向定制”升级绿色交通工具

一是租、购车辆实现全面电动化。针对不同区域、不同场景、不同使用环境,分阶段、分车型、分领域,合理运用纯电、混合动力等,有序推进电动化。

二是车辆前期管理实现数字化。构建车辆管理数字化平台,从车辆购置时,建立车辆档案、人员档案、行车日志,安装车辆油耗智能检测系统,帮助管理者随时掌握车辆数据,实现痕迹管理。

(二)运维管理阶段:“多措并举”创新形成降碳合力

一是规范车辆用途、用车申请流程、车辆调派原则,加强车辆使用管理。二是明确车辆保养和车辆维修的范围及程序。三是建立降碳激励单车核算机制,加强对车辆里程、油料、车辆维修材料费的核算,最大限度降低资源浪费和能源消耗,减少碳排放。

(三)轮换报废阶段:“科学报废”把握最佳降碳周期

一是根据技术使用寿命、经济使用寿命和合理使用寿命评估车辆状态,及时报废车辆,防止汽车不经济现象发生,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二是建立单车“健康”档案,控制里程保养、维修时间和维修水平等关键指标,科学延长车辆使用寿命,对于达到报废年限的车辆妥善进行报废处置。

四、管理效益:车辆安全高效管理提升

(一)完善制度夯“安全基”

一是建立日常工作机制、工作协调机制、信息报送机制等常态化沟通机制,及时沟通,解决问题,确保车辆运行综合管理工作成效。二是建立交通事故即时汇报机制,交通事故发生后,及时做好事故发生情况记录,调查原因并汇报上级,总结经验,避免安全事故再发生。

(二)强化责任做“安全人”

一是成立交通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全公司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贯彻执行国家和当地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二是按照“谁用车、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落实交通安全管理责任人,实现全公司所属各类车辆集中统一管理。三是强化交通安全管理培训,开展应知应会教育和安全综合素质培训。四是加强驾驶人员的动态考核管理,定期反馈考核意见。

(三)严抓细管开“安全车”

一是建立机动车辆技术档案,明确车辆报废或继续使用情况。二是加强车辆运行的全过程监督和全方位动态监控,严禁车辆“带病”行驶。三是明确车辆安全保管要求,实施机动车辆集中停放保管,完善车场、车库内禁止条例。

五、经济效益:车辆保有模式方案探究

(一)车辆保有模式逐步优化

一是针对公司车辆租赁时长和用途,灵活选择经营性租赁、售后回租、融资租赁、以租代购等车辆租赁方式。二是“自购公助”推进用车改革,借助私家车辆满足公务出行需求。三是与车辆租赁机构签订“分时租赁”协议、搭建“e约车”服务渠道、建立车辆资源共享平台,探索网约租车公务出行新模式。

(二)租赁车辆成本控制措施

一是按照适用性强、使用率高和经济合算原则,租赁能够满足或弥补公司生产、公务等方面需求的适用车辆,节约租赁费用。二是统一招标,选择知名度高、服务质量好、价格适中的租赁公司,规避市场风险。三是明确用车申请、车辆使用途中以及车辆结束使用后的管理规范。

六、智慧升级:车辆管理模式迭代升级

(一)整合物联网技术,实现车辆状态多维感知

一是安装RFID电子标签,实现车辆信息准确记录。二是基于RFID编码配对,实现车辆钥匙精准匹配。三是基于北斗+GPS全球定位系统,保证车辆全程定位。四是升级车辆OBD故障诊断功能,全面感知车辆安全状态。

(二)打造智能化引擎,加强车辆科学高效调度

一是量身定制车辆智能调度算法,统一调度有限人车资源,智能推荐最佳车辆与驾驶人员,实现调度精准高效。二是平台对接地图接口,录入危险点数据,内嵌安全预警规则,强化安全智能管控。

(三)建设多应用终端,在线管控发挥数据价值

一是开发移动端APP及微信小程序、办公大屏和内网PC三大应用终端,深度对接国网统一车辆管理平台、GPS监控系统,实现车辆管理全天候实时在线。二是利用OCR图文识别、数据分析等技术,针对车、人、费、损等开展多维数据分析,一键生成分析报告和可视化报表,辅助安全低碳决策管控。

七、结语

本文通过对公司车辆管理现存问题的剖析,构建车辆管理体系优化模型,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管理效益和智慧升级四维度出发,提出公司车辆管理机制优化的方向,以期为我国企业车辆管理研究提供实践参考。

参考文献:

[1]崔文岭,张忠成.“双碳”愿景下汽车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战略分析[J].上海节能,2022(07):804-811.DOI:10.13770/j.cnki.issn2095-705x.2022.07.006.

[2]王媛.兰州市公务用车管理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21.DOI:10.27410/d.cnki.gxbfu.2021.001190.

[3]施冬良.利用物联网技术有效开展车辆安全管理[J].数码世界,2020(01):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