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运检标准化管理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6
/ 2

配电运检标准化管理的研究

李和平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蓝山县供电分公司 湖南 蓝山 425800

摘要:随着不断发展的社会经济,人们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升,随着各种电器产品的出现,人们开始加大了对用电量的需求,电能要求也随之改变。电力资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一个重要的构成,起到了一定影响作用。为了能够保证人们的电力应用环境更加安全可靠,在新时期背景下,相关配电运检管理工作开始向着标准化方向发展,从而使电力企业的发展得到有效推动。

关键词:配电运检;标准化管理;研究

随着不断变化的市场经济,开始逐渐扩大电网的使用规模,电力企业在配电运检和管理工作等方面开始迎接更多的挑战。配电运检管理工作实现标准化,需要相关企业提出更高的管理水平要求,从而确保在电力环境中人们生活和生产可以获得保证。

一、配电运检标准化管理的原则

(一)科学性

在管理和控制配电运检标准化工作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因此,在评价管理效果时,需要对科学方面的需求进行充分考虑,保证整个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在管理方式和科学管理目的两个方面充分显现出了管理过程的科学性。配电运检系统使用科学的管理方式,可以合理地评价配电运检标准化管理工作的整体质量,从而使管理结果实现真实性,配电运检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以通过科学管理方式来实现。科学的管理目的能够在实际的配电运检标准化管理体系的运用中实现有效地指导,从而能够更好地完善配电运检标准化管理控制体系。

(二)全面性

现有影响管理结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配电运检管理问题缺乏全面性分析。传统配电系统在分析和探究运检方面的控制问题时,通常只是在调查、整理和处理等进行浅显的分析,环境压力和多种约束,使得配电运检管理在对问题进行控制时依旧缺乏深入性,只能浅显地对配电系统运检水平进行判断。从而导致了实际管理工作缺乏全面性,无法将配电运检管理控制工作充分发挥出来。在对配电运检水平进行全面研究时,不能光进行调查、整理和处理,还要站在多个管理控制角度,在配电运检标准化管理工作中对全面性原则进行运用,从而使管理实现全方位的发展,最终推动配电运检更好地发展。

(三)灵活性

配电运检标准化管理工作任务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要是采取的管理方法和方式缺乏灵活性,就会使管理工作的时间被延长,从而给整个运检工作带来负面影响[1]。在进行管理时,需要加大管理方法和形式的可操作性,在配电运检标准化管理中遵守灵活性原则,有利于后续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激发配电运检发展的动力。

二、配电运检工作的问题

(一)缺乏对配电线路维护意识

配网线路的维护工作会因为缺乏足够的配电运检维护意识而无法实现有效落实。当在运用线路的过程中,没有进行有效的维护,会导致线路的使用周期不断下降,并且大量的对其进行应用,会出现线损的情况,从而影响到居民对电的正常应用。

(二)配网线路运维工作缺乏细致性

因为对配电线路运行过程中的维护工作缺乏细致性,缺乏有效地配电网线路维护监督工作,所以,常常会增加配电线损出现的情况。不仅如此,配电运检工作如果没有实施有效地监督,会造成不能及时修理出现问题的线路,同时也不能精准地对配电故障位置进行确定,使线路抢修的时间被迫延长,最终使居民正常用电受到影响。

三、配电运检标准化管理策略

(一)加大控制配电运检软硬件工作力度

在管理配电运检标准化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在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来进行配电运检,所以,为了能够有效应对复杂的运检信息服务软硬件资源池,建造一个自动化的运检部署具有一定的重要性。系统运维想要更好地实现智能化[2],就需要加大管理配电运检标准化的工作力度,以此来使配电运维质量得到增强,并实现合理地对配电系统中软件和硬件资源的运用,以此来提高配电信息化程度。

(二)系统的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

配电运维标准化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复杂性,配电运检的工作效率会受到相关人员自身能力水平的影响。因此,在进行培训时,需要对操作细节进行系统的培训,以此来增强相关人员的安全意识水平,从而能够更好地确保配电系统给居民提供服务。与此同时,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还可以通过配电运检管理工作实现有效提升,最终保证配电运检效率。

(三)配电运检监督工作通过等级组实现管控

为了能够将配电运检作用充分体现出来,并保障维护故障问题的效率,需要对等级管控组进行创建。依照等级来对监管人员进行划分,等级不同的监管小组由不同等级的监管人员构成,并划分为三个等级管控小组[3]。其中,经理是第一等级,监管所有配电运检施工建设进程,并对整个管控小组工作进行统筹;组长是第二等级,并对配电维护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负主要责任,包含了对维护设备应用缺乏合理性以及抢修方式不恰当等行为进行纠正,如果发生的问题具有一定的严重性,需要向第一级进行上报反馈;组员是第三级,主要对日常维护配电网的工作负主要责任,并对一些专业基础知识进行学习,确保能够对抢修操作技能进行掌握,如果发现了问题,需要反馈到二级组长处。通过等级严格的管控小组形式开展监管工作,能够使监管效率得到提升,并将质量监管小组的功能充分发挥出来,以此来确保配电运检工作顺利开展,使供电系统实现稳定和安全。

(四)对配电运检标准化管理安全监督体系进行完善

有一点问题存在于配电运检管理工作中,都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后果,还会增加安全事故发生风险。为了能够使配电运检质量得到全面的保障,需要创建一个配电运检标准化管理安全监督体系,并进行充分的完善,从而能够更好地增强配电运检标准化管理的使用质量。对配网运检维护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规范配电网的维护过程,使供电系统发展更具稳定性。相关人员需要对管理制度进行严格执行,保证操作配网运检维护工作的规范性,可以大幅度提升配电网供电效率。

四、配电运检标准化管理要点

(一)技术支撑

在运用和发展配电运检标准化管理过程中,主要在两个方面表现出运检智能化和信息化技术的支持:1、软件技术支持。对软件进行运用,并对相关人员使用软件的能力进行培训,以此来加强相关人员运用配电运检软件的水平。2、硬件技术支持。配电运检工作和成熟的网络条件都同硬件设备息息相关,在配电运检标准化管理中不能缺少的硬件支持就是服务器和终端设备[4]。只有全面运用软件和硬件,并对二者之间的工作进行协调,才能够使配电运检标准化管理的发展得到进一步推动。

(二)经济支持

在发展和应用配电运检标准化管理的过程中,需要一定的经济作为支撑,检修工作会因为设备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要求,与此同时,也会存在不同的配电检修设备运营管理方向。所以,在解决和处理配电运检系统的问题时,需要保证方式具有针对性。但是在对新的管理系统进行开发和应用时,不仅需要一定的研发资金,还需要支付培训人员的费用,因此,配电运检标准化管理在发展的过程中,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经济的影响,为了能够给系统用户带来最佳的服务质量,需要投入一定有效的经济。

五、结束语

随着不断复杂的配电运检标准化管理,在电网系统中提供重要保障作用的就是配电维护和运检工作过程,因此,想要使供电效率得到有效提升,就需要深入分析和研究配电运检标准化管理中的要点,以此来实现电能资源的节约。加大培养工作人员的工作力度,并对等级管控工作小组进行构建,能够推动配电运检标准化管理工作发展实现可持续性。

参考文献:

[1]王浩年.配电运检标准化管理措施探讨[J].技术与市场,2021,28(10):181-182.

[2]胡荣义,许崇亮,韩金泽,马志文,张吉波.构建配电运检技能人员培训“五化”课程资源体系[J].中国电力教育,2021(10):29-30.

[3]叶雅云. 精益化管理在QZ供电公司配电运检中的应用研究[D].华侨大学,2021.

[4]任佳琦,丁尚.配电网运行检查的优化策略分析[J].集成电路应用,2021,38(04):174-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