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营养支持患者再喂养综合征风险评估及预防干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6
/ 2

ICU营养支持患者再喂养综合征风险评估及预防干预研究

朱莹莹

作者单位: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ICU,安徽 芜湖 241000

[摘要]目的构建实施ICU营养支持患者再喂养综合征风险评估及预防方案,并验证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基于循证构建ICU营养支持患者再喂养综合征风险评估及预防方案。便利抽取某三级甲等医院100例营养支持患者,对照组(50例)接受常规营养支持护理措施,干预组(5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ICU营养支持患者再喂养综合征风险评估及预防方案。比较2组患者再喂养综合征发生率,血清白蛋白差异。结果方案实施后试验组再喂养综合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喂养后患者血清白蛋白高于对照组。结论ICU营养支持患者再喂养综合征风险评估及预防方案具有临床操作性,实施该方案有利于降低ICU营养支持患者再喂养综合征发生率,预防再喂养综合征的发生。

关键词:营养支持

2020年美国肠内肠外营养学会将再喂养综合征定义为:长期饥饿或营养不良的患者,在再次喂养时出现了磷、钾和/或镁的1种或以上的水平降低,或硫胺素缺乏的电解质代谢和体液紊乱,以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呼吸、循环、神经等系统功能障碍甚至死亡的综合征[1]。研究显示ICU患者再喂养综合征发生率为30%~59%[2],由于再喂养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被危重病掩盖,且医护人员对其认知与防治不足,导致其影响因素的评估尚不完善。虽然近年来国内外对再喂养综合征研究逐渐深入,但如何规范化进行再喂养综合征风险评估及预防尚无统一的标准。通过对有再喂养综合征风险的患者进行风险评估、建立营养护理计划和监测可降低重症患者与再喂养综合征相关的发病率和死亡率[3]。本研究成立再喂养综合征管理研究团队,构建ICU营养支持患者再喂养综合征风险评估及预防方案并探讨其应用效果。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采取便利抽样,选取2021年06月—2021年12月某三甲医院重症医学科行营养支持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年龄≥18岁;(2)ICU入住时间>48h;(3)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3分;(4)开始营养支持并预计持续喂养时间≥5d;(5)患者和(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配合该研究。排除标准:(1)终末期恶性疾病;(2)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并发症;(3)近期甲状旁腺切除术或用磷酸盐结合剂进行肾脏替代治疗的患者;(4)孕妇或哺乳期患者。

1.2方法

1.2.1对照组对照组参考重症患者早期肠内营养临床实践专家共识[4]进行患者常规的营养支持护理。再喂养综合征预防措施包括患者入科时由床位护士采用NRS2002对患者进行风险评估;评分≥3分予以营养干预,由医护联合按照专家共识进行肠内营养流程化管理,在营养支持过程中每日进行肠内营养支持可能性评估,根据患者肠道功能分级标准,评估肠道功能,启动肠内营养支持;在肠内营养支持期间,由护士每4h采用肠内营养耐受性评估表进行耐受性评估及并发症的预防管理。

1.2.2试验组1.2.2.1组建多学科ICU营养支持患者再喂养综合征风险评估及预防团队团队由12人组成,由重症医学科护士长任组长,主要负责制订小组内各成员职责、小组管理及组员之间的沟通协调;选取重症医学科医师2名,营养专科护士5名,营养科医师1名,科研小组骨干1名及护理研究生2名作为组员,全部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且在相关领域工作3年及以上,营养科医生负责指导营养评估与干预,重症医学科医师负责营养质量管理的监控及督查,营养专科护士负责对参与本研究实施的人员进行培训与考核,科研小组骨干和护理研究生负责收集相关资料与数据统计。

2结果

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在性别、年龄、诊断、APACHEⅡ评分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项目

对照组

试验组

t/X2

P值

性别

27

32

1.034

0.309

年龄

55.01±19.49

56.54±16.36

1.582

0.114

诊断

外科术后

18

20

1.254

0.869

脑血管疾病

14

10

肺部感染

9

11

创伤

6

7

其他

3

2

APACHEⅡ评分

15.94±4.21

16.42±6.17

1.398

0.163

2.2两组患者并发症比较

两组患者并发症比较,再喂养综合征发生率、腹泻、血清白蛋白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并发症比较

项目

对照组

试验组

t/X2

P值

再喂养综合征发生率

12

4

4.762

0.029

腹泻

10

3

4.332

0.037

血清白蛋白

31.94±4.72

36.56±5.90

14.429

<0.001

3讨论

加强ICU营养支持患者的营养状态评估和喂养护理对于降低再喂养综合征发生率尤为重要,合理的再喂养综合征预防及管理方案可以有效预防再喂养综合征的发生,规避再喂养综合征发生的风险[5]。本研究结果显示,方案应用后,试验组再喂养综合征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表明ICU营养支持患者再喂养综合征风险评估及预防方案可以有效降低ICU营养支持患者再喂养综合征的发生率。现有研究表明[6],再喂养综合征的发生危险因素可归因于患者营养状态、疾病因素、药物治疗因素、营养治疗因素及高龄、酗酒等其他因素。通过组建再喂养综合征质量控制小组、完善电解质管理、加强患者营养状态评估、制订科学的喂养策略、加强喂养护理管理、提高ICU医务人员对再喂养综合征的防范意识和识别能力,对降低再喂养综合征发生率尤为重要。本研究实施的方案内容包括风险评估及管理人员的选择、危险因素的识别、危险人群的预防管理措施,涵盖了预防再喂养综合征发生的大部分危险因素,因此,可以有效的预防重症患者再喂养综合征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Da SJ, Seres DS, Sabino K, et al. ASPEN Consensus Recommendations for Refeeding Syndrome[J]. Nutr Clin Pract, 2020,35(2):178-195.

[2] Pulcini CD,Zettle S,Srinath A. Refeeding syndrome[J]. Pediatr Rev,2016,37(12):516-523.

[3] Fuentes E,Yeh DD,Quraishi SA,et al.Hypophosphatemia in Enterally Fed Patients in the Surgical Intensive Care Unit[ J ]. Nutr [J].Clin Pract,2017, 32(2):252-257.

[4]孙仁华,江荣林,黄曼,等.重症患者早期肠内营养临床实践专家共识[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8,30(8):715-721.

[5]倪军喜, 周树生, 刘宝.重症监护室患者再喂养综合征风险评估和预后的关系[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37:5109-5111.

[6]史英钦,王春城,唐宇菲,等.癌症晚期病人肠外营养再喂养综合征的预防和治疗[J].肠外与肠内营养, 2016,23(4): 223-225.

作者简介:朱莹莹,女,本科,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