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未来生活方式的宜居城市规划设计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6
/ 2

基于未来生活方式的宜居城市规划设计思考

黄瑞

身份证号码:61010419651010061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未来生活方式的宜居城市规划的要求越来越高,推动着城市规划的设计不断推陈出新,迎来了重大的变革时期。人们对于自身生活质量的这种追求也使城市规划在设计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宜居城市规划作为我们提高生活满意度的重要途径,它的设计必须要引起各方十足的重视。本文将试图探索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基于未来生活方式的宜居城市设计规划当中一些常遇的问题,并试图提出具体的决策方案,为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优化城市设计结构,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出贡献。

关键词:未来生活方式、宜居城市设计、问题与措施

引言:由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不可避免的导致社会生态和环境效益整体质量下降。由此出现了城市空心化、区域生态失衡等现象,生态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对于生态的关注已经渗透到我们生产和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而城市规划作为我们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必须要在规划当中确保生态环境成为我们首要关注的问题,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现代城市生态规划与传统的规划发展不同,是人类对环境问题深化的产物,未来生活方式的宜居城市生态规划要联系总体策划和环境策划,因地制宜进行调整策划,多管齐下追求社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和谐,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大力建设未来生活方式下的宜居城市。

1.未来生活方式的宜居城市设计相关概念

1.1宜居城市概念

宜居城市是指对城市适宜人类居住程度的一种综合性评价。他的基本评价标准是环境优美、社会安全、文明进步、经济和谐等条件。关于宜居城市的建设是社会发展到后工业化阶段的产物,宜居城市不仅要求自然物质环境符合人类居住要求,并且还要求社会人文环境也有着繁荣的发展,以及各系统相互结合、协调发展,共同创建出城市宜居系统。随着人们对于居住环境和住区问题的研究,对于宜居城市关注的程度和角度也得到了发展,显示出未来生活方式在宜居城市当中的设计的突出地位。

1.2宜居城市设计要求

由于城市是一个区域经济的组织协调中心,是人类各种活动的载体,只有城市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和先进的产业结构才能给城市居民提供就业机会,促进城市发展提供物质保障。并且宜居城市还需要治安良好和民族团结,居民才可以安居乐业,将城市视为自己精神的归宿。此外,宜居城市还需要有着丰富厚重的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居民整体素质。而宜居城市的这些标准,也是我们在未来生活方式中依据城市规划当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要争取将这几方面进行良好的结合,不断对宜居城市设计探索分析。

1.3建设未来生活方式宜居城市意义

未来方式宜居城市建设规划,首先要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建立健全供应设施,完善公共服务供给,推进城市建设改造,促进公共服务均衡普惠发展。并且要保障居民的安全,从防火减灾、公共卫生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完善相关的体制机制,保证流程运行稳定安全。丰富大数据应用场景,使人民群众获得满足感、幸福感、安全感。并且还要注意环境保护,加强大气质量达标管理,因地制宜的建立垃圾处理系统,开展绿色生活行动。

  1. 未来生活方式中宜居城市规划设计现存问题

由上述的基于未来生活方式中宜居城市建设的优点,我们必须充分意识到宜居城市在设计和规划当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根据过去的经验,对它现存的问题进行探究,试图提出更加合适的发展策略。

2.1人地关系问题突出

由于一些城市在发展的过程当中过分注重经济活动,导致占用了许多自然资源,城市产业的发展和环境的发展出现矛盾。有的地方为了追求景致的和谐,不顾安全性问题挖平山体,导致社会与自然造成不可逆转的矛盾,两者的发展极度不平衡。在我们当前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之下,国家提倡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而城市不合理规划的不断发展使得城市需要大量的能源支持,这就需要设计人员在设计时结合当地具体情况,充分考虑自然因素,以未来生活的新方式设计宜居城市。

2.2城市功能分区存在问题

由于经济发展,城市化程度不断加深,城市人口规模急剧膨胀,建设了大量用地,对土地资源有较大的浪费。并且有些城市用地性质产生了比较大的变动,导致城市景观没有特色和美感,城市当中的功能分区不够明确,不能切实符合人们的要求,导致了在城市功能分区当中只重视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城市建设当中同样重要的文化效益、生态效益等功能,没有做到科学规划土地资源,结合人们需求设置功能分区。

2.3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

我国居民对居住环境质量的追求使建设宜居城市的目标刻不容缓,这不仅是城市可持续发展在规划中的体现,也是目标与理想。由于经济的发展,城市进程的加快,导致我国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社会生态和环境的总体质量在下降,并且随之而来出现了一些城市和区域生态失衡的现象。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渗透到了未来生活方式当中宜居城市建设的各个领域。宜居城市规划作为我们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建设的一种手段,生态环境是我们首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所以生态型城市规划建设要符合经济发展规律,也要实现城市未来可持续化的要求。

  1. 未来生活方式中宜居城市规划设计问题的解决措施

由以上三方面问题,我们可以看出对于未来生活方式中宜居城市设计规划出现的问题主要是由于人们对群众切实需求的认识不足,以及发展条件的限制导致无法完全科学合理的对宜居城市进行规划,建设经济与生态效益并重的未来新兴城市,所以我们试图提出如下解决措施。

3.1明确城市功能区分化

综合城市功能规划涵盖了人文、科学和生态的内容,我们在宜居城市设计时要尽可能多的因素纳入考虑范围,寻求最佳的社会、经济和自然的平衡点来达到综合效益。这要求我们力求地域生态环境相协调,防止之前盲目见山就挖、遇水就填的错误做法,要保证实现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策略。在涉及到交通运输规划、基础公共设施、行政税收、管理等因素的考虑,需要根据各地特点来制定不同的合适的地域发展模式。另外还要在历史教育、保健娱乐等方面满足人们的心理与文化需求。

3.2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

注重经济效益要求我们从实际出发,制定宜居城市的经济年度指标和发展规划,需要注意分析社会环境和市场形势变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并且要善于发现新的商机,及时采取对策,抓住时机,推动城市发展进入新的台阶。并且还要主动融入社会大环境中去。在为社会服务当中谋求社会效益,将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相结合,实现大生产大发展的任务,不断超越自身,从根本上掌握宜居城市的规划发展。

3.3建立资源节约、保护环境的宜居城市

在宜居城市当中深入贯彻资源友好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理念。首先要进行宣传教育,把环境保护贯穿于公民的意识当中,体现于公民的日常活动之中,使人们了解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感,增强全民建设节约资源环境友好社会的责任和使命,倡导公众使用可再生利用产品和绿色产品,增强节约意识,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变成一种民族品格。

结语:综上所述,在未来生活方式当中建设宜居城市要充分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建设最佳的居住环境,科学规划、开发、明确区域功能,完善区域服务。带动区域内整体经济的发展,来实现宜居城市建设的目标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郭洁. 基于未来生活方式的宜居城市规划设计思考[C]//.共享与品质——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7城市设计).,2018:774-779.

[2]刘保颖,庞庆林.全域公园城市建设规划实施体系构建与规划内容研究——以淄博市为例[J].城市建筑空间,2022,29(07):118-120.

[3]高扬帆,李和平.探寻统筹协调发展的中小城市宜居之路——以莆田市宜居城市建设规划为例[J].华中建筑,2011,29(04):100-104.DOI:10.13942/j.cnki.hzjz.2011.04.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