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数据的外业采集与内业处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6
/ 2

测绘数据的外业采集与内业处理

张红

320982199006195769

摘要:近些年来,各行各业都因科技的迅速发展与更新而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各种新兴的技术手段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而在测绘技术方面,数字化、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也使测绘数据技术变得更加实用、便捷,给人们的工作带来了很多方便,提高了测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因此,本文从数字化的测绘数据技术出发,针对这项技术的外业采集、内业处理工作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测绘数据;外业采集;内业处理

引言

互联网的发展带动了社会各个行业的进步,同时也使人们生活的便捷程度不断提高,互联网已经不知不觉地深入到了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测绘数据技术方面,目前,“平板化”成为了测绘数据外业工作的前进方向。并且,部分掌握先进技术的软件生产企业统一向社会开放了一些软件技术服务,测绘人员可以根据工作需要选择合适的软件技术。这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测绘人员进行外业采集、内业处理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而且也缩短了对测绘人员的培训时间,节约了人力和财力资源。同时,目前移动终端设备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也为测绘人员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即使测绘人员并没有系统地学习过专业的软件开发技术,也能够利用移动终端设备进行数据的二次开发。测绘工作人员可以从自身需求出发,对测绘应用软件进行定制,这不仅降低了测绘工作的难度,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测绘工作的发展和进步。

1 进行外业采集的基本方法

1.1 何用全站仪内存采集与E500采集结合法

第一:采用全站仪内存采集与E500 采集相配合的方法,同时,通过编码、相应的连线关系直接进行外业成图操作。若采用这种外业采集方法,则需要安排一名观测员,一至两名司尺员。在实际开展测量工作之前,观测员应当对图纸进行严格、认真的分析和审核,如果发现图上存在问题或存在自身对图纸不太理解的情况,应当及时进行分析讨论或请教有经验的测绘人员,以免延误工作时间。这种方法具有较为突出的优势,采用这种方法所需耗费的人力资源较少,操作较为简单便捷,而且所需的资料整理时间不长,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成图。但是,采用这种外业采集方法也有一定的不足之处,观测员需要进行复杂繁琐的基线复核、记录测量数据资料等工作,并且,为确保所测量结果和图纸绘制的准确性,可能测绘人员还需要再次返回测绘现场开展工作。

1.2 采用全站仪对散点法

第二:采用全站仪对散点进行采集。这种方法需要一名观测员、一至两名司尺员,并且还需要一至两名工作人员负责绘制草图和拉皮尺,同时还可以安排一名监督人员。采用这种方法的突出优点为:观测人员的工作比较轻松简单,观测员仅需要测量并记录观测目标的相关数据。司尺员的工作也比较轻松,仅需要考虑地物地貌的全面性,而不用过多地考虑顺序等各种因素。但是,采用这种外业采集方法也有一些缺点:例如,可能会出现数据记录较为混乱、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不能较好地协调沟通、图纸编号不细致等问题,这也就可能会导致所采集到的数据信息与现场标注不符合、标注有误等问题。同时,采用这种方法进行外业采集所产生的草图不够准确、美观,会给内业人员的工作带来一定的麻烦,内业工作的时间会比较长、效率也比较低。

1.3 采用全站仪与笔记本电脑等配合法

第三:采用全站仪与笔记本电脑或掌上通等仪器设备进行配合的方法直接成图。采用这种外业采集方法时,需要配置一名观测员、一至两名司尺员,并且还应当配置对笔记本电脑(或掌上通)进行操作和拉皮尺的工作人员一至两名。通过采用这种方法,可以充分利用笔记本或掌上通设备的先进性,在野外就能够直接绘制较为直观的图纸,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人力资源,而且所产生的测绘结果准确性较高,成图的速度也比较快。同时,由于进行笔记本操作时,对工作人员的姿势要求不高,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测绘人员的工作难度。但是,这种外业采集方法也有一定的缺陷,例如,如果采用掌上通进行操作,通常会面临显示屏太小、反应缓慢,不便于大面积测量的情况。但是如果使用笔记本电脑进行测绘,则面临着电脑续航能力差,经常供电不足的情况,笔记本电脑在外业采集中被损坏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2 新技术条件下的测绘数据外业采集与内业处理

在利用新技术对测绘数据进行外业采集和内业处理工作时,应当将所采集的数据输入数据库中,再进行系统的内业处理工作,从而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在这一过程中,测绘人员应当注重以下几方面内容:

2.1模块设计

模块设计,这一过程需要工作人员充分把握数据的需求分析结果,并根据模块化、层次化等设计原则,对数据的采集和处理系统进行分层设计。设计的第一个层次应为数据访问层,该层次应当涵盖数据服务的连接和加载等多个模块,以确保外业采集所获得的数据能够输入、加载到系统之中。第二个层次为包括定位、图层管理等多个模块的服务层,这一层次主要承担的是将外业采集和内业数据处理紧密连接的作用,从而确保数据能够实现共享。第三个层次是承担信息交换功能的应用层,这一层次主要是为了确保测绘工作人员能够随时查看所收集和处理的相关数据信息。

2.2明确流程

在这一工作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当先准备好所需数据,并进行有序的文档编制、数据处理工作部署,构建起完善的数据库,并获取相关数据库数据文件。在进行接下来的外业采集工作时,能够帮助测绘人员查看所需要的测量的相关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编辑输入,按照要求对其进行所需格式的写入处理,并将其录入数据库,利用系统软件处理所需数据信息。总之,每一步都有自己的流程,都有自己的原则,要亦步亦趋地来,认真仔细地核对好各项数据,切不可马虎大意。

2.3矢量编辑

矢量编辑是进行外业数据采集时不可忽视的关键功能。测绘人员可以利用这一功能删除、修改或新建各种几何数据信息,并可以对比纸质版图纸的相关测绘数据。具备这一功能的测绘数据处理系统能够使数据编辑与处理的效率得到显著的提升,并能够确保测绘数据信息的准确度始终保持在较高的水平。矢量编辑一定要按照测绘的实际数据来,切不可自作主张,建立在虚假的数据之上。

2.4离线设置

在测绘外业采集和内业处理的整个过程中,都应当确保服务数据能够离线查看、使用和存储,从而确保在进行内业处理时,外业采集所获得的数据能够被完整、准确地存储。离线设置的优势就是确保数据在没有网络情况下也能够共享,这样就算野外测量网络不稳定也不怕。工作人员应当具有查看、访问和处理数据的权限,从而便于工作人员实际开展测绘工作。此外,测绘人员在进行操作时还应当注意,只有先对数据进行矢量编辑,才能将所获得的数据输入数据库中,并在此基础上对数据进行进一步的数据处理,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数据处理的准确性。

结束语

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化、数字化的时代,这就要求测绘人员必须不断学习和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充分利用先进技术开展数据测绘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使数据测绘工作更加便捷、更加高效。本文所论述的新技术条件下的测绘数据外业采集和内业处理方法虽然已经具有一定的先进性,但是仍然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只有不断进行技术改良与革新,才能不断完善测绘工作系统,促进测绘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曾璐.测绘数据的外业采集与内业处理[J].智能城市,2019,5(11):59-60.
[2]于跃.测绘数据的外业采集与内业处理[J].城市地理,2017(08):68.
[3]谭君.测绘数据外业采集及其内业处理[J].低碳世界,2016(09):85-86.
[4]禹宝华.测绘数据的外业采集与内业处理[J].滁州学院学报,2005(04):126-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