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的健康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6
/ 2

老年人的健康管理

陈星宇

上海健康医学院 上海市 200120

摘要:本文通过对老年人健康管理的定义、应用范畴和步骤以及老年人健康管理的现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指出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老年人健康管理模式,加强老年人自我健康管理将是今后的研究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老年人;老年病;健康管理

我国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于1982规定,60岁以上为正常老人,45~59周岁之间为老人前期,90周岁以上为长寿老人。我国老龄化所造成的健康危害是十分严重的。对老年人实施科学合理的保健管理,是实施老年人个体保健计划的主要途径。通过对老年人合理的保健管理能够增加老年人的健康预期寿命,使老年人健康生存期显著增长,致残或身体机能损害一般不发生在寿命晚期,从而改善了老年人的生命品质。

一、老年病

就全世界范围而言,如果二十世纪是人口数量过快成长的时代,那么在二十一世纪则是老龄化发展的时代。在二零一二年,世界卫生日(4月7日)的主旨就是:衰老和卫生问题。现如今,全球老人的年龄正逐步增长,由此看来,世界各国都应该重视并改善老人的健康状况,而改善老人卫生指标和健康促进措施的科学实施,是最关键的长期目标和措施。

中青年仍可发生而较中年人发生率明显增加的慢性疾患,一般包含高血压、高脂血症、动脉硬化、缓慢心力衰竭、急性高血压、脑卒中、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癌症,以及各种长期相互渗透的病症。

老年人在正常器官衰老的基础上逐渐出现,与退行性变有关的病变,主要包括了钙化点性心瓣膜病、老年痴呆、骨质疏松症、前列腺增生、高老年性白内障手术率等。

二、老年病发生起因

人类的主要脏器的功能和生理功能,自成年(20~25岁)以后,便以每年0.8~百分之一的速率逐渐衰退"。有鉴于此人体生理机能退化将不可避免,并存在着普遍性,渐进式,不可逆的,内源性的特点,各系统机能下降、退化,从而导致慢性病的出现。可以具体的总结为:

①神经功能的变化:中枢神经体系蛋白质缺乏复原力量,由于人类身体的老化,中枢神经体系蛋白质总量逐步降低,中枢神经体系细胞传递物质释放量也降低,脑组织比重逐渐降低,大脑皮层菲薄,小脑沟面积增加、脑裂增加,小脑萎缩,出现意识功能障碍,反应迟钝,动作迟缓;脑血管硬化、弹力降低、电阻增大,血流量降低,血流速率减慢,易致脑血管病变的出现。②老年人循环系统机能的变化:心肌萎缩和纤维化,泵功降低,每搏量降低导致心力衰竭;冠状动脉管壁变硬,管腔狭小,心脏供血供氧持续下降造成冠心病;毛细血管弹性变化,外周血管阻力增加,血流对管壁的压迫力增加继发于高血压。

③老年人呼吸系统机能的变化:通气道自生抵抗力、空气净化力量明显下降,主要气管及支气管的黏膜上皮萎缩,粘液产生下降,运动机能下降,正常人的咳嗽反射调节机制明显下降,更易于引起呼吸道传染病。

④老年人消化系统主要功能的改变:a、齿骨疏松、残缺不全或齿骨感染,以及牙神经根炎等因素引起的食品容易磨碎,加工工艺较不精细,不利食品消化吸收的功用。B、舌头系带减少或松弛,舌头的运动力降低,加之唾液腺分泌物减少,使食品在咀咬时不易充分搅拌。C、食道运动幅度的减少从而使吞咽速度减慢,每餐耗时较长,并经常有进食后反流产生。D、胃肠消解酶分泌的降低,引起消化吸收性能降低,并导致胃肠气胀、泄泻、嗳气、消化不良等。E、肠道功能减退,小肠消化吸收酶分泌的降低,小肠绒毛吸收功能降低,使其对食品的消化吸收能力降低、蠕动无力,并引起下泄的发生。

⑤老年人的活动控制系统机能改变:活动控制系统主要是由骨,骨头的连接(关节),以及骨架肌三个部分所组合,共同完成支持、维持、活动作用。a、骨架肌的收缩、放松,但收缩能力降低,运动强度减弱,易于疲乏,因而老年人体力明显下降,无法承受持久的运动活动。B、骨骼。骨质中的有机质-骨胶蛋白降低,无机化学物-钙机盐增多,造成了骨质的强度与弹性下降,所以骨质疏松在老患者的发病率中比较普遍,且更容易引起骨折。C、骨连接。因为滑膜关节的小球粒退化,在凸凹表面磨损,造成滑膜关节面连接不稳。由于骨膜过菲薄,滑膜的关节腔内润滑液量降低或者不足,容易引起关节的酸痛、畸形,关节炎,甚至骨质增生等病变。

⑥内分泌系统功能变化:青少年体力活动功能降低,肝血流量减少,肝功能明显衰退,从肝脏中摄取葡萄糖的能力降低,新陈代谢和排除毒物的能力明显降低。胰脏功能减低,胰液及胰岛素的产生量减少,胰脏抑制产物增多,致老年人葡萄糖的刺激及新陈代谢功能减退,葡萄糖阈值减低,葡萄糖耐量出现异常,久而久之易致高血糖的产生。

⑦老年血浆酸碱值改变:由于伴随年纪的增长,人体对酸碱适应天然性减弱,并因体内的分布方式而发生变化,即细胞内水減降低,而细胞外水份则相对增加这一特性。由于这些内环境的稳态改变,导致了老年更易发生人体细胞内脱水、酸碱平衡紊乱、电解质丧失。生活上,不易忍受高热、不易大量发汗、利尿。在临床操作上应小心缺水、脱水、中暑、严重恶心、腹泻的病人。

总结以上:细胞衰老-多系统功能变化,是老年病的最根本原因。随着年纪的增加,老年人脏器自然衰老,结构逐渐失调,身体功能大多达到了衰竭的临界点,机体也较难适应任何突发状况,如果出现了应激,就很易引起更多脏器功能的衰竭。

三、老年人的健康管理

(一)关注老年人的营养膳食

1.老年人存在着营养误区

①有的过度使用补品,如过度使用蛋白粉,造成嘌呤代谢异常,选择不当的蛋白粉造成肾功能损害;②有的老人由于牙齿不好,消化功能减退、偏食,导致营养不良、贫血;③有的老年人认为吃饱就好,由于行动迟缓,惰性增加,吃剩饭或者简单操作,不注意营养搭配,也造成营养不良,特别需要健康管理和指导。

2.老年人的膳食管理

膳食营养是关系身体健康最关键的方面,奠定了身体健康的物质基础,"吃的科学,促进健康"已经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合理膳食是老年人健康的重要保障。

3.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①食品丰富,以谷物为主,建议每日摄入量300~500克粮食,但老人的基本代谢水平降低,且日常运动缺乏,应适量减少。②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推荐每日膳食中含400~500克蔬菜和薯类,老年人牙齿不好,吃蔬菜水果比较困难,摄入量不能保证,而且老人为了省事或不浪费,常吃剩菜,营养破坏较多,故老年人维生素缺乏比较常见。③常食奶油、豆类和豆制品。④常食一定量的鱼、家禽、蛋类和瘦肉,少食肥肉和荤油。⑤食量和身体运动要均匀,维持适宜的运动量,城市老人超重者约30%。⑥食明净低盐的食物,每日盐摄入量不高于六克。⑦酒应限量。⑧食清洁卫生不易腐败的食品。

(二)关注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老年人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能力下降,自卑、无用感引起情绪低落,甚至抑郁焦虑;空巢老人激增,心理问题日益突出,特别需要心理健康管理指导。

(三)关注老年人骨质疏松症、肌少症与跌倒

老年人生理功能减退,导致肌少症,容易发生跌倒,需要康复医学对其进行功能康复管理,需要对运动进行管理指导。

1.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是全球人民最普遍的病症之一,是一个以低骨率和骨组织损伤为特点,骨骼脆性度增加和更容易骨折的代谢性骨科病。

①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由身体明确病变所导致的。②原发性骨质疏松症:1型主要是在更年期后所导致的骨骼松动;2型则为老年性骨骼松动。

骨量变化或丢失到一定程度时,骨骼的微结构也会改变,甚至发展为自发性压缩力骨折或在轻微外来力影响下的横断性骨折(股骨颈或尺桡骨),骨折是老年人骨质疏松症中最普遍也最严重的情况并发症。

2.关于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和治疗建议

①运动处方:每日晒一小时阳光;每日运动约零点五小时或更长时间。常年进行体育锻炼的老年人,平衡能良好,骨密度较缺少体育锻炼的老年人高出,不轻易摔跤,可有效防止骨折的出现。②药物疗法:基础治疗包含钙剂和维生素D。③抗骨松病药物:双磷酸盐、降钙素、特立帕肽、雷诺酸锶。

骨质疏松症重点应是预防,避免不良生活习惯,增加户外活动,防止跌倒。老年人在任何年龄开始去从事健身和康复锻炼都可获得益处。

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老年人口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老年人营养健康的防治和地位的提高需要综合分析疾病因素和社会心理因素,通过多部门和社会各领域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

参考文献

[1] 褚建东.洛阳市某社区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结果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9): 190-191.

[2] 刘贵,于伟.65岁以上老人健康体检血脂结果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4,25(9):1260-1261.

[3]佚名.老龄产业有望成为经济发展新增长点《需求侧视角下老年人消费及需求意愿研究报告》在京发布[J].中国老年,2019(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