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生产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7
/ 3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生产实践

肖淑婕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前旗自然资源局 邮编:012200

摘要: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不断实施,城乡规划建设已成为我国政府的主要工作之一,在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进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我国人口众多,土地资源并不丰富,在土地利用过程中应有效地进行土地管理和相应的土地资源规划,以确保土地资源充分发挥其价值,实现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

关键词:资源环境;城乡规划管理;生产实践

引言

调查表明,我国城乡建设发展的首要任务是城乡土地利用规划和城乡管理,两者有很大的不同。然而,通过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和土地利用规划的实施,可以有效地管理和规划现有的土地资源。但是,一些部门对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和城乡统筹管理的实施重视不够,在工作的各个方面仍沿用传统的方法和观念,造成各种问题,效果不佳。因此,政府在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同时,应重视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和城乡规划的实施,有效保护土地资源。

1土地管理概述

土地管理涉及的内容和层次都相对广泛,并且土地管理与国家、政府的政策和法规有直接联系,依据政策才能保证管理的合理性。土地管理需要针对政策做好调研工作,并结合立法等对现有资源进行合理的规划、编制。确保能够在管理过程中,按照法规拟订相关的规划方案。对法律法规中规定的内容做出合理解释,并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积极地开展宣传教育,减少管理者制定方案的盲目性。地籍管理作为管理的基础部分,包括了对土地初始的等级、转让等多项变更记录,同时包含土地使用权、用途等。对于历史遗留与新出现的土地归属权问题进行管理,并负责界定土地的实际归属,承担土地权属纠纷。对全国范围内的土地进行调查,确保能够基于土地资源状况作出真实评价。当前土地管理问题是阻碍城乡建设的主要问题,并且也是引发矛盾的主要导火索。在城乡规划过程中,土地管理存在的问题相对普遍,并且基于人口增长速度过快,更需要政府部门积极制定科学的管理方案,确保土地资源得到科学管理。各政府部门能够有效处理好规划建设与土地管理之间的矛盾,在保障原有资源的基础上,提出妥善的处理方案,并不断地推动城乡建设发展,推动各地的经济文化发展,为国家经济增长、建设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2城乡规划建设中开展土地管理的重要性

土地资料作为国家发展的主要工具,对有效管理国家经济至关重要。鉴于我们时代的变化和我国经济的增长,城市规划对土地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意味着必须进一步调动土地资源用于城乡建设。因此,城市建设过程中对土地管理的需求日益增加。确保在城市规划中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已成为土木工程师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此外,更好的土地管理不仅将增加城市规划的资源和空间,而且还将在城市规划开始之前制定有效的工作方案,为实现城市规划目标提供规范、规范和科学工作。确保在社区和社区一级有效执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有效促进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为人民创造更好的住房。确保开发和保护自然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进一步维护社会正义,整合各级政府以社区规划为基础的公共政策的强大要素,对中国社会有序发展至关重要。此外,根据适当的立法,城市和农村规划显然是促进农村和经济社区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这是可持续和有效利用土地资源的基础,也是有效规划城乡生活条件和改善人类住区的关键。为此,城市规划不仅在经济领域,而且在政治和文化领域都是一项全面、全面和战略性的任务。因此,确保城市规划的有效发展至关重要。有效管理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3城乡规划建设中土地管理存在的问题

3.1管理体制不完善

健全的管理制度是有效的政府进程的重要保证,但也是城市规划和建设的一个严重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规划建设越来越重要,土地管理在城乡规划中的重要性在实践中日益突出。在某些情况下,行政系统的建设不足,行政系统的调整和完善不足以适应经济发展。土地管理难以保证行政系统的运作,不能解决具体问题,使土地管理更加困难。

3.2城乡管理一体化缺乏稳定性

城乡一体化发展是城市发展的新阶段。在规划过程中,由于发展体制的不完善、地方政府政策的变化或有关部门规划设计方案的不适应,城乡统筹管理极不稳定。城乡一体化管理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专业的现场调研、科学的指导和合理可行的方案确定。此外,城乡一体化需要大量投资,只有正确确定投资主体,确保有足够的资金,一体化进程才能稳步推进。

3.3城乡规划与土地资源管理衔接不紧密

在我国的城市规划管理中,在实际规划过程中应与相应的土地资源管理紧密结合,但对于一些城市地区,相应的管理部门却没有认识到这一问题,导致管理效率低下,相互联系效率低下。在实践中,利益相关者必须首先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和适当的联系,以便在以后的土地管理中达到适当的土地规划和利用水平,从而为社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铺平道路。同时,城市违法建筑的建设往往是必要的,相关管理者应首先研究违法建筑存在的原因,通过一系列的执法行动,加强对违法建筑的控制,为城市规划的顺利进行和实施做出贡献。此外,我国城市化是管理者必须关注和分析的重要因素。如果在稳定期内不能与土地利用巧妙地结合起来,总负债率就会下降。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分析表明,二者之间没有有效的联系,无法提高各自的影响力和吸引力,这在很大程度上是我国城市规划管理的结果,制约和制约了我国整体发展水平的发展。

4促进土地资源管理与资源环境发展的措施

4.1科学制订城市规划管理原则

城市市政规划管理导致不同的时间和地区,导致农村发展与实际规划设计之间的差异。因此,有必要建立城市规划管理系统,以便利实际规划过程的实施。这可以通过全面发展、尊重城乡总体结构、城市融入城市规划路线、城乡发展一体化和地方实施来实现,同时考虑到城市规划的经济效益。城市建设是城市规划管理的核心,也是农村发展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城乡规划面临着自然灾害、气候条件、城乡地理条件等诸多挑战,需要充分考虑城市防洪能力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同时运用城市“泡沫材料”的概念,确保污水系统的正常运行,保障城镇村民的生计。地方当局在规划城镇和村庄时,应考虑到各地区的文化特点,从而建立一个特定的城市。

4.2创新城乡一体化发展理念,实现城乡间动态平衡发展

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既要促进城乡同步发展,又要保证公平发展,发挥双方优势,加强城乡一体化的规范发展,确保统筹规划、统筹实施、统筹发展。使城乡居民都能从中受益。在发展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城乡双方的交流。新城镇化的总趋势是推动农村发展,不断推进农村发展,引导农村发展向更好的方向发展,逐步实现城乡发展的动态平衡。例如,关于城乡一体化发展因素的研究中,需要通过引入多种反馈机制和变量来改善城乡动态平衡,即政府在发展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通过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和相关措施,确保城乡一体化发展符合人的发展规律。同时,城乡一体化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4.3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

第一阶段是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土地资源管理是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也是进一步保障城市发展的重要步骤。在实际管理中,首先要严格批准与土地资源利用有关的公约和条约,避免出现不利于土地资源综合管理质量的漏洞和不足。其次,对参与式城市规划中的土地利用类型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目的是防止一系列与地理分布有关的错误,如果土地利用类型分类不当,可能导致土地资源利用减少,并造成不合理的条件。再次保护一些尚未开放开发的土地资源,如果一些单位对这些土地资源没有行使管理能力,国家保护能力不足,就会产生一系列的污染和污染风险。最后,在开发过程中,对一些不符合规定的土地资源要严格清理,对不符合规定的土地资源,不得按照有关标准和规定进行开发。因此,土地资源的综合开发质量得不到保证,即使对国家进行了规划和利用,土地资源的经济效益也有可能被前期工作的失误所抵消。确保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在城乡统筹发展中具有巨大的优势。一方面,我们面临着严重的资源短缺问题,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可以部分缓解这一问题,同时也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资源的价值和作用。另一方面,我们也面临着城市土地供应矛盾,合理规划和利用土地资源,可以为减少城市规划建设中的土地资源浪费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4.4丰富土地开发形式,使其合一化

相关部门需要采取有效的手段,保证土地资源利用率不断上升,实现规划化建设,丰富土地开发形式,使其合一化。城乡发展统筹有利于控制用地面积,推动城乡建设发展。完善规划建设方针,确保与土地使用有效衔接。对工作进行科学编制,完善土地资源的管理方法,提高管理的经济性,向可持续发展目标不断努力。对于土地资源利用与规划,应确保土地各个开发模式的有效衔接,加大管控力度,根据资源的实际情况,满足全方位的规划目标,对开发模式进行选择,及时对不符合计划的模式作出调整,保证对土地资源进行有效控制。基于经济可行性,应重视基础设施建设,避免产业建设投资的盲目性。减少重复建设引起的资源过度消耗,建立完善的目标,严格要求设施建设按照规定标准以及相应开发模式的规定而执行。满足功能与安全的需求下,结合不同开发模式的要求,对不同的建设情况进行审核,并及时对使用标准进行调整。在规划建设过程中,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有助于提高利用效率,并解决土地供需矛盾,保证城乡规划建设开展过程中,能够积极地推动规划建设工作的可持续性。丰富开发模式的同时,减少土地侵占问题,定期对违规、违法的建筑进行检查,落实整治工作,提高管理的规范性,对违法              建筑进行处罚。

4.5进行专业技术人员的教育与培训

土地利用规划中区域要素和自然资源的全系统分析与规划,要求传统的土地利用规划工作者在关注城乡物质空间和土地利用的同时,也要进行新一轮的学习。首先,在农业湿地、森林湿地、草本湿地等各类自然要素的背后,存在着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知识体系,这不仅要求规划者了解各种知识,而且要求他们从各个方面梳理自然资源与区域的关系。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最终目标进行总体设计和布局;其次,作为国土空间规划的基础工作,评价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国土空间规划的适应性,需要将研究方法引入资源、环境和生态科学体系。这就要求规划师必须掌握科学评价生态环境资源的专业技能,建立资源约束的综合开发体系。最后,土地和空间规划的实施和管理将以“一张地图”为基础。鉴于上述情况,规划政策和控制方法仍在改革和改变。空间规划的实施与管理在引入空间规划之后也将是一个不断学习的新领域。还需要对专业人员进行再培训,提高他们对土地利用规划的理解和管理能力。

4.6合理规划城乡建设空间

一是加强对土壤资源的控制。在城乡规划过程中,要加强现行管理体制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进一步规范现有建设用地,严格遵循土地资源总体规划,落实土地利用总体目标,落实年度土地利用规划。及时调整不符合年度计划和总体规划的资源,使土地利用管理更加科学。第二,重点是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规划。在城乡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基础产业规划,避免盲目投资,通过重复建设,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建立健全的管理指标。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用地标准制定工作,严格执行土地集约利用总体要求,充分满足建筑安全和功能要求。全面审查各类建设用地标准,对不符合现行使用标准的建设用地标准进行调整和完善。三是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科学利用土地资源,可以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率,缓解土地供需矛盾。在城乡规划过程中,必须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展,有效提高农业产量,保持粮食生产稳定,进一步提高城乡规划用地率,减少土地占用。同时,要严肃查处违法建设用地的违法行为,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城乡科学建设,严惩违法行为。

4.7做好土地储备工作

所谓土地储备工作,就是有关部门严格按照法定程序,经政府批准,为社会建设各类建设用地。在工作过程中,将采用各种方法,包括收回、征用和其他获得土地使用权的方法。目前,我国城市化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将逐步增加,由于规划工作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正常工作的失败,不仅城市土地储备不能满足规划需求,而且对城市的后期建设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有关部门应充分重视和落实土地储备工作。在优化土地储备规划体系的同时,要科学规划空间布局,保证各方面工作的正常进行。

4.8协同管理,强化人员素质

要加强城乡规划局、监察局、房产局、国土资源局、城乡执法局等部门在规划管理过程中的参与和配合。同时,员工和人才的素质对当地资源的管理有很大的帮助。为了保证管理的科学稳定实施,不断提高土地管理和城乡规划的质量和水平,必须提高管理队伍成员的整体能力水平和专业素质。一方面,政府部门在招聘与土地管理和城乡规划相关的人员和管理人员时,必须对人员的技术水平、道德品质、管理经验和社会主义价值观进行考核,并在后续管理过程中继续为人员提供培训,让员工不断学习进步。另一方面,主管教育机构和政府人才培养储备机构必须完善这一教育,不断优化和改进教育的形式和内容,使学生正确认识城乡规划和土地管理的重要价值,掌握土地开发和管理的现代理念。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我国的发展背景之下,生态环境以及土地资源的保护成为人们关注和重视的一个重要内容,为了能够更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的工作质量和效果,相关人员在进行日常工作的过程中也就需要做好对应的城乡管理,为其完善相应的管理体系,在开发以及利用资源环境和土地资源时需要提前进行分析和思考,以此来判断是否科学合理,从而共同推动行业与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史文正.资源环境与城乡发展规划管理专业创新立体化模式的思考[J].中国住宅设施,2020(10):75-76.

[2]曾永都.新时期城乡规划管理一体化分析[J].江西建材,2020(10):197+199.

[3]宋大权.中小城市城乡规划管理优化策略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20(30):206+208.

[4]明方忠.探讨城乡规划中常见问题与解决措施[J].建材与装饰,2020(08):120-121.

[5]徐瑞敏.浅谈我国城乡规划管理体制改革思考[J].城市建筑,2020,17(08):32-34.

[6]胡久媛,汪延洲,李颖慧.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究[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02):254.

[7]罗亮.城乡规划和土地规划管理的相关性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05):234.

[8]王耀民.新时期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城乡规划管理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9(02):98.

[9]金鑫.浅谈城乡规划建设过程中的土地资源应用情况[J].老字

号品牌营销,2019(1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