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风:我们正在"消灭"什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8
/ 1

麻风:我们正在"消灭"什么?

黄君安

米易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四川攀枝花 617200

麻风是世界范围内流行了几千年的老疾病。它不仅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而且对社会经济造成巨大的损失。目前全世界约有2亿人感染过麻风菌,每年死于该病者超过30万人。我国也不例外。进入20世纪以来,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对麻风的认识也不断加深。1941年开始使用砜类药物进行麻风治疗,到1962年和1970年,科学家们首次发现氯苯吩嗪和利福平对麻风病有很好的疗效后,于1982年被世界卫生组织(WHO)批准为麻风联合化疗(MDT)药物。世界卫生大会(WHA)根据MDT有效执行及麻风防治取得的巨大进步,于1991年作出决议:到本世纪末根除麻风这一公共卫生问题,并呼吁WHO各成员为麻风防治作出必要承诺并提供更多支持和投资。

麻风登记病例数和实际病例数仍有很大差别。注册个案中,有1至5位患者无法完成救治。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没有及时进行MDT,这不仅影响到病人的康复率,而且也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所以21世纪的难题将在于如何让每一位患者能够及时发现并得到有效MDT。否则,这些未被发现或者未经治疗的患者就会成为麻风潜在的传染源而导致麻风进一步蔓延。

尽管全球麻风患病率已经呈现明显的下降态势,但是仍然保持在1.6‰的水平上,更甚者在全球麻风问题中占据第16位的麻风高发国家的患病率还高达4.3‰.表明在21世纪的今天,麻风在这些国家仍然是一个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必须继续努力才能实现消灭麻风的公共卫生目标。所以这些国家用极大的努力来加强所开展的麻风防治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我国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社会主义大国,有着丰富的麻风病人源和优良的医疗卫生条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麻风预防控制工作,取得了显着成绩。为世界所瞩目,但是由于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卫生资源和社会文化背景不同,在麻风防治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例如:医疗费用高、患者负担重等等。为此, WHO在这些麻风流行较严重的国家推荐了消除麻风运动和消除麻风特别行动计划SAPEL,同时还推荐医疗机构开展MDT麻风防治策略。

WHO为消除麻风这一公共卫生问题所采取的战略以降低麻风患病率为目标,并以患病率减低可使疾病传播及发病率减少为前提。麻风的潜伏期长短与患病率下降呈正相关,而与发病率下降呈负相关。此外,WHO提出的“消灭”与“控制”的目标之间存在着矛盾。这就要求人们采取综合措施来达到这一目的。为此,各国政府都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研究。近10年来麻风流行区域发现率并未显着降低,甚至局部地区有增加趋势,本世纪初这一现象很难有显着改善。

本世纪麻风控制工作的发展,是同众多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持续支持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其中包括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世界银行等。目前全球约有30多个国家开展了对麻风病人及相关人群进行有效干预的活动。其中不少经验值得借鉴;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作为人类健康疾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防治十分重要。在讨论下世纪防治新策略时,应继续寻求WHO等国际组织及非政府机构的大力支持,使麻风防治工作的成绩不断得到巩固,否则麻风防治工作将有弱化之虞。

一直以来我国麻风防治的发展都是由专业单位承担的垂直型规划并在各个防治阶段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时至今日对全国以及各省(市,区)的规划管理,协调,指导与监控仍然在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2000年后,我国麻风处于低流行状态,原因在于缺乏足够数量的专业队伍。因此未来应采取综合型方式将麻风防治与基层防治网有机结合起来,调动综合性卫生人员,健康志愿者以及麻风治愈者作为合作伙伴参与到乡(镇),村消除麻风活动中去,对此应认真筹备并确保投入,加强医护人员和基层卫生人员麻风知识培训以及社区健康教育等措施来提高群众麻风意识;MDT管理应简单化,确保患者用药便捷,按时,有规律。并且应加强麻风畸残防治与康复工作,包括生理,心理及社会等方面的综合康复工作,让病人真正回归社会,做一个健康人。由国家制定统一政策、法规、标准,对各级各类机构进行规范化建设;加强麻风病流行病学研究,为制订相关对策提供依据;建立科学有效的考核评估机制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