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医人文关怀理念应用现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8
/ 2

法医人文关怀理念应用现状

鲁俊兰  

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人民医院    甘肃省平凉市   744300

摘要】近年来,我国倡导“健康中国,健康人文”,这对法医工作者的人文关怀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国现行的法医人文教育中有诸多不足之处,法医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在高校法医学专业中应充分认识教学中人文关怀理念培育的重要性。本文分析法医专业教学中融入人文关怀教育的重要性,并分析将人文关怀理念融入法医专业的途径,培养具有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的法医人才。

关键词】人文关怀;法医生;应用现状

法医学是一门多学科融合的学科,与其他医学专业不同,法医学专业在教学中更应注重加强学生人文素养教育,这对法医专业的发展有现实意义。为培育法医专业学生人文关怀精神, 需要在法医教学过程中增强敏捷的思维能力以及观察能力,善于发掘出与法法医科相关的知识,将人文关怀精神融入法医教学之中,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将以德育人的理念融入到法医教学之中,加强法医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促进法医专业教育与人文素养教育的融合[1]

1  法医人文关怀的概念与现状

1.1  法医人文关怀概念

人文关怀是从法医的职业目的和本质出发,法医在对死者进行尸检的过程中,需要以尊重逝者及其家属为前提, 培育以人文精神为基础的职业道德理念。人文关怀理念是对人尊严、价值的维护,在法医进行鉴定工作时,人文关怀理念既可以直接作用于人,也可以向他人传递,延续法医工作中人文关怀精神[2]

1.2  法医学专业培育人文关怀理念的重要性

法医工作中会存在有关法医鉴定造假的情况, 暴露出当前法医界存在严重问题,很多法医鉴定报告遭受过受害人及其家属和舆论的质疑。我国的各级公检法机关设置法医,其地位和作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法医工作是要维护每一位公民的生命健康权神圣不受侵犯。某些情节严重的案件中,法医是守护法律和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法医在进行鉴定过程中要始终保持科学性、公正性、独立性的职业道德精神,然而目前不乏一些司法鉴定工作者屈从与权力或利益,无法确保司法的公正,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应该从源头进行遏制,要保证出自法医院校的法法医专业或临床专业的学生坚守职业道德[3]。 由此可见,从事法医工作需要增强法医工作者的人文精神培育工作,这一工作任务需要对法医工作者进行长期积淀与培养, 在学校中就需要引入人文关怀理念,使人文关怀理念贯穿于每一位法医工作者的职业生涯。

2  法医教学培育人文关怀精神途径

2.1  法医专业中融入人文关怀知识

法医专业不能够只注重课本中的知识,其中枯涩难懂的内容需要学生实际操作才能够理解, 在实际操作与实验中能够不断增强学生的专业知识,同时法医课堂中也需要引入人文精神,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过程中感受人文精神的熏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法法医课堂的趣味性,也有利于为培育人文关怀理念工作奠定基础。“法医学之父”宋慈著有《洗冤集录》,宋慈一生平反无数冤案,他认为“狱事莫重于大辟,大辟莫重于初情,初情莫重于检验”[4]。 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通过引入宋慈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人文精神教育学生法医学习没有捷径,只有刻苦钻研、尊重职业才能学有所成[5]

2.2  确定法法医专业人文教育方向

学校对于法医专业学生进行人文精神培养的方向可分为:(1)规范法医生的道德行为,培养人文关怀精神, 让学生尊重生命、恪守医德,敬业奉献;(2)培养法医生职业技能以及巩固其专业知识,只有拥有过硬的专业技能才能够在未来职业生涯中保证鉴定结果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因此,国内法医学院校中法医学专业的人文教学方向总结为以人文关怀精神为核心理念,在培养法医生人文精神的基础上加强法医生对社会、国家的责任感; 学会自我防护的同时要有不怕牺牲和敬业奉献的精神[6]

2.3  以教师言传身教共同促进师生人文关怀理念的培育

教师是法医生走进法医职业生涯的启蒙者,教师的言行举止影响着法医生的成长, 法医生对自身职业的了解最初都是通过教师了解,因此,老师可以发挥典范作用,在日常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教师要规范自身职业行为通过言传身教来教导学生, 增强其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思考能力等,同时培育学生人文精神和求真求实的职业精神。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完成基本课堂任务,还应该和学生一道培育人文关怀素养,并高度热爱法医工作,感染学生的思想和行为。 各个高校法医学专业可以利用课外实践、专题讲座等方式提高学生人文关怀素养,使学生成为具备扎实专业知识和高尚人格魅力的合格法医工作者[7]

4  结语

人文关怀素养教育融入到法医学教学中有助于学校培养具有高素质和专业能力的优秀法医人才, 在高等教学中融入人文关怀精神不仅是对法医专业教学的要求,也是对其他医学生的要求, 高校法医生人文素养的提升能够为我国法医队伍增加新鲜血液,增强人才素质。

参考文献:

[1] 陈琇,庄小鹏,周晓惠,等.高等医学院校医学生人文关怀能力问卷调查及探讨[J].中国继续法医教育,2021,13(34):57-62.

[2] 汤卓颖,陈丽灵,张宏秀.临床医学本科生人文关怀意识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21(11):185-188.

[3] 邱丽丽,林周鑫,韦瑞勋,等.人文关怀理念在医学中的应用现状及展望[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0):69-71.

[4] 张丰健,官春燕,刘义兰,等.医院护理人文关怀模式研究现状及对人文关怀模式构建的思考[J].护理研究,2020,34(16):2892-2895.

[5] 彭雪,邵洪江,赵永,等.医学人文教育融入法法医教学的探讨[J].高教学刊,2016(24):112-113.

[6] 徐玥,李健.医教协同背景下医护人员人文关怀能力现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20(28):184-185.

[7] 王培培,胡颖欣,Ramir Austria,等.医学生人文关怀精神的影响因素及分析[J].科教导刊,2021(2):178-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