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心理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对患者舒适度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8
/ 2

 探究心理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对患者舒适度的影响

邵文金

荆州市中心医院

摘要:目的:探究应用心理护理模式在血液透析中提升患者舒适度的效果。方法:选择120例于2022年5月-2022年6月期间在中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血液透析的病人为实验对象,然后根据随机分布的原则把病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60例,对两组病人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基本护理措施,而实验组则在基本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 在两周后对比两组病人的舒适度及其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论:观察组病人的舒适度及其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均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总结:在血液透析疗法中,对病人进行心理护理能够显著改变病人的紧张、压抑的状态,提高病人的舒适感,心理护理对于改善病人预后十分有益,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肾衰竭或者尿毒症都是严重的肾脏疾病,患有肾衰竭或者尿毒症的患者的肾功能几近完全丧失,机体无法对血液中的毒素进行过滤,如果不进行外界干预,会造成毒素积累最终造成患者死亡。血液透析是一种有效的过滤血液毒素的手段,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因为肾功能丧失引起的血液中毒。尽管血液透析能够减轻患者的病情,提高病人的预后水平以及延长病人的生存时间,但由于病人在经历长时间的血液透析后产生巨大痛苦、抑郁以及恐惧等不良情绪,严重预后疗效。因此,在血液透析的护理流程中,增强患者的心理舒适感、减轻患者的不安与恐惧心理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心理护理主要针对病人的心理健康问题,以减少病人的不良情绪提高病人的舒适度为目标。有相关研究表明,心理护理结合常规护理能够有效减少病人的不良情绪并且增加病人的依从度和对护理的满意度。本实验选取120例接受肾衰竭的患者,旨在对心理护理的临床价值进行探究。

1资料与方法

1.1

选择在中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于2022年5月-6月间接收的120例病人为主要研究对象,并根据随机分配原则把病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病人各60例,其中对照组的病人男性38例子,女性22例子,年纪分别为32到77岁,平均值年龄为(45±3.6)岁,进行血液透析的时间为8个月-6年,平均进行血液透析的时间为(2.8±2.3)年;实验组的病人男子为36例,女性24例,年龄范围为33到74岁,平均年龄为(43±2.5)岁,进行血液透析的时间为9个月-5年内,平均接受血液透析的时间为(2.7±2.1)年.两组病人的各项参数,如性别、年龄、进行血液透析的时间等经统计学检验表明P>0.05,证明无统计学意义,材料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一般的护理方法,如对病人的卫生条件进行干预,对病人实施定期的常规检查,按照医嘱给病人服药等,一般护理并不对病人实施心理干预。实验组在基础护理的基础上对病人采取心理护理措施,如下:1.对病人进行疾病知识宣讲。患者对疾病存在认知偏差,所以在治疗过程中容易产生紧张、恐惧等情绪,也极大地损害了患者的心理健康并且降低了患者的治疗积极性,致使血液透析无法顺利地开展。在心理护理过程中,护士需要及时与病人沟通,告诉患者关于疾病的知识帮助患者形成对疾病的合理认知,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心态以及积极的心态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护理人员需要经过专门的培训确保人员具备一定的社交能力和知识素养,能够迅速地和患者建立关系,赢得患者的信任并且有能力对患者进行疾病知识的普及。医护人员在沟通时要时刻保持耐心,确保和患者进行良性沟通。2.在患者治疗过程中对患者进行体位护理。患者在进行血液透析时需要进行骨髓穿刺,这会使患者遭受巨大的痛苦,医护人员应该在穿刺时和患者进行沟通,告知患者穿刺的必要性和治疗意义,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并且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医护人员需要在患者接受穿刺过程中及时根据患者的需求,在不影响治疗效果的基础上,尽最大努力保持患者处于一种舒适的体态位置。在穿刺结束后医护人员应尽量避免患者的穿刺肢体频繁活动防止出现并发症。3.对患者进行生活护理。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往往生活不能自理且精神状态往往较差,医护人员应该积极参与患者的生活,在生活方面关心患者、照顾患者,使患者产生愉悦的正向情绪。医护人员可以通过定期开窗通风保证病房的空气清新、环境适宜,并且还可以通过在患者病床旁放置患者喜爱的小挂件,安慰患者的心情,在患者每次完透析后医护人员可以使用支架改变病人的体位,同时通过对病人进行按摩,减轻病人的疼痛感。医护人员积极的关心可以让患者保持愉悦的状态,有助于患者顺利完成血液透析。

1.3观察指标

使用医院自制的护理调研问卷衡量病人对护士服务的满意情况,问卷调查的分值区间在0到100分,其中60分以内为不满意,60-80为一般,80-90为满意,90分以上为非常满意。使用自制的舒适性调查表来衡量患者个人的舒适度情况,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舒适度分数一般采用百分制,其中:60分以内为不舒服,60-80为正常,80-90为舒服,90分以上为极度舒服。

1.4统计学分析

本实验使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对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对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值〈0.05表示结果有统计学含义。

2结果

  2.1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情况,见表一。

  表一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对比

小组

病例

满意

非常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度

对照组

60

11

27

22

67%

实验组

60

36

24

0

100%

X2

8.662

P

<0.05

  2.2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干预前后舒适度情况,见表二。

  表二护理干预前后对照组和实验组的舒适度对比

小组

病例

护理干预前

护理干预后

t

P

对照组

60

69.4±5.3

82.3±4.3

10.35

<0.05

实验组

60

68.9±5.7

94.9±4.9

17.69

<0.05

t

0.886

0.964

P

>0.05

<0.05

3.讨论

血液透析是通过体外循环的方式过滤患者血液内毒素,代替或者补偿患者肾功能达到治疗效果的一种技术。血液透析虽然效果显著,但是具有高度的侵入性,需要在治疗前对患者进行穿刺并且往往需要长期高频率地透析才能够起到治疗效果。临床上患者的依从性差且在治疗过程中往往伴随着抑郁、恐惧、焦虑的不良情绪。因此降低血液透析过程中患者的不良情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心理护理旨在减少病人治疗过程中的不良情绪,增加病人的满意度与依从感。

综上所述,本次实验结果表明,联合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的护理模式其在患者舒适度和个人对护理的满意度等方面,均较常规护理有很大的提升。由此可见,心理护理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可以在未来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刘苏琪,孔竹梅.血液透析护理中应用心理护理对提高患者舒适度的影响[J].心理月刊,2020,15(19):118-119.

[2]武莹.研究心理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对患者舒适度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4):278-279.

[3]颜琴.观察心理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对患者舒适度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36):279+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