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按摩加乳腺理疗在预防产妇生理性乳胀的研究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8
/ 2

乳房按摩加乳腺理疗在预防产妇生理性乳胀的研究分析

刘辉,田莉,李静

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山东 聊城 252000

摘要:目的:探讨乳房按摩联合乳腺理疗对预防产妇生理性乳胀的作用。方法:纳入2020年5月~2022年5月期间我院产妇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8例实施乳房按摩,观察组48例增加乳腺理疗,观察两组生理性乳胀发生情况、泌乳情况及母乳喂养率。结果:观察组生理性乳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泌乳始动时间早于对照组,乳房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乳房按摩联合乳腺理疗可有效减少产妇生理性乳胀的发生,可促进泌乳,减轻乳房胀痛,提高母乳喂养率。

关键词:乳房按摩;乳腺理疗;生理性乳胀

产后乳房胀痛多见于产后3~4d,通常为双侧乳房胀痛,检查时乳房不表现出红肿、发热等症状,但乳房皮肤紧绷,乳房整体肿胀,可触及硬块。乳房胀痛的发生多见于剖宫产分娩的产妇以及初产妇[1]。乳房胀痛的产生原因较多,包括手术创伤、自然分娩及剖宫产后身体疲劳、宫缩疼痛、缺乏精力哺乳、24h内哺乳次数不足、婴儿吮吸不足没有将乳汁吸空、乳头扁平或者凹陷造成婴儿不易含接等。产后早期由于没有及时、有效哺乳造成乳腺管不通,乳汁不能通畅排出而淤积,乳房过度充盈而出现硬块、水肿等,乳房胀痛的发生造成产妇容易由于胀痛而不愿意哺乳,且容易造成乳腺炎[2]。本次研究主要探讨乳房按摩联合乳腺理疗对预防产妇生理性乳胀的作用,为减少产后产妇生理性乳胀的发生,促进泌乳,减轻乳房胀痛提供一定参考,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2020年5月~2022年5月期间我院产妇96例,产妇知情同意入组,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中初产妇21例、经产妇27例,23~36岁、平均年龄(28.844.33)岁;对照组初产妇20例、经产妇28例,22~36岁、平均年龄(28.244.20)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乳房按摩,采用湿热毛巾对乳房进行热敷,操作时需要注意避开乳晕及乳头,当产妇在产后存在严重的乳肿时则不能进行热敷,持续3~5min。对乳房进行按摩时,操作者一手托起乳房,另一手先后对乳房前段乳晕部分、乳房中段部分乳晕外至乳房根部、乳房后段乳房根部采用螺旋形指揉法按摩[3]。操作时手法轻柔,完成一侧的按摩后开始另一侧的按摩,左右分别5min。按摩的同时主动与产妇进行交流,开展关于母乳喂养的宣教从而增强其对母乳喂养的信心,提高依从性。对产妇进行点穴:以乳头为中心轻柔旋转按摩乳房5次,对乳根、乳中、膻中等乳房周围的穴位进行按摩从而疏通乳腺,促进下奶,完成后产妇转变为俯卧位,操作者双手大拇指以指腹点按背部天宗、肩井、双侧膈腧、脾腧、肾腧等穴位,从上至下地点按5次,对肩颈进行捏拿,进行捏脊等。完成后采用毛巾热敷乳房3~5min。完成后进行挤奶。

观察组在乳房按摩的基础上增加乳腺理疗,乳腺理疗是利用本科室的产后康复仪,中频脉冲电治疗,每次理疗30min,每日2次。乳腺理疗时选取乳腺疏通模式,调节中频脉冲强度。该方法具有安全、容易操作,产妇感觉舒适的优势,不对泌乳及哺乳造成负面影响,但乳腺理疗过程中,当产妇主诉脉冲频率过大或者偏小时,及时调整功率以产妇能耐受为宜[4]。完成理疗后,协助产妇进行人工挤奶或者立即哺乳从而将乳汁排空。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观察两组生理性乳胀发生率及母乳喂养率。观察两组泌乳始动时间及乳房疼痛情况,采用数字模拟评分法评估乳房疼痛情况,最高分10分,评分越高为疼痛越强烈。

1.4 统计学处理

SPSS23.0处理数据,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 比较生理性乳胀发生率及母乳喂养率

观察组生理性乳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比较生理性乳胀发生率及母乳喂养率(n,%)

组别

n

生理性乳胀

母乳喂养

观察组

48

6(12.50)

45(93.75)

对照组

48

23(47.92)

32(66.67)

2

/

14.279

11.090

P

/

<0.001

<0.001

2.2 比较泌乳始动时间及乳房疼痛评分

观察组泌乳始动时间早于对照组,乳房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比较泌乳始动时间及乳房疼痛评分(

组别

n

泌乳始动时间(h)

乳房疼痛评分(分)

观察组

48

24.763.03

1.150.54

对照组

48

39.484.40

2.311.06

t

/

19.090

6.756

P

/

<0.001

<0.001

3、讨论

婴儿的吮吸刺激具有疏通乳络的作用,但是一些产妇由于乳头条件差、产妇及家属主观因素的影响,产妇所受到的吮吸刺激不足,这容易造成乳房胀痛。按摩的应用可以降低乳房内部压力,从而改善生理性乳胀。输乳管窦位于乳头开口附近,先对该部位进行按摩可以恢复靠近乳晕的膨大输乳管窦的通畅性,进而为乳汁顺利流出提供便利,之后对后段进行按摩从而取得改善输乳管整体通畅性的效果,促进乳汁排出,按摩后输乳导管恢复通畅后可以减少前段部分组织的压力,这规避了先按摩乳房根部但前段乳晕部位尚未通畅造成的乳房内部压力增高,可减轻产妇的疼痛

[5]。采用食指、中指以指揉法按摩局部,其特点在于轻柔缓和,可减少对产妇乳房造成的不良刺激,这能减少由于按摩造成的疼痛。

将乳腺理疗应用于生理性乳胀的预防及治疗中,其具有促进血液循环、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提高免疫力的优势,可有效扩张局部毛细血管及小动脉,改善静脉循环,增加局部营养物质及氧的供应,增加局部抗体及白细胞数量,及时清除代谢产物从而发挥加快炎症消散、解痉止痛的作用[6]。乳腺理疗的应用可降低肿胀乳房的硬度,缓解胀痛,促进乳汁顺畅排出。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经乳房按摩联合乳腺理疗干预后,观察组产妇的生理性乳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其母乳喂养率更高,证实乳房按摩联合乳腺理疗干预的应用对减少产妇产后生理性乳胀的作用明显,可提高母乳喂养率。经干预后,观察组的泌乳始动时间早于对照组,乳房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证实该方法可有效促进泌乳,减轻乳房胀痛。

综上所述,乳房按摩联合乳腺理疗可有效减少产妇生理性乳胀的发生,可促进泌乳,减轻乳房胀痛,提高母乳喂养率。

参考文献

[1] 黄超,林美玲. 乳房微波治疗仪结合子宫按摩在剖宫产妇术后泌乳护理中的应用[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8,37(12):1720-1723.

[2] 李永红,靳文亮. 产后综合治疗仪联合微波电动仪护理在乳房肿胀产妇中的应用[J]. 医疗装备,2020,33(6):160-161.

[3] 曾美英,周海英,阮丽玲. 乳房按摩仪联合乳房护理对产妇产后乳房肿胀疼痛及泌乳的影响[J]. 医疗装备,2021,34(3):169-171.

[4] 谭茵,刘伟武,李春艺,等. 疏松式乳房按摩在剖宫产术后预防乳房肿胀及促进泌乳的临床研究[J]. 右江医学,2021,49(5):349-352.

[5] 魏海燕,王猛,孙亚峰. 以自我效能理论为指导的健康宣教对孕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及产后乳房肿胀率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1,40(14):2550-2554.

[6] 邓雨晴,戈文心,王秋静,等. 基于共现分析的国内外乳房肿胀护理措施对比研究[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9,35(26):2061-2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