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颅多普勒发泡试验对偏头痛病因诊断的意义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9
/ 2

经颅多普勒发泡试验对偏头痛病因诊断的意义

刘鸿雁

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人民医院 (山东 菏泽)274100

【摘要】目的:分析偏头痛采取经颅多普勒(TCD)发泡试验(c-TCD) 对于病因诊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偏头痛患者20例,将其分为甲组(先兆偏头痛)、乙组(无先兆偏头痛),相同时期的10例紧张性头痛患者作为对照组,均实施c-TCD,统计各组PFO(卵圆孔未闭 )和RLS(右向左分流)发生率。结果:甲组、乙组、对照组的RLS发生率依次是71.43%、46.15%30.00%;甲组和乙组患者RLS发生率和对照组对比(P<0.05);甲组和乙组对比RLS发生率(P<0.05);乙组和对照组对比RLS发生率(P<0.05)。结论:偏头痛患者RLS发生率存在较高的RLS发生率,相对明显的为先兆偏头痛。

【关键词】卵圆孔未闭;偏头痛;心脏超声;TCD发泡试验;右向左分流

在临床中,偏头痛为多发、常见病,高发病率但不高的治疗效果,且有复杂的发病机制[1]。研究表示[2],头痛反复发作会改变脑内结构,从而引起慢性头痛,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所以,神经科医生对该病的发病机制、如何提高疗效高度重视。本研究对偏头痛患者采取c-TCD检测,确定是否有RLS,对存在RLS患者实施心脏超声而确定是否伴有PFO,对其病因探讨。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8-1~2021-12月,有偏头痛患者20例,男8例,女12例,其中先兆偏头痛组(甲组)7例,男1例,女6例;无先兆偏头痛组(乙组)13例,男4例,女9例;紧张性头痛(对照组)10例,男4例,女6例。各组平均年龄分别为(30.91±11.53)岁、(35.74±11.21)岁、(35.82±9.11)岁。各组年龄、性别分布上对比(P>0.05)。

1.2 方法

c-TCD操作:仰卧位,留置静脉通道和三通管连接;利用双或单通道单深度的检测栓子设备,主要对MCV检测,深度50~60mm,结合气栓信号的强弱加大或者减小增益;备好10ml注射器两支,其中一只抽吸1ml空气和9ml盐水,另一只抽吸血液0.5ml,经三相开关震荡充分后获得混悬液;实施Valsalva操作时用2~3s将混悬液注射,采取c-TCD检查和数据提取。

1.3 观察指标

分析c-TCD检查结果:微气泡栓子信号(MB)在10s出现为阳性。按照微泡信号数量划分分流量为1级:无微泡;2级:1~10个微好;3级:超过10个微号,但无雨帘状信号;4级:存在雨帘状微泡信号。对其中的2~4级患者进行心脏超声和发泡试验检查。

1.4 统计学处理

SPSS18.0分析数据, P<0.05统计学成立。

2 结果

甲组、乙组RLS阳性率同对照组对比(P<0.05);甲组和乙组RLS阳性率对比(P>0.05);对于RLS患者实施心脏超声检查,3~4级分流量的患者实施心脏超声发泡试验或心脏超声后,证实为PFO,但不超过2级的患者进行上述试验未确定为PFO。如表1所示。

             表1 PFO在对照组、偏头痛的发生了对比(n,%)

组别

甲组

乙组

对照组

总数

7

13

10

合并PFO

5(71.43)

6(46.15)

3(30.00)

3 讨论

在临床原发性头痛中,偏头痛为其中常见的一种,但是现阶段尚未明确其发病机制。该病的发生率较高,但女性同男性相比发病率更高。两性在青春期之前存在近似相同的患病率。在月经初潮后,女性的患病率则发生了渐渐增加。该病存在复杂的发病机制,并且现在学者对于研究偏头痛中,表观遗传学机制的作用更加重视,有关研究表示[3],某些偏头痛的出现和一些基因存在联系。近几年,我国的超声技术已经较之前显著提升,临床对于偏头痛与RLS具有一定的联系高度重视,表示两者存在联系。本研究实施心脏超声及c-TCD检查,观察偏头痛患者的RLS和PFO情况。卵圆孔在胎儿期属于倾斜的裂隙,位于左右心房之间,由原始的隔膜变成,对胎儿肺部产生引导其分流的作用,在婴儿呼吸开始时,卵圆孔在肺的压力降低以及其扩张下关闭,但是,在其原因的影响下,将近30%的婴儿此孔未关闭,变成了矛盾血栓的入口。正常情况下,灭活静脉的微栓子、血清代谢废物的途径为肺循环,由于RLS也许会扩散性的对皮质产生抑制作用而发生偏头痛,卵圆孔是血液自右心房向左心房流入的通道,胎儿维持血液循环。如果3岁以上没有闭合则是PFO。

现阶段,常利用c-TCD法研究偏头痛和RLS联系。有研究表示[4],RLS采取c-TCD法检测存在较高的敏感性。且有研究指出[5],伴PFO头痛的患者采取PFO封堵术,明显减少头痛程度及次数。本研究结果说明c-TCD是对RLS检查比较敏感的方法,心脏超声对分流量低于2级患者检查提示无PFO,可能是卵圆孔存在较小的缝隙,且心脏超声存在较低的敏感性。

总而言之,偏头痛和心脏PFO和RLS存在密切联系。常规实施c-TCD与心脏超声联合检查对患者是否存在PFO进行确定。对于有PFO的患者实施卵圆孔封堵术可减轻或消除偏头痛。

【参考文献】

[1] 谭彧,张小伟,范小东,等. 经颅多普勒同步经胸壁心脏超声发泡试验诊断偏头痛并卵圆孔未闭及封堵治疗分析[J]. 江西医药,2019,54(11):1309-1311,1340.

[2] 黄海宁,邓烨,邱敏瑜. TCD发泡试验联合TTE在诊断卵圆孔未闭所致偏头痛及分流量分级中的作用[J]. 现代医用影像学,2021,30(4):643-646.

[3]庞占琪,赵红玲,王雅彤,等. 偏头痛合并卵圆孔未闭病人介入封堵术前后头痛发作与5-羟色胺的相关性分析[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9,17(11):1735-1738.

[4] 叶楠,柴旭兵,闫俊,等. 经颅多普勒发泡试验结合反常性栓塞风险量表在卵圆孔未闭合并不明原因卒中筛查中的应用价值[J]. 安徽医药,2021,25(12):2500-2503.

[5] 刘峰,叶钜亨,贺俊波,等. 偏头痛患者采用TCD发泡试验筛查卵圆孔未闭的价值及封堵PFO后的疗效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2020,15(14):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