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管理问题及防治措施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05
/ 2

煤矿安全管理问题及防治措施研究

付威

扎赉诺尔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矿山救护大队    内蒙古满洲里市  021410

摘要:经济社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对于煤炭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在煤矿生产活动中,安全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有效推进煤矿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当前,中国煤炭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其安全管理工作也不断地得到完善与改进,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尽快解决。针对此种情况,对煤矿安全管理进行了概述,重点对煤矿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且结合当下发展阶段阐述了一系列防治措施,以期进一步推动中国煤炭行业稳定发展。

关键词:煤矿;安全管理;问题;防治措施

引言

煤矿企业的发展已处于黄金时代,在面临众多的发展机遇时,一些煤矿企业过于注重煤矿开采的效益,缺乏对开采作业安全性的重视,从而在煤矿生产中有着一些安全隐患,无法满足各方面在生产安全性上的要求。结合露天煤矿的生产而言,既没有对各类安全隐患风险进行有效排查,也没有对各类出现的安全问题进行有效解决,制约了煤矿企业的高效率生产。所以有必要针对提高露天煤矿安全生产的措施进行研究和分析,在提出具体问题和处理方式后满足煤矿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

1煤矿安全管理概述

煤矿安全管理工作通常由三大部分构成,分别为安全事故管理、安全过程管理和安全隐患管理。在前期的煤炭开采活动中,安全管理工作通常处于被动状态,一般在问题发生之后开展。随着煤矿企业对安全问题的重视度不断提高,当前煤矿的安全管理工作逐渐变得可控化、可预见化、精准化。安全管理的手段和制度也在不断改进和优化,现如今煤矿企业越来越注重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从根本上培养工作人员安全生产的意识,以安全管理为前提条件,结合现代化技术,进一步提高煤矿安全管理工作的质量。

2煤矿安全管理问题

2.1安全生产保障机制不完善

煤矿安全生产的运行离不开强有力的机制支持,自国家颁布实施《安全生产法》《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等法律法规以来,在明确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制度的基础上,严格控制准入条件,通过在安全生产监督环节上的不断调整和完善改进管理水平,但是这种模式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在煤矿开发的过程中,企业依照法律规定,把取得“许可证”作为安全管理的重点,而忽视了对安全生产的持续改进,具体表现在对安全的投入不够,后续安全监管的力度不强。由于存在对过程的安全评价,监督和检查的效能发挥不出来,煤矿企业的安全投入不足增加了事故隐患的风险。

2.2掘进技术所产生的影响

由于煤矿井下掘进过程处于特殊环境,因此掘进作业的工序和工艺选择也会直接影响掘进作业的安全性。现阶段在煤矿井下巷道支护上,往往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当掘进设备或支护设备运到煤矿井下之后,作业人员应当到井下进行现场组装,既耗费时间又耗费人力成本,同时也会增加安全隐患发生率。相关人员通过调查发现,整个掘进设备的安装时间占整体采掘时间的近80%。除此之外,在巷道支护中单机锚杆的使用仍然依靠人工,如此一来,整个工程所产生的劳动强度和危险性一直居高不下。

3煤矿安全管理问题的防治措施

3.1创新安全文化管理机制

首先安全文化制度化建设至关重要,是安全文化落到实处的最强有力的保证,在安全文化制度化建设的过程中,重点要把握以下几个维度,做好统筹。第一个维度,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要依纲建设清晰明了的目标愿景、指导思想,具体的措施才能有的放矢,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才不会“踏虚走空”,安全文化建设在逐步规范化的道路上才不会因组织机构变更、人员更替发生改变,才能逐步积淀形成优良传统。责任到人,把煤矿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具体任务和措施具体到负责人,释放部分权利,在目标牵引下,明确组织机构、部门以及员工在安全生产和管理过程中责任,压紧压实责任,配套相应的文化建设的评定标准,常态化组织文化改进活动,在企业内部加强文化宣传和培训力度,充分运用激励和约束机制,以绩效考评结果挂钩员工福利待遇,把安全文化建设的贡献纳入员工评先创优的基本因素。第二个维度,突出煤矿行业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建设,总的前提是安全生产有法可依,即安全生产的具体环节都能在国家的法律法规的框架下执行。在有法可依的前提下,提高法律法规执行力,对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行为,绝不姑息养奸,坚决追究、问责,使法律法规发挥应有的威慑作用。实践过程中,企业应联系实际,实施精细化管理。对于法律条款中不是很明确的内容,依照“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查,凡事有人监督,凡事有人负责”,不留死角。

3.2重点关注掘进机工作性能的保护

在引进先进的掘进机设备之后,并不意味着可以随意使用,而是应当由专业检修人员对其性能和使用进行相关培训。在作业过程中,所有作业人员也应当重视对掘进机设备的保护。通常情况下,掘进机主要用在剥落煤沿的过程中,因此,要根据井下巷道断面尺寸合理选择掘进机的类型。在使用过程中也应当重点关注掘进机的作业环境,当遇到坚硬岩石时,不仅要考虑掘进机自身的工作参数,还应当考虑到环境对掘进机带来的不可逆转的影响。例如,可以通过侧支撑的方式降低掘进机的工作压力,提升其安全性能。

3.3加快煤矿管理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也是促进中国安全管理工作进步的一个重要原因。结合现代化科技,运用好监测监控平台,能够使得管理工作更加高效。利用好高精度传感器能够对井下机电设备及环境参数等进行实时监控,对于超标的状况可以及时预警并进行处理,最大化减轻安全事故所带来的后果。另外,监控技术的应用还有助于管理人员及时了解井下的实际生产状况,对于不合规的操作行为,管理人员可以及时纠正,同时,监控技术的记录系统对后期的责任划分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3.4及时更新管理观念,革新掘进设备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国家经济已经进入了崭新的发展时期,传统的煤矿发展观念难以适应当前的经济发展趋势,需要摆脱粗放式管理机制的局限性,引入精细化的管理观念,推动煤炭企业的快速发展。在煤矿掘进过程中,精细化管理机制能够提高作业的安全性,降低各类安全隐患发生的概率。此外,技术进步给掘进设备的更新换代创造了有利条件,可以提高掘进工作过程的自动化及智能化程度。革新现有掘进设备、改造当前掘进技术能够提高掘进工作的安全性能,确保煤矿井下工作顺利完成。

3.5对安全职责进行落实

对安全职责进行落实十分重要,因为只有落实安全职责才能够引起所有工作人员的重视,让其树立安全意识。采矿工程最需要注意的就是安全问题,其次才是生产效率的问题。尤其是在进行井下开采时,相关人员必须要进行调查,对危害进行排除,对于危险性相对较大的区域,相关人员应对安全隐患问题进行合理排查,从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有效对问题进行应对,并以最短的时间来制定基本方案。安全责任的控制可以间接的减少损失,落实安全职责能够让工作人员更加努力,同时更加科学地对多种不同的采矿技术进行应用,降低采矿工程中的事故发生几率。

结语

对煤矿安全管理工作进行了全面分析,安全管理部门应该以安全生产为前提,定期对井下的施工人员进行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训,以提高施工人员的整体安全意识和紧急处理问题的能力,一切以人为本,施工人员必须掌握安全事故发生后的自保技能,,煤矿企业还需落实好安全管理制度,并加强监督,建立统一的安全检查标准。

参考文献

[1]高德鹏.煤矿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分析及研究[J].内蒙古煤炭经济,2021(15):116-117.

[2]刘小杰.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建设[J].露天采矿技术,2019,34(5):58-61.

[3]朱瑞起,白羽.煤矿安全生产特点及管理措施[J].露天采矿技术,2018,33(6):105-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