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会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与创新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07
/ 2

财会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与创新探讨

田莉

成都艺术职业大学 四川省620460

摘要:在财会类专业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是其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有着极为关键的地位。只有从根本上做好实践教学工作,进一步改革和创新相对应的实践教学体系,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有效推动学生专业技能、业务素养的提升,同时为其岗位胜任能力的增强提供必要保障。在实际的实践教学过程中,要构造相对应的财会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不断的改革和完善,这样才能有效推动学生专业性、实践性的显著增强,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据此,有必要重点探讨财会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与创新策略等相关内容。

关键词:财会类;实践教学;创新

一、财会类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并没有系统完善的确立实践教学目标。在财会类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只有进一步有效明确相对应的实践教学目标,并且在实际的推进环节对于总目标进行不断的细化分解和落实,这样才能体现出应有的实践教学效果。但是通过具体调研可以看出,在当前的财会类专业实践教学方面往往没有确立系统完善的目标,相关目标缺乏完善性、规划性和可行性,因此导致整体的目标在实践过程中往往很难切实落实,并没有充分体现出与学生专业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相适应的目标指引和方向,在这样的情况下导致整体教学实践和学生的学习生活不具备可行性,方向性和引领性,这样的情况导致整体的课程体系和相对应的教学实践都不能有序推进,往往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重叠或者综合效果不理想等相关方面的问题,而这种系统性规范性目标缺乏的现状,导致整体的实践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不能得到显著提升,更无法真正意义上有效推动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道德职业能力的提高。同时,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也无法真正意义上有效发现和解决相关问题,这对于学生综合素养和财会专业技能的增强都会造成严重限制。

(二)实践教学模式比较单一,落后。在财会类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做到与时俱进,更有效的适应时代发展需求和行业标准要求,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出应有的专业实践教学效果。然而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看到,在实际教学模式方面比较单一落后,并没有充分体现出与时俱进的创新效能,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往往采取的仍然是传统教学模式,有着比较典型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弊端,通常情况下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自主探究精神也不能得到充分的激发和调动,学生只是按照学校管理者教师的安排进行相对应的实践和训练等等,因此导致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主探究意识被严重削弱,无法呈现出应有的积极性主动性的实践效能。除此之外,相关院校管理者在财会类专业实践教学教师的评价过程中,往往采取的是定性为主的评价模式,并没有体现出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的效果,没有融入到相对应的考核体系中来,这样的情况和实践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存在严重的违和的情况,而这种教学模式也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导致学生在实际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往往无法激发和调动自身的效能和价值,对于自我的自主学习能力也会造成很大的限制。

(三)相关教师缺乏足够的实践经验。针对财会类专业实践教学工作而言,要想取得更加良好的实践教学效果,需要充分确保相关教师具备应有的实践经验和综合能力,这样才能为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和实践教学体系的完善提供必要的师资保障。但是很多教师往往只是关注理论方面的教学,自身在实践能力,实践经验等相关方面比较欠缺,并不能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与此同时,对于实践教学效果和实践教学目标的有效落实也会造成严重影响,因为高校在招聘财会类专业教师的过程中,往往更加关注应聘者的学历学位等等,对其实践经验,工作经验并没有特别严格的要求,因此导致很多教师只往往是从学校走入学校,教师本身缺乏足够的实践经验,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不具备应有的教学能力和教学素养,对于学生的具体情况不能充分了解和认知,对于财会类专业的应用实践案例和相对应的方法都不能充分的领会,因此在实际的课堂授课过程中,只能照本宣科,缺乏应有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在实习指导的过程中通常情况下也力不从心,而这样的情况对于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提升,会造成严重影响。

二、财会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与创新策略

(一)有针对性的构建与专业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相适应的实践教学平台。要想确保财会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得到充分的改革和创新,首先要在平台建设方面进一步有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构建与学生专业特点和学习现状相适应的真账实做平台,通过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的方式,打造相对应的示范性窗口和标杆。在校内的各项实践教学过程中,要突破课堂的局限性,进一步延伸到校外的企业生产性实训基地,同时也可以自建相对应的财务咨询服务公司,进而充分确保产教融合,校内校外充分融合,让学生有相对应的真账实做的平台。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可以边学边做,校内外顶岗实习充分融合,让学生有更加良好的机会和实践平台,这样可以更充分的体现出应有的实践教学效果。

(二)课程体系要和实训内容充分融合。在财会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创新过程中,要充分确保学生的课程体系和模拟实训的项目内容充分融合,在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有针对性的设置相对应的任务和项目,通过任务化,项目化模式的有效驱动,使整体的教学模式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在实践的过程中体现出更加良好的教学实践效果,在课程的单向实训过程中要有针对性的划分和融合,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单项技能,同时在单项技能切实增强的基础之上,要充分考虑到整体课程体系的全面性,专业性,系统性要求。要进一步融合实训锻炼的相关内容,让学生在两者充分融合的过程中充分体现出实践教学体系的推动作用,在强化自我的单项技能和专业技能的同时,可以推行连续3个学期历时15个月的“企业会计岗位综合实训”的实践教学模式,确保顶岗实习的企业业务能够融入到学生的实践实训过程中来,这样可以进一步有效突破传统模拟实训在实践方式内容等相关方面的问题或者局限,以此进一步有效形成动态的会计专业综合实训链条,这样可以更充分的体现出实践演练的作用和效能。

(三)以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分析为基础,进一步明确相对应的实践教学目标。在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创新过程中,也要充分明确相对应的实践教学目标,在目标制定之前,要全面细致的做好调研分析工作,进一步把握学生的专业特点,就业岗位趋势以及会计核算,成本核算等相关方面的具体工作任务,以此为着手点进一步融入各项影响因素和发展前景,这样才能确保财会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和教学目标,更为精准明确,进而为社会培养更高质量的更有效适应的财会类人才。

三、结束语

从上文的剖析中可以充分明确,在财会类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进一步有效做好教学体系的改革和创新工作是其中的关键内容。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一步落实完善相对应的改革创新策略,明确其现实意义,以此为学生实践能力和岗位胜任能力的增强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牛宏泰.大学本科实践教学模式创新探索与实践——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A].中国农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四届一次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谭静怡.财会专业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探索——以报表岗位为例[A].中国职协2016年度优秀科研成果获奖论文集(学校一等奖)[C],20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