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国不能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基于中西方政治制度模式比较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07
/ 2

试论中国不能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基于中西方政治制度模式比较分析

朱珠

中共天长市委党校  安徽滁州市天长市 239300

摘  要

政治制度模式,是一个国家长期稳定的关于国家权力配置及其实现形式的政治制度安排。世界上不可能存在一模一样的政治制度模式,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国家,其政治制度模式都是依据自身发展规律而形成的。西方政治制度模式根植于各国的历史文化传统,诞生于资本主义经济社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中国不可以也不应该照搬西方政治制度,而要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道路走下去。

关键词政治制度模式、西方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一、中西方政治制度模式

政治制度,是指统治阶级为实现本阶级的统治,在特定的社会中所采取的原则和规则的总和。它包括国体、政体、国家的结构形式、政党制度、选举制度等[1]

(一)西方政治制度模式

西方的政治制度模式是在西方国家历史文化传统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基础上逐渐演化的结果。三权分立制度是西方的大多数国家的政权制度。他们国家的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相互独立,同时三者又相互约束彼此,是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的建制原则,是从资产阶级的内部进行利益划分,为的就是确保资产阶级实现长期统治[2]

(二)中国政治制度模式

中国的政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其中包括了作为根本政治制度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基本政治制度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3]。“议行合一”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政治原则,而中国的政治制度正是该原则的完美体现,同时中国的政治制度扎根于中国传统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特有的经济政治生活之中。实行该制度是在中国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得到验证的、走的通的、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

二、中西方政治制度的比较

(一)中西方政治制度的差异性

从一开始,中西方所遵循的两种完全不同的政治原则就分别代表着不同的权利观念。任何国家都需要权力下放和权力限制。问题的关键在于谁控制谁以及如何控制。在按照“三权分立”建立的资产阶级国家中,代表民意的正确机构受到其他势力的限制,导致民主程度下降。民主程度的体现取决于立法权的地位,因为一定程度上立法权代表着一个国家的人民的真实意愿,所以必须要保证立法权的地位处于行政和司法权之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三权分立”制度,从本质上是天壤之别的。

首先,就政权性质而言。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4]。而“三权分立”制度是资产阶级用以维护资产阶级专政,所谓的“主权在人民”只是掩盖真相的外衣。该制度表现出了明显的虚假和欺骗的性质,并非是真正的民主。其次,两者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有很大区别。中国人民可以通过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来行使国家权力。经由民主选举产生的人大代表,不仅接受人民的监督,更是作为人民的代表,发出真正属于人民,来自人民的声音。人民代表涵盖了各个不同地域以及不同领域的人民群众,是真正的民主,这也是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性的最佳体现。而在西方国家,“三权分立”制度表面上看是一种分工形式。实际上国家只是利用这样三个机关来进行角色扮演,掩盖一切都是服务于资产阶级的真相。由于三种力量的彼此制衡和约束,在实践过程中容易出现矛盾,不可避免的产生问题,导致效率低下,难以及时和准确的处理解决问题。而这一点上,我国的制度很好的规避了这一缺点。在处理解决问题上,可以做到齐心协力,快速执行,不必陷于频繁进行会议讨论,议而难决的情况中。再者,两者执政党存在很大区别。我国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政局稳定,政策可以平稳延续过渡,民主程度高。而在西方国家,大多是盛行两党或多党制。这种制度的弊端在于会容易造成两党相争的局面,在相互攻击的情况下,会产生政府丑闻,影响政府的公信力,甚至会因此引发政局动荡。同时在制定政策方面,耗时久,过程反复,难以应对突发事件。

(二)制度的差异性中体现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从两种制度的对比中不难发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存在着的优越性。其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代表着中国人民真正的想法,维护了人民参政议政的权利,从实际中体现了真实的民主,真心实意的为人民着想,为人民服务,以人民的利益为主;其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对于国家的运行管理是有利的,在解决国家事务上能够达到高效率以及高水准,能够劲往一处使的完成目标。其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能够维持政局稳定,有利于国家的公信力的提高,只有政局稳定,社会才能稳定,只有稳定,才能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们党结合马克思主义以及中国实际国情而选择的制度,能够在时间的见证里得到肯定,展现出其独有的活力和优越性。

(三)制度的差异性中体现出西方政治制度的局限性

从两种制度的对比中不难发现,西方政治制度存在着的局限性。其一,三种权利的边缘界限模糊不清,存在互相重叠交叉的部分,这也就导致了西方国家经常会陷入混乱的情况,各个机关之间彼此推脱责任,办事效率不高;其二,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难以做到真正的三权分立,真正的权利依然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倾斜;其三,对于西方国家的普通民众而言,各个机关各执一词,互不统一,民众难以产生信任,政府公信力不足。在历史发展的长河里,西方世界里,民众的声音得不到保障,真正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一切都是为了大资产阶级服务而已。这种虚假的民主自然不能适用于中国的土壤,我们不存在发展出这种制度的基础。

三、西方政治制度模式不适合中国国情

首先,西方政治制度的产生也并非凭空制造,也是在西方历史发展中逐步从分权理论演变而来的,是对抗封建君主的产物,用来避免封建阶级垄断国家权力。所以这个模式的产生是有其历史依据的,无法直接嫁接到中国;其次,三权分立能够成功运行也必须依靠多党制,不同党派掌握不同权力,这样才能实现分权平衡。所以在中国无法实践这项模式,很有可能会造成矛盾激化、社会动荡的局面。再者,中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的道路上,需要高效的工作机制、决策机制以及执行机制来保证经济发展,西方三权分立的模式显然无法满足这一点。再者,中国不是一个单一民族的国家,我们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在行使国家权利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不同的阶层,也必须要考虑到不同的民族。人民代表大会的制度确保了各个民族都拥有其代表的声音,少数民族的意愿也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各个民族平等且团结和谐的局面,维护了祖国的统一安定,这在三权分立的模式下是不可能实现的。最后,我国的制度选择既保证了民众的意愿与国家权力的和谐,又体现了人民民主。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工人阶级、农民阶级、知识分子都是不可获取的部分。民众的意愿得到满足以及权利得到实现,这些在三权分立的模式下都难以实现。

四、结论

基于以上的种种原因,三权分立的模式是无法根植在中国的土壤上的,也无法与中国的国情相契合。我们没有实行西方政治制度模式的基础和条件,所以我们不能照搬西方的制度;同时我们由更加具有优越性以及更加契合我国国情的制度,所以我们不必照搬西方的制度。一个制度的产生和许多因素相关,都有其各自的优缺点,适合一个国家发展的制度模式,必然是要经过漫长时间的摸索和历史实践的检验的,不是凭空从其他国家照搬并强硬的实施的。中国应当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道路,在这条道路上不断地对我们的制度模式进行发展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姚爱芬.中西政治制度基本原则比较与当代中国的选择[J].黑河学刊,2005,(7):9-12.

[2]钟爱军,张天.试论西方政治制度的局限性[J].科学社会主义,2015,(5):148-151.

[3]贺健林,李慢.我国政党制度的优越性——基于社会成本的分析[J].理论与改革,2009,(6):46-49.

[4]尉倩倩.浅析当代中西政治体制比较的其实[J].才智,2017,(1):211.

 


[1] 姚爱芬.《中西政治制度基本原则比较与当代中国的选择》[J].《黑河学刊》,2005(7),9-12.

[2] 钟爱军,张天.《试论西方政治制度的局限性》[J].《科学社会主义》,2015(5),148-151.

[3] 贺健林,李慢.《我国政党制度的优越性——基于社会成本的分析》[J].《理论与改革》,2009(6),46-49.

[4] 贺健林,李慢.《我国政党制度的优越性——基于社会成本的分析》[J].《理论与改革》,2009(6),4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