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能化管理的计量检测客户系统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07
/ 2

基于智能化管理的计量检测客户系统研究

王泽芳

聊城市检验检测中心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科研水平逐步进入繁荣发展阶段,许多科技渗透到人民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创造了高绩效,优质的生活管理模式。为了满足社会生产的基本需求,当前我国市场中所采用的计量检测设备整体技术水平得到很大提升,检测结果准确性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但是在计量检测设备实际应用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计量结果准确性不足。校准结果的判别与确认,对于计量检测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对基于智能化管理的计量检测客户系统进行研究,详情如下。

关键词:智能化管理;计量检测客户系统

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猛发展,计量检定工作越来越引起生产经营者与消费者的重视,尤其对于生产国际出口产品的企业,精准的计量设备对于其生产经营极为重要;同时由于智能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计量检测装置不断更新,令计量检测数据结果具有更高的准确性。

1智能化管理系统概述

随着现代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以往计量检测过程中用纸质记载的工作可以由智能手机来完成,结合移动互联网,可以将智能手机中的数据实时输送到服务器中。在进入到数据库以后,系统能够自动对导入数据进行判定,也可以通过人工方式远程核查,当发现问题后,在线反馈错误信息,提醒工作人员及时更正。微信在现代有着非常庞大的用户群体,并且十分重视平台化布局,在本研究中使用的系统也是基于微信公众号实现的。

2基于智能化管理的计量检测客户系统

2.1按照校准的技术依据判别与确认

基于智能化管理的计量检测客户系统之一是按照校准的技术依据判别与确认。校准单位一般在校准证书中会明确标准校准的技术数据,如果所采用的为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区域标准或行业标准,在判别与确认时按照该标准要求即可,判别与确认校准结果是否符合这些标准规定要求以及是否满足使用要求。技术要求主要包括计量检测设备的示值误差、准确定等级、计量重复性、响应特性、鉴别力、分辨力、稳定性以及响应时间等计量需求。若按照技术组织或学术期刊发布的方法,或者采用计量检测设备制造商提供的校准方法,这些校准方法中可能不包括全部的计量检测特征,所以需要按照校准结果分析是否能够满足使用需求,依据使用要求对结果进行判别与确认。校准通常采用被校准计量检测设备更高一级的计量检测设备,通过等级更高计量检测设备的约定真值和被校准计量检测设备示值进行比较,从而明确被校准计量检测设备示值存在的误差。

2.2物联网智能管理系统在计量检测机构样品定位中的应用

基于智能化管理的计量检测客户系统之二是物联网智能管理系统在计量检测机构样品定位中的应用。物联网智能管理平台以超宽带技术为核心,进行特定空间建模,通过收集物品位置、属性等信息,构建物品的行动轨迹,得出实时、透明、可溯源的计量器具样品目标地图。以此在检测机构中建立以位置信息为基础的物联网。硬件包括STM32控制模块、电源模块和超宽带模块三部分。STM32主控模块负责整个电路的数据采集和存储、控制数据的发送和接收,电源模块是用来为电路中各个模块实现供电管理,超宽带模块承担着基站发送/接收同步信息,同时接收来自标签的定位信息,采用Deca wave公司的DW1000射频芯片作为UWB通信节点,兼容IEEE802.15.4-2011协议的超宽带无线收发芯片,包括前导码、帧起始分界符(SFD)、物理层头(PHR)和数据区。以确保DW1000高精度地实现测距过程以及时间同步。

2.3计量检测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应用

基于智能化管理的计量检测客户系统之三是计量检测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应用。信息化技术的价值已被各行各业所认可,助力了各行各业持续性发展。通过将互联网信息技术与计量检测工作相融合,提高了实验室管理工作现代化、自动化与无纸化水平,并为实验室计量检测工作地有序开展提供了诸多便利。在应用实践中,食品、疾控、生物、环境等多个领域的实验室中均采用了信息化管理系统。然而,在实验室信息化管理方面的应用与研究相对较少。从未来发展趋势来看,只有将实验室信息系统与实验计量检测工作相融合,方可以为实验室注入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在启动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研究工作前,作者深入实际,做了大量的调研与考察工作。通过掌握与分析同行业实验室的信息管理系统使用情况,我们发现:在行业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功能具有着单一性,仅仅可以应付较为简单的计量检测业务方面的管理工作。反之,在其他管理板块上的整体开发与应用力度较为欠佳,使得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有着较大的上升空间。此项系统在开发过程中,严格遵循实验室计量检定方面的法律规范,以计量检测工作为核心,并将检测管理、校准管理、质量管控、仪器设备、数据分析、客户资源等多元化的因素融合到一起,依托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细化与完善了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构建了科学的管理体系,为后续数据采集、数据分析、信息共享等工作提供诸多便利,进而大幅度提高实验室信息管理水平,充分挖掘实验室信息管理的潜在价值。

2.4智能终端设计

基于智能化管理的计量检测客户系统之四是智能终端设计。智能终端软件平台在硬件平台基础上构建,承担着完成各模块系统功能的具体实现。系统软件平台包含接入配置层、协议转换层、边缘处理层、数据存储层、数据传输层。接入配置层主要针对各类计量检测设备在首次联网上云时,可扩展实现差异化的接口协议,以及差异化的监听、采集等配置参数,实现该设备的数据上传下载、命令下发和服务下载。为降低不同项目的重复开发工作量,接入配置层设计集成能够采集支持多种常用的通信协议,以采集不同类型协议仪表的数据,如Modbus、蓝牙、RS-232、RS-485等,不同端口可配置支持不同协议的数据采集,并可对配置的采集数据协议进行优化处理,合并进行分块采集。协议转换层运用协议解析与转换、中间件等技术兼容Modbus、蓝牙等各类通信协议,实现数据格式的转换和统一。边缘处理层基于高性能计算、实时的Linux操作系统、边缘分析算法等技术支撑,在设备或数据源头的网络边缘侧进行数据预处理、存储以及智能分析应用,提升操作响应灵敏度,消除网络堵塞。数据存储层主要对实时采集到的数据进行临时保存,支持小批量数据的简单分析和查询,同时提供网络异常时的临时存储服务。数据传输层利用HTTP、MQTT等方式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测联云,并与云端数据服务形成协同。智能终端基于以上软件框架,可以通过扩展设备接入服务,灵活支持新的通信协议,还可以通过扩展边缘计算服务,实现新的计量检测设备数据接入以及数据采集。

结语

总之,计量检测客户系统具有很好的扩展性,根据需求可以在本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扩展,实现更多设备的检定。从计量检测客户系统开发与移动端开发两个方面建立了切实可行的智能化管理体系,为推动计量检测工作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郜连飞,王韩朋,秦心爱.“互联网+”模式在计量检测机构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计量与测试技术,2019,46(2):93–95.

[2]吴晗,李张义,陈烨.基于智能化管理的计量检测数据分析研究[J].中国标准化,2019,(6):188–189,191.

[3] 胡敏, 李娜, 陈敏雪. 计量检测原始记录管理工作的智能化探讨[J]. 轻工标准与质量, 2019, (1) : 66 –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