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新要求、新特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07
/ 2

 新时代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新要求、新特征

盖策

河北省机构编制研究中心  河北石家庄  050000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发展壮大医疗卫生队伍,创新医防协同、医防融合机制,健全公共卫生体系,提高重大疫情早发现能力,加强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有效遏制重大传染性疾病传播。近年来,党和国家对医疗卫生体系、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高度关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只有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健全预警响应机制,全面提升防控和救治能力,织密防护网、筑牢筑实隔离墙,才能切实为维护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2]。步入新的发展征程,作为公民健康基础保障的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关系国家、全社会和人民的整体发展利益,必须进一步注重各种质量要素在其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一)织密“防护网”——继续夯实公共卫生体系

人民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根本基石,公共卫生体系更是保障全民健康的重要一环,亦是建设健康中国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在全社会共同努力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进程中,高质量发展公共卫生事业、培育公共卫生人才应始终处于并保持公共卫生的基础地位,发挥关键影响力,并紧密衔接国家整体战略发展,有机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3]

(二)守好“传家宝”——持续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结合近三年来的实践经验,丰富爱国卫生工作内涵、方式方法,使之得以持续创新,并且积极在协调好、处理好、解决好关系社会公众健康的全局性、长期性的问题中,全社会正在由环境卫生治理全面转向社会健康管理[4]。结合近年来主要开展的在结合疫情防控中的社会治理能力建设,以及不断创新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理论内涵的各项实践中,各级基层组织广泛动员组织群众,结合联防联控措施的全面落实,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持续发挥有效作用并不断优化。

(三)完善“信息化”——有机应用现代信息技术

近年来,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在疫情影响下快速推进,在加强疫情监控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且不断优化提升当前,公共卫生信息化已经逐步融入国家信息化建设体系其中居民健康电子档案→区域卫生健康信息平台→卫健业务综合应用系统[5],均实现了国家统一的信息标准与规范的接驳和纳入。结合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持续深入,以及地相关政策配套出台和落地实施,公共卫生端信息化建设投资、人才进入、市场要素融入等也将加速开展

(四)应用“好资源”——有效应用优质外部要素

全社会应不断结合优质资源进一步增强对公共卫生人才(特别是基层公共卫生人才)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应用科研元素、院校、跨区域专业资源,不断加大培养力度、整合专业教育资源,完善业务教学资源的组织、专业培训模式的优化和相关培训内容的制定即完善等,不断实现公共卫生人才培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并逐步形成全向、全过程、全职业生涯的完备体系建设。

(五)培养“生力军”——优质培育公共卫生人才

一个国家和社会的软、硬实力,归根到底都要表现为人才实力。近年来的工作实践不断证明:由高质量人才组建形成并发挥积极作用的公共卫生人才队伍,是应对公共健康威胁的核心及关键要素。加强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并使其发挥应有作用,必须建立起适应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现代化的公共卫生人才培养、使用、发展机制,并有效稳定基层队伍。

表1.1 “十四五”卫生健康人才发展主要指标

主要指标

单位

2020

2025

人员总量

万人

1347.50

1600.00

职业(助理)医师

人/千人口

2.90

3.20

中医类别职业(助理)医师

人/千人口

0.48

0.62

注册护士

人/千人口

3.34

3.80

药师(士)

人/千人口

0.35

0.54

全科医生

人/万人口

2.90

3.93

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人员

万人

92.50

120.00

(六)打造“强结构”——有效推动人才建设培养

未来几年,公共卫生人才体系建设与培养将结合“五大目标”实现:不断促进人才服务能力提高与结构优化,不断完善人才管理制度机制,积极营造人才发展的良好环境。

1.实现卫生健康人才资源总量稳步增长

计划到2025年,全国卫生健康人员总量达到1600万人,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3.20人,每万人口全科医生数达到3.93人,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人员数增长到120万人。

2.实现人才结构和区域分布进一步优化

不断加强公共卫生人才、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及培育、发展积极推进人才结构和区域分布与服务需求、服务数量、服务效率相匹配,使公立医院医护比逐步达到1:2左右。

3.实现卫生健康人才服务能力有效提升

提高卫生健康人才专业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实现执业助理医师占医师的比例低于15%,同时,实现在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卫生技术人员比例能够高于75%。

4.实现高端人才集聚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积极建设全社会生命健康人才(特别是公共卫生人才的)集聚高地,在改革发展中实现,全社会卫生人才自主培养能力不断增强,尤其在重大公共卫生和疑难疾病的预防诊治等关键技术领域涌现一批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和

专业化的顶尖创新团队。

5.实现人才管理制度的进一步创新完善

在发展中,结合创新思维和科学管理,逐步破除当前仍存在的束缚卫生领域人才发展的制度机制障碍,不断应用新发展理念、新管理观念探索并建立、完善符合新时代国情、社情、符合公共卫生健康行业特点、规律专业化人事人才制度,强化创新型管理机制体制的有效应用,使专业人才相关机制在配置、评价、激励等功能层面上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 王水平.公卫改革重在机制建设和人才培养[N].健康报,2021.02.04.

[2] 陈彪,贺芒.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公众应用行为生成机制研究——以新冠肺炎疫情为例[J].重庆社会科学,2022(03).

[3]习近平主持专家学者座谈会强调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为维护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N].中国新闻报,2020.06.03

[4] 殷宇冰.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重要论述研究[D].中共广东省委党校,2020年

[5] 温明锋,陈健超.广东省中医信息化建设与区域医疗[J].科技新时代,2015(01)

课题项目: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研究课题项目《后疫情时代我省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问题研究》,项目编号为:JRS-2022-3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