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企业统计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07
/ 2

如何做好企业统计管理

王斌

淮河能源控股集团  安徽 淮南 232001

摘要:企业统计作为国家统计数据的源头,数据的准确性不仅影响到政府部门统计数据质量,还会影响企业各项决策准确性。因此强化企业统计管理工作对企业经营管理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基于这一现实,我们有必要形成一套合理有效的统计管理模式,以便充分发挥统计的信息、咨询、监督职能,为企业的发展与决策提供全面、准确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企业,统计管理,数据管理


统计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它是我们了解社会经济运行状态的重要途径,也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必要手段。统计工作不但能使经营管理层准确掌握本企业的经营情况,还能为领导者提供众多可靠的基础资料,帮助他们作出科学的决策。

进一步提高企业自身统计数据的质量,加强企业统计管理,越来越成为加强管理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统计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时,企业统计信息不仅是企业发展决策的重要基础与依据,也是各级政府制定各项宏观政策的依据,有效的开展基层统计管理工作无论对政府、对企业,都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进入新时代,煤炭企业的统计工作应当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宏观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不断进行体制创新,夯实统计管理基础,促进企业统计工作的有序、高效发展。

一、做好统计管理工作的意义

在现代社会经济活动中,统计管理工作早已不再是简单的对相关数据进行收集、汇总的过程,还包括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控制过程,也是运用统计数据呈现经济活动运营中人、财、物的流动过程。

在现代企业中,统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为企业的长期战略和区域布局等宏观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其次,企业可以通过统计质量控制理论生产过程进行动态监督,有效进行产品质量控制;再次,有效的 统计管理能对提高企业经营管理各环节的运行效率进行分析,对进一步优化人、 财、物等资源分配提供依据。因此企业统计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不经可以促进企业生产、经营的健康发展,更能确保全社会经济活动高效、科学的运行。

二、传统煤炭企业统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一个相对完善的统计管理体系。

传统煤炭企业现有统计体制无法适应煤炭企业改革发展的需要。目前,煤炭企业基本都进行了的公司制改造,并且企业经营方向除了煤炭主业外,还在大力发展非煤产业。随着传统煤炭企业经营版图的不断扩张,这些企业的产权形式也有的新的变化,控股、参股等新经营形式逐步增多。特别是非煤产业方面,出现了多种经营形式同时存在的局面。这样的情况对统计工作形成了很多不利的局面,如单位基本情况模糊,相关统计职责不清晰等。

(二)统计信息化水平相对薄弱

传统煤炭企业统计工作信息化水平偏低,报表的编制、报送方式比较传统。

1、传统煤炭企业统计报表的编制,主要依靠office等单机软件手工编制。各专业统计报表编制主要采用人工方式、由下至上层层汇总,这使得企业每年需要编制的各类报表、手册、台账等资料累计可达到上万张之多。往往需要花费半个月时间才能完成定报,年度报表的编制时间则更长,工作效率低且易出错。

2、数据保存方式落后

各专业报表编报完成后,纸质报表和电子版报表均由统计人员个人保管。电子版统计报表保存在统计人员的个人办公电脑里,没有进入专业数据库。一旦统计人员办公电脑出现故障,极易造成统计数据丢失,给企业造成一定的损失

(三)统计管理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一是传统煤炭企业普遍存在统计队伍不稳定的现象。由于受多方面因素影响,这类企业基层统计人员变动较为频繁,有些单位统计人员刚刚熟悉统计业务就被调到其他岗位,有的甚至还没完全弄懂业务知识又重换新人接手,造成统计队伍的不稳定,不利于企业统计工作的发展。二是统计队伍专业人才严重短缺。统计是一个专业性强的工作,统计功能发挥得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统计人员的专业素质,而传统煤炭企业统计队伍中接受过专业教育或取得统计职称的占比很少。

三、加强统计管理工作的措施

对于上面梳理出的问题,我们需要加强统计队伍建设,提高统计人员素质,进一步改进工作方法,形成一套合理有效且适应现代企业经营需求的统计管理体系,充分发挥统计的“信息”、“咨询”、“监督”三大职能,助力企业发展。

(一)建立健全统计管理体制

设立综合统计部门并对其职责进行明确。制定符合企业自身需求的统计指标体系,统计信息的报送制度。参照企业经营与管理的需要,结合政府统计部门统计任务,提出符合企业自身业务需求的指标体系。明确职能部门的统计职能、统计责任。统计资料系统性和完整性的明确,统计责任的明确,要按统一的口径、范围、时间提供相应的统计资料。健全统计信息的多维度运行机制。基础信息来自于各基层单位,基础信息在向各职能部门有效的运行才可以满足各职能部门的汇总需要。职能部门的各类专项信息只有向综合统计部门横向运行才能有效满足其综合对比、综合分析研究之需要。各种综合信息由综合统计部门经加工分析向企业领导、各职能部门及基层单位的多向运行,以此满足企业管理决策、研究问题、了解企业信息的需要。

(二)以信息化为手段,加快统计信息网络建设。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网络时代已经进入到各行各业,并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立足本企业实际,建立适合本企业经营特点和市场需要的数据库与内部报表体系,及时反映本企业的业务发展和经济效益情况。这就要求统计信息系统必须做到规范、统一。总之,应充分运用现代科技管理水平和计算机技术,广泛收集信息,加快信息处理、传递和反馈速度,进一步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加快统计信息的传递与应用,强化企业统计信息决策功能。

传统煤炭企业应该依托信息技术建立符合企业自身特点的统计信息系统。改变目前以往各类统计资料多以纸质形式编制、报送、保存的情况,变革传统的统计生产方式,夯实统计工作基础,提高统计工作效率,完善报表审批流程,全面推进信息化水平,提升统计管理水平。

(三)加强统计队伍建设,提高统计人员素质

加强企业统计业务培训。借助线上、线下多种方式经常性开展企业内部统计人员的业务培训,每年至少要开展一次线下集体培训,集中进行法律法规、统计基础知识、统计业务能力的培训,保证统计人员持续更新业务知识。组织统计人员到统计先进企业参观学习、交流。其次建立统计人员变动报告制度。通过修订统计管理制度,明确基层单位统计人员的调整、变动要及时向综合统计部门报告,确保统计队伍的稳定。

五、结语

为全方位发挥企业统计的信息、咨询、监督职能,必须要树立全新的统计工作理念,加强对统计数据的管理,对企业数据进行全面梳理,才能满足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需要。统计管理必须在制度化、规范化上下功夫才能满足现代企业统计管理工作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李温竹.对当前企业统计工作的分析及思考.青海统计,2007(11).

[2] 肖明超.企业信息需求与统计数据创新.现代营销(经营版),2008,(02).

[3] 任玲.加强新建企业统计制度建设提高企业管理水平[J].青海统计,2006(05)

[4] 赵娟.现阶段建立统计管理长效机制必要性探索 [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下旬刊),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