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建设财务共享中心的意义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07
/ 2

国有企业建设财务共享中心的意义

吕强

亚特尔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省潍坊市261201

摘要:当前,我国的国有企业系统正进入纵深推进的关键阶段,正在按照建立世界先进现代企业、稳步推进现代财务监管体系建设。而国有企业积极稳妥推进财务共享中心建设,实现大数据及时共享与高效分析,以充分、及时、准确和可靠财务数据进行企业现时运营状态的管控、分析,及时准确把控企业运营脉搏,确保企业朝向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并不断健康增值。

关键词:国企改革纵深推进;财务共享中心;大数据;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转型分析

引言

财务共享由20世纪80年代在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大型跨国公司实施的一种整合企业组织资源、提供企业运营数据集约服务,以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增强企业管控力度的新型财务管理模式,自本世纪初进入我国以来,已经被不少中央企业和中国500强企业接受并运用于实践,至今方兴未艾。

1什么是财务共享

财务共享是现代企业的一种创新型财务综合管理模式,是指企业在基于"四统一"原则,实行统一的系统平台、统一的会计核算系统、统一的会计核算方法、统一的财务运作流程,以实现数据共享,形成企业管理所需要的财务数据。

财务共享服务其本质是通过建设信息网络,采集企业运营数据,以信息技术推动企业运营数据的高效、及时、准确的呈现;通过建立财务共享的管理模式,使各地企业之间互通、交换、共享财务信息,提高企业内部财务工作的工作效率,有效控制企业财务成本,提高财务效益,有利于国家相关部门对所辖国有企业进行有效的监管。

跟据英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CCA)调查,目前已有超过一半的居于美国《财富》杂志世界500强内的企业都已经建立了财务共享中心。据统计,截至2021年末,97户中央企业中,将近65%的企业已建和在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这充分说明,财务共享服务是全球财务管理领域变革发展的新趋势,我国的国有企业要实现做强做优做大的产业目标,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要把握时代发展脉络,顺应发展大势,主动创新,把企业建设成为世界一流企业提供财务支撑。

2国有企业建设财务共享中心的意义

(1)有效的解决企业规模化发展的财务管控的问题,能为企业业务运营发展提供更为有力的数据和信息保障:

财务管控是企业管控的重要传统手段,涉及采购、生产和销售等完整运营链条,尤其是支付控制,是企业财务管控的底线,尤其是对于非生产型的企业来说,支付控制、报表编制、报送及纳税申报管理,基本就是财务管理工作的全部。在这种情形下,企业财务共享中心的建立,其意义更为重要,通过提前介入企业运营工作,规范企业业务部门的采购、生产、销售环节流程,为各阶段的资金收支、成本、费用控制做好“提前量”,在运行阶段,通过各环节上下游业务进行动态数据把控,及时设置“警戒线”,通过财务、业务数据和信息的及时对比、沟通,防范营业风险,同时及时的财务数据反馈也为推进运营业务的顺畅发展提供有效支撑。

(2)有效解决企业和各分支机构制度、流程不统一的问题,实现各制度和流程“度量衡”的统一和规范:财务共享中心的设立,必然要求企业财务核算统一、规范,严格遵循企业制定的财务核算制度,避免分支机构的监控盲区。企业在外的分支机构由于地域、人员认知等因素,往往容易在缺乏总部机构监督下,形成某些自成体系的不规范流程,如何有效管控这些分支机构,也是一些企业集团公司的管理软肋。建立企业财务共享中心,通过统一的标准和流程,形成有效的管控。

按照财务共享中心制定的统一的模式进行资金收支、账务处理、数据分类、统计、汇总,各分支机构就如同连锁经营的分店,在统一模式下要求在财务和业务上进行内部管控,实现总部机构的政令上下通达,企业发展战略、业务政策和管理方针的落地实施更加有效、迅捷,提升企业运行效率,避免管理漏洞。

(3)有效提高企业财务工作效率,实现各区域分支机构的及时上传和共享:财务共享中心的数据信息系统通过现代化的业务数据传输、单据影像上传系统、资金支付审批系统、财务核算系统和网银支付系统的自动化运行和处理,提高业务处理的效率,有效解决各分支机构因地域限制导致的信息系统的开放和运行维护效率较低的弊端,企业财务共享中心可以最经济、最有效调动企业信息系统的资源。

同时财务部门人员的标准化、流水线式作业,有利于财务核算的标准化和精细化操作,业务操作起来也更加熟练,效率和准确性也更高。

尤其是近几年疫情的反复,不断导致某些区域的分支机构的人员实行居家办公,而财务共享数据中心的实现,可以保障在这期间各机构人员通过互联网可以实现财务、业务信息数据的及时上报、反馈、汇总处理,有效保障各分支机构和总部机构在此期间的财务工作、业务流程的顺利运行。

(4)财务共享中心的成立,将各分支机构的财务人员从繁琐的财务核算流程中得以解脱,促使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学习业务、分析业务,将财务工作和实际业务更加融入、贴合,着重将财务核算、报表编制和税务筹划业务作为财务管理的重点,改变某些企业的财务总监在深陷于具体事务性的工作:凭证、报表审核占据了其过多的时间和精力,通过将这些繁琐的工作交给擅长规范化管理的财务共享中心,可以从事对企业管理增加值高的工作中去:财务战略规划管理、预算管理、成本管理、资金管理等,将财务工作与业务管理更加融合,使财务管理迈入更高的台阶。

(5)建立财务共享对提高企业的信息化水平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共享中心建设的基础强大的信息系统,是通过建立统一的业务处理方式的和统一的信息化系统,而

并非一般认为的全程无纸化,共享中心的建设促进了各机构的业务及管理流程和标准的统一和一致,有效的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在实施企业财务共享的过程中,必然要求前段业务的统一规范和管理,无形中也对前段业务进项梳理,客观上促进了各业务阶段的统一规范与管理进行有效链接,形成完整的业务链,可对前期业务进行有效追溯,对现时和未来业务进行规划和调整提供数据等全方位支撑。

例如:山东能源集团实施财务共享以来,各业务单位不再设置会计核算岗和审核岗,会计岗位设置减少78%,共享资金集中管理后,出纳岗位配置减少90%,但审批操作效率提高80%,应用智能财务机器人(RPA)后单据录入效率提升10倍。通过建立财务共享中心,有效建立了从业务申请、审批、运营,到资金收支、财务核算、报告完整链条,重新梳理优化了业务管理、资金收支、财务核算、预算管理、成本控制、内控管理、报表管理等流程,并在标准化基础上实现线上透明化管理,较好解决了企业跨地域经营、多元化发展情况下集团总部财务集中管控力弱、风险防控力弱等问题,对加强集团财务管控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

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实现财务共享是现代企业尤其是跨区域运营的国有企业进行统一、规范管理必然要求,同时也极大提升了企业和各分支机构的管理和内控工作,内控工作是困扰大中型企业集团扩张的制约因素之一,通过建设财务共享中心以及相关业务统一管理平台(OA、ERP各管理模块等)的实现,显著促进了集团和各分支机构的业务数据信息化的规范和统一,通过企业财务共享中心的建设,带动了整体信息化建设的水平,能高效、迅捷的为管理层提供企业运营中各方面的运营状况数据,最大可能防范企业在跨区域、规模化高速发展过程中的运营风险,及时把控企业现阶段运营状态,准确把脉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有效提升企业的经营质量,为国有企业健康、高效、快速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志刚. 山东省属企业财务共享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J].山东国资,2022(07):10-11.

[2] 韩振鹏.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项目建设及风险管理研究[J]. 经济与管理科学,2020(03):25-28

[3] 杨阳. 数字经济背景下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构建探析.[J]. 现代商业,2022(12):155-157.

[4]马立永.论大数据背景下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策略[J].财会学习,2019(07):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