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褐飞虱防治技术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07
/ 2

水稻褐飞虱防治技术探讨

肖三武

泾县云岭镇农业农村发展中心  安徽泾县 242500

摘要:水稻作为大部分地区的重要农作物之一,全面发展水稻种植事业,对于确保农业生产,提升粮食产量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水稻的生长过程中,因为受气候条件、肥水管理、用药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很容易发生各类病虫害,从而造成水稻减产,其中稻飞虱,特别是褐飞虱对于水稻生产的威胁最大。对褐飞虱进行科学有效防控,是夺取水稻稳产高产的关键措施之一。

关键词:水稻;褐飞虱;防治技术

前言:稻飞虱又被称为火蠓虫,归属于半翅目飞虱科昆虫,为害水稻生长的稻飞虱通常包含灰飞虱、白背飞虱、褐飞虱三种,在安徽泾县尤以褐飞虱对于水稻生产的威胁最大,是中晚稻穗期主要病虫之一。褐飞虱的发生具有隐蔽性、爆发性、毁灭性等特点,一般很容易被疏忽,大发生年份一旦疏于防治,将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重发田块甚至绝收,对粮食生产安全造成威胁,严重制约农村经济的发展。泾县在2005年、2006年和2007年褐飞虱连续3年特大爆发,2020年也是大发生年份,2022年第六(4)代褐飞虱发生程度达到了中等偏重发生水平。在水稻生长过程中,特别是水稻进入孕穗期以后,农民朋友一定要高度警惕褐飞虱的发生,克服侥幸麻痹思想,高度重视褐飞虱的防治工作。

1生活习性

褐飞虱是一种远距离迁飞能力强、繁殖速度快的水稻单食性、常发性害虫,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易于水稻穗期暴发成灾。褐飞虱嗜食水稻,对植株营养状况改变的反映很敏感,在水稻不同生育阶段以孕穗至扬花期的水稻对其生长发育和繁殖最为有利。虫口密度高时加速长翅型的产生,翅型分化的临界值约在3龄若虫期,短翅型成虫为居留型,活动范围小,但繁殖率高,对环境适应性强,长翅型为迁出型,具有扩散和远距离迁飞的习性,长翅型成虫在卵巢发育成熟期以前,夜晚有明显的趋光性,卵巢发育成熟交配后,则很少有趋光活动的习性,转入为定居繁殖阶段,成虫都在下午及夜间产卵,产卵的部位随稻株老健而转换,青嫩的稻株卵产于叶鞘中央肥厚处的较多。水稻衰老时,卵产在叶片基部中脉组织内的比例大,繁殖能力很强,一般一头雌虫可产卵300~700粒,最多达1000余粒,短翅型雌成虫产卵量一般高于长翅雌虫,水稻孕穗、抽穗期,由于营养适宜,虫量迅速上升。成、若虫在田间栖息部位一般以离水面10厘米以内的较多,有明显的好湿趋荫的习性,刚迁入时虫量少田间分布均匀,定居繁殖后,则为不均匀分布。

2为害特点

成虫有趋光性、趋绿性和远距离迁飞特性。成、若虫以口针刺入水稻组织内取食植株汁液,由于定居繁殖后田间虫口分布不均匀。因此,在水稻生长后期遭受为害后田间常出现成团或成片的枯死,为害分布也很不均匀。

3发生规律

泾县每年初来虫源均由南方(主要是广西等岭南地区)随暖湿气流长距离迁飞而来,一般在在6月下旬初见迁入,7月上中旬出现第一次迁入高峰,在泾县能完成三个世代。初次迁入的长翅型成虫为第四(2)代,产卵繁殖的子代为第五(3)代,条件适宜时第五(3)代羽化的短翅型成虫较多,再繁殖的第六(4)代是主要危害代(简称主害代)。从迁入代→繁殖代→主害代,呈隔代暴发型。部分秋季温度偏高的情况下,单季中晚稻区第六(4)代成虫部分居留,繁殖第七(5)代继续危害。褐飞虱在我市发生程度表现为基数决定型和气候决定型两种。迁入早,增殖早,危害时间长,发生重。迁入量越多,发生量越大,发生程度为基数决定型。梅雨期长或出梅后有台风倒槽,均有利于褐飞虱迁入。褐飞虱生育的最适温度是22~28℃,相对湿度80%以上。盛夏不热、晚秋不凉,“凉夏暖秋”、多雨湿润是种群增殖和危害的有利条件。夏季日最高温度≥33.5℃,或日平均温度>30℃对褐飞虱有抑制作用,高温持续时间越长抑制作用越强。但在中稻田因水稻群体生长量大,植株下部的棵间温度比大气温度低3℃左右,秋季日平均温度低于17.5℃,严重影响其生存和危害。

4褐飞虱的综合防治技术

4.1加强虫情系统监测,准确掌握褐飞虱发生动态

在开展成虫诱测的基础上,从6月中旬开始,选择6块有代表性的中稻田,每5天开展一次田间系统调查;根据虫情系统调查,在每一世代2~3龄若虫盛期开展1次普查,每次普查要分区域调查20块田以上。要做到定点调查与面上普查相结合,查虫与查卵相结合,加强本地虫情系统监测,密切注意虫情发生发展动态,及时准确发布病虫情报,指导好大田防治。另外要积极与褐飞虱南方虫源地植保部门沟通协作,及时掌握南方虫源地褐飞虱种群消长情况和迁飞动态,开展异地监测,切实做好中长期预测预报,掌握防治的主动性,对指导防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在大发生的年份,显得尤为必要。

4.2防治策略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推进绿色控害,减药增效。以稻田生态系统为中心,以健康稻田为基础,优先采用抗(耐)病虫品种、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等非化学防治技术,增强稻田生态系统自然控害能力,降低发生基数;协调应用高效、低风险农药合理使用技术,实现对水稻褐飞虱的可持续治理,保障水稻生产绿色高质量发展。在褐飞虱中等偏重以上发生程度的年份,化学防治要采取“治上压下,治前控后”的防治策略,主治大发生的前一代

­­——第五(3)代,以降低虫口基数、减轻主害代­­——第六(4)代药剂防治的压力和失治的风险,以赢得防治上的主动。

4.3非化学防治技术

4.3.1选用抗(耐)性品种。选用抗(耐)褐飞虱的水稻品种,避免大面积连片种植高(易)感品种。

4.3.2健身栽培。加强水肥管理,实行测土配方施肥,前期促进早发,中期适时适度烤田,后期控制氮肥使用,增施硅肥,提高水稻抗逆性。

4.3.3生态控害。田埂留草,为天敌提供栖息地;中稻大田7月初前不用化学农药,为稻田蜘蛛及隐翅虫等天敌种群生长营造适宜环境,充分发挥自然天敌对稻飞虱的控制作用。

4.3.4稻鸭共育控病虫。大田栽插后7~10天后趁晴天放养,每亩稻田放养12~15日龄雏鸭15~20只。放养15天之内,早、晚喂些碎米(麦)或小鸭配合饲料,放养15天后至抽穗前,减少喂养次数,以提高鸭子“觅食”能力,抽穗前收鸭。通过鸭子的取食和活动,减轻纹枯病、稻飞虱和杂草等发生为害。

4.4科学用药技术。

水稻生长前期防治稻象甲、二化螟、稻蓟马等虫害时,尽量不施用辛硫磷、三唑磷、毒死蜱等有机磷类农药,禁用菊酯类农药及其复配制剂,推荐使用短稳杆菌、苏云金杆菌、氯虫苯甲酰胺等对天敌杀伤力小的农药,以保护利用天敌,达到以益控害的目的。在褐飞虱的化学防治上,要坚持达标防治,在孕穗期稻飞虱百丛虫量达到1000头、穗期百丛虫量达到1500头时,施药防治。防治褐飞虱,生物农药可选用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球孢白僵菌、苦参碱等,化学农药可选用三氟苯嘧啶、氟啶虫酰胺、醚菊酯、烯啶虫胺、呋虫胺等。提倡上述药剂交替轮换使用,不要使用吡虫啉,以延缓褐飞虱抗药性产生,提高防治效果。施药时,要用足药量,对足水量,均匀喷雾,注意农药交替轮换使用和安全用药。

结束语:

概而言之,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泾县的种植面积占耕地面积的80%以上。褐飞虱是水稻生产过程中主要害虫之一,爆发频率高,严重影响水稻产量,科学有效防控褐飞虱,对于夺取水稻高产稳产,促进农民增产增收,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杜晓君,谢志娟,马丽云,王律.70%吡蚜·呋虫胺WG防治水稻稻飞虱药效试验简报[J].上海农业科技,2022(04):131-132.

[2]高波.不同施药器械对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效果[J].农技服务,2020,37(07):37-38.

[3]张国,于居龙,束兆林,赵来成,缪康,庄义庆,姚克兵,方继朝.水稻穗前稻飞虱省力化防控技术可行性评价[J].植物保护,2019,45(03):222-229.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