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桥梁检测中的无损检测技术及其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07
/ 2

道路桥梁检测中的无损检测技术及其应用

高丽芳

广东德基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广东佛山  528322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道路桥梁工程建设有了很大进展,在道路桥梁检测的过程中,无损检测技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无损检测采用光、声等技术在不破坏混凝土结构的基础上检测其性能,不仅在确保工程结构稳定性、降低工程检测成本上优势明显,还具有速度快、操作简便、适应性强、投入低等特点。本文首先分析了无损检测的概念,其次探讨了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道路桥梁;无损检测技术;应用

引言

无损检测技术以其快速、适应性强、结构无损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混凝土结构的识别和检测。混凝土是目前使用最多的建筑材料,但其有一个致命的缺陷——裂缝。自愈合混凝土是一种自行修复裂缝的试验性混凝土,含有石灰岩细菌,这些细菌被作用在结构上的腐蚀性雨水激活。这种新材料可能延长混凝土的使用寿命,节省大量成本。研究愈合能力可采用混凝土无损检测技术(NDT),在不破坏混凝土构件、不影响结构构件受力性能的前提下,通过确定结构构件上的相应参数,推定混凝土强度、均匀性、抗剪强度,连续性等。

1无损检测的概念

无损检测,顾名思义,是在不破坏建筑外部结构的基础上,利用多种技术手段,对道路桥梁工程进行检查和分析,对应的检测方式不会对建筑主体造成任何的影响和干扰,同时还能够对工程内部的质量问题进行鉴定和分析,明确对应的位置和范围,从而为后续的问题修复打下坚实的基础。通常,无损检测技术包含的检测方式众多,可以借助超声波、X线、红外线等多种技术手段,既能够有效判断建筑内部的质量问题,还能够减少桥梁工程质量过剩等问题的出现,具有多种功效和价值。

2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分析

2.1红外线成像无损检测技术

在针对建筑工程项目主体结构进行检测分析时,红外线成像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较为常见,其主要借助于检测分析主体结构对于红外线信号的辐射状况,进而分析判断内部结构分布状况。从红外线成像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来看,其最为核心的手段就是根据相应红外线信号反馈的温度绘制成像,进而分析明确相应结构内部可能存在的明显缺陷问题,对于严重损伤予以明确,提示相关人员进行修复处理。基于红外线成像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效果而言,其在混凝土构件检测分析中的应用价值往往较为突出,可以准确全面分析明确整体施工状况,一旦内部存在不均匀或者是明显裂缝,均可以反馈出来,由此进行质量综合评估把关。当然,红外线成像无损检测技术除了可以针对主体结构进行检测分析外,还能够较好实现建筑工程项目防水层以及装饰层的检测分析,对于存在的损伤以及裂缝予以明确,应该予以高度重视。虽然红外线成像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确实具备明显优势,检测结果的准确度相对也比较高,但是因为其技术要求较高,一旦技术人员出现偏差问题,则必然很可能影响到最终检测结果,进而做出错误判断,要求予以全过程严格把关。

2.2超声检测

主要利用超声波仪器向混凝土中发射超声波,通过对超声波传播速度、幅值和信号频率的分析,对混凝土内部结构做出整体判断。如果混凝土内部性质与测点间距相同,则上述参数的实测值不会有太大差异。但如果局部区域存在不致密性或缺陷,波幅、频率、波速等都会发生显著变化,首波波振幅和频率也会降低。因此,通过降程大小可判断混凝土内部缺陷。然而,这种检测技术不适用于预应力管道注浆密度的检测,只能定性分析混凝土内部缺陷,不能准确确定缺陷位置。

2.3激光检测技术

激光检测技术具有方向性良好、相干性突出以及衍射性明确等多种特点,能够适应多种的检测环境,并根据光电反应以及信号传输进行科学检测,不仅能够快速探索检测位置,还能够帮助检测人员确定修复位置以及修复路径。激光检测技术,具有检测范围广、检测方式便捷等一系列优点,能够满足大部分道路桥梁工程的需求和标准,同时还能够最大限度减低工程检测的难度,实现最优化的检测结果。

2.4传感检测技术

传感检测技术可以很大程度上对路面整体的误差进行缩小,可以很好地对道路桥梁施工质量进行保障。传感器检测技术主要是以光纤为主进行的,还结合了对特定物体的各种反应的采集,为的就是对道路桥梁工程的质量进行保障。同时还可以有效针对传统检测技术的不足进行弥补。现阶段人们利用传感器检测技术来对混凝土的应力特征进行检测,持续对道路桥梁工程的检测进行优化。但是,传感器检测技术的应用成本比较高,并不适合在道路桥梁检测中进行使用。

3完善道路桥梁无损检测技术的策略分析

3.1恰当选择检测技术

建筑工程检测中为了较好发挥出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价值,往往需要重点关注于不同检测技术的优化选择,确保相应检测技术能够和被检测对象相匹配,同时还可以较好满足其它检测需求,形成较为理想的检测分析结果。比如在针对建筑工程项目主体结构进行检测分析时,就需要根据钢混结构以及钢结构等不同类型进行充分分析,了解这些不同类型主体结构在检测分析时提出的不同要求,如此也就可以随之选择最为适宜合理的检测分析手段,获取相应主体结构的详细数据分析资料,顺利完成检测任务。当然,为了最大程度上提升检测结果,在运用无损检测技术的同时,往往还可以辅助运用一些传统检测手段,以此更好提升整体检测成效。比如在检测分析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强度时,除了可以借助于超声波检测技术予以分析评估,还可以辅助运用钻芯法,由此得到更为准确的检测结果。

3.2完善检测方案、提升检测力度

检测方案的有效落实,需要不断提升检测力量和检测水平。一方面,道路桥梁工程大多覆盖范围广泛,需要高效的检测流程以及检测方案,特别是检测过程中对应的检测方案,要体现检测工作的有效性和实践性,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检测工作和检测任务的快速完成。另一方面,检测力度是确保检测工作有效性的重要因素,需要相关检测人员不断提升对于道路桥梁工程检测的重视程度,以创新化的管理理念以及检测思路,保障检测力度的有效实施。不少地区由于检测工作量较大,存在敷衍了事等行为,不仅造成检测工作的无效性,同时也浪费了检测资源,引发新的质量问题。因此,基于对检测工作的重视和强化意识,需要不断提升检测方案的有效性和实践性,提高检测力度,实现道路桥梁工程科学检测的目标和意义。

3.3注重检测理论与工程实践对接

混凝土材料、工艺流程和施工工艺的不同直接影响无损检测的应用。需重视检测理论与工程实践的对接。特别是在信息时代,无损检测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应充分参与到混凝土构件的生产过程中。

结语

综上所述,混凝土结构无损检测技术的智能化水平和准确性越来越高。通过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和实施,可进行远程检测。通过信息技术与检测技术的有效集成,可实时接收检测信息,完成终端设备和数据对接。也应注意到,目前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检测主体在实际探索中不断改进和完善。为了优化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效果,往往需要检测人员在明确检测要求和被检测对象的基础上,合理选择最为适宜合理的无损检测技术,同时予以规范化控制,确保检测结果较为准确可靠,然后根据相应检测结果进行相关问题的修复处理,最终确保建筑工程整体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沈巧智.建筑工程检测中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21(22):219-220.

[2]于跃,浦垚.无损检测技术在混凝土建筑工程交工验收中的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10):190-191.

[3]夏月.道路桥梁无损检测技术应用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8(51):251-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