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食品检测中农药残留检测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07
/ 2

探究食品检测中农药残留检测技术

刘伟伟

 江苏省徐州市丰县综合检验检测中心

摘要:在我国发展的过程中,对于食品安全问题非常重视。因此,在食品检测的过程中需要明确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应用方式,要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对技术的应用进行解析,以提升食品检测质量。鉴于此,本文结合实际,在分析农药残留检测技术重要性的基础上,对常见的农药残留检测技术进行解析。

关键词:食品检测;农药残留;检测技术

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对食品安全有了更多的关注,特别是食品检测。国家和各地政府以及农业管理部门要加强食品农药的检测,以确保供应到农产品市场上的食品足够安全。因生态环境的一些不良影响,农产品所存在的病虫害种类以及用于治理的农药成分愈发复杂,因此食品检测技术也应跟随时代的发展不断地进行优化改进。只有做好了食品检测上的技术保障工作,才能高效地推进食品检测和整个的食品安全,农业的健康发展以及农村地区的经济腾飞也能得到强有力的支持。

1农药残留化学快速检测技术的重要性

农业自古以来都在我国的社会发展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但农作物所存在的病虫害严重地限制了农业的生产质量。相关研究数据显示,我国有记录的有害生物多达几千种。当前能够用于生物灾害治理的方法主要是化学防治法,其在应对突发、侵入型生物灾害防治时有着突出的表现。但该类方法有着很大的负面影响,食品中农药残留是最主要的问题。为此,许多国家针对食品农药残留的问题制订了管理规定,并加强了相关检测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以往常见的一些检测技术,如气相色谱技术,因检测成本较高且耗费时间较长,同时无法对农产品进行生产过程的监督管理。因此,相应的技术并未起到理想的应用效果。正因如此,在农药残留检测上应加强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以为农产品的安全提供切实的保障。

2食品中农药残留的危害

2.1有机氯农药的危害

食品中如果含有有机氯农药,在经过人体消化以后会在高脂肪组织和脏器中蓄积,进而会对人体产生慢性毒性作用。尽管这样的毒性危害较为微小,但是在人体摄入量达到10mg/kg体重时,即会出现中毒表现

人体的肝肾及神经中枢都会受到不同程度地损害,且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贫血和白细胞增多等病变。如果长期处在农药的生活环境中,还会出现消瘦、恶心和头痛等症状。

2.2有机磷农药的危害

该类农药会通过人畜的皮肤和呼吸系统进入到人体,进而影响到血液的正常功能,此时会伴随出现出汗和肌肉颤动以及心跳加快等症状,甚至于会危及到人的中枢神经系统。

如果长期处在有机磷农药的生活环境下,人畜则会出现肝功能下降和血糖升高以及白细胞吞噬功能减退等病理表现。

3食物农药残留原因

3.1农民缺乏正确使用农药的知识

很多农药都是在农民不知道负面影响的条件下被使用,一些农民采购农药只关注药物对病虫害的防治效果,而忽视了其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一些农民则是为了提升经济效益,违规使用农药或是过量使用,进而就造成了比较严重的药性影响。

3.2追求经济效益,导致盲目使用农药

没有病虫害影响的瓜果蔬菜在市场上有着较高的销量,但价格也偏高。一些农民看到了这点,在果蔬的病虫害防治上下足了工夫,甚至于使用一些高毒的农药,同时盲目地增加农药的剂量和浓度,进而使得农药残留的问题愈发恶化。

3.3农田环境发生变化,病虫害抗药性增强

长期使用农药会给农田环境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甚至于会使农田生态系统出现失衡,进而则会加剧病虫害的泛滥。因长期依赖农药用于病虫害的防治,加之农药的频繁使用和用药浓度的不断提高,进而就使得病虫产生了较强的抗药性。有机氯杀虫剂等这些大量长期使用的农药,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降解,但持续性的农药使用则会加剧土壤中的毒性危害。

4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运用

在食品检测的过程中,对于农药残留物的检测需要做好精细化,技术应用期间要做好数据收集整理以及对比分析,这样才能提升检测的效果,以下对农药残留物常见的检测技术类型进行分析。

4.1质谱检测技术

因农药类型较多且化学性质有着较大的差异,一些还要检测其的降解物和转化物,相应的检测比较复杂。加之近些年来一些新生产的农药在食品和农田中的残留量很少,而国际上对农药残留的技术检测有着更高的标准,这都给相应的技术检测发展造成了很大的不良影响。质谱检测器在农药残留检测上有着比较广泛的应用,该技术主要是基于对样品离子质荷比的分析判断食品的毒性程度。该设备可用于几十种甚至几百种已知和未知的农药检测不仅检测的灵敏度很高,而且所得到的数据也极为准确。因此,相应的检测应做好电力装置的配置,以为相应的技术检测提供基础性的保障。因有机样品和无机样品以及同位素样品形态各异,加之会用到多种色谱技术仪器,因此相应的技术分析在装置上往往会有着很大的不同。

4.2免疫分析法

该类检测方法是基于抗原抗体反应与现代检测方法发展而来,因其灵敏度较高且便捷性较高的特点,因此获得了较为广泛地应用。然而该类技术方法也有着一些缺点,例如开发需要较大的资金成本,为此花费的时间也比较多,同时检测多种成分并不具备现实实践性。另外,因抗原抗体的特异性较强,因此无法同时检测多种农药残留。

免疫分析法在食品农药残留检测中有着显著的表现,尤其是对单独种类农药的检测,不仅快捷高效,而且经济灵敏。然而,因农药的品类繁多且存在着较为严重的混搭使用的情况,因此就给技术检测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对大批量的样品检测往往束手无策。需要注意的是在该技术应用环节,需要做好农药残留物参数的分析,检测期间对于检测参数要明确,做好记录与对比,这样才能保障农药残留物检测的精确度。

4.3高效液相色谱法

该类检测方法多用于高沸点和热稳定性较差以及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农药,作为色谱法的一个重要分支,其主要是基于液体进行流动相的处理,而后在高压输液系统的辅助下完成技术检测的准备工作,以为试样的分析以及精细的样品检测提供有利的条件。近些年来随着高效色谱柱、高压泵和高灵敏度的检测器等一系列检测技术和检测设备的使用,用于农药残留的检测质量以及效率有了显著地提高。如今在农药残留检测上,以上所谈到的一些技术已经成为了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为高质量的技术检测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5结语

由以上论述可以看出,食品质量安全确实是当前和谐社会构建应重点关注的问题,且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相关的主管部门务必要引起足够重视。近些年来,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时常出现,在社会上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食品质量安全相关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也在深层次地推进。农药残留检测涉及到的范围比较广且有着诸多极为复杂的内容,因此应加强综合性的技术分析,以为高灵敏度、高稳定性的技术检测提供更为有利的条件。如此一来,农产品的食品安全即能得到切实地保障

参考文献:

[1]原彬.浅谈食品检测中的农药残留检测技术[J].食品安全导刊,2021(30):171-172.

[2]李明鹤.食品检测中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及其应用探讨[J].食品安全导刊,2021(21):162+164.

[3]邓飞燕,张荣荣,蔡姝.探讨食品检测中农药残留的检测技术发展及具体方法[J].现代食品,2020(24):217-218+221.

[4]赵琪.食品检测中农药残留的检测技术研究[J].食品安全导刊,2020(30):148.

[5]陈梅燕,李丽娟.浅谈食品检测中的农药残留检测技术[J].食品安全导刊,2020(12):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