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11
/ 2

“双减”政策下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陈光玲

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第六中学  730100

摘要:“双减”是一项重大教育改革和行动,目标是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只有正确认识“双减”政策,才能将“减负”落实到学校课程教学中,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在“增质减负”教学理念的影响下,教师开始注重课堂效果的提升,由于缺少科学合理的教学规划,不仅无法实现“双减”的教学目标,还会对广大师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心理健康教育,离不开学校、教师、家长三方面的共同努力。因此,只有在“双减”政策下,正确认识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学生心理问题,才能构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关键词:“双减”;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在长期学业负担过重的影响下,学生埋头做作业,既没有时间接触大自然,又缺少对社会情况的关注,在遇到困难时抗挫折能力低,最终导致严重的心理问题。校外培训带来的学业负担,不仅增加社会焦虑,还破坏教育生态。在“双减”政策下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促使学生健康成长,在课程教学方面重视学生成长,以“增质减负”为目标制定教学计划,学校携手家庭,开展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服务工作,搭建学生健康成长体系。

一、“双减”策略下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依旧突出的原因

(一)学校教育方面

在“双减”政策的影响下,教育者开始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增质减负”为基础,重视课堂教学,重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减轻学生因学业带来的心理负担,促使学生积极、自信地面对课程学习。但由于缺少对“双减”政策的全面认识,更注重“减负”本身,忽略“双减”政策的落实是为重塑教育生态,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由于重视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过程中,更容易忽略学生个体差异性,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无法真正解决每个学生的心理问题,反而会增加学生的心理负担。

(二)教师教学方面

“双减”政策下的增质减负会为师生带来心理上的压力。从减负上来说,减轻不必要的作业负担之后,应更注重提高教学质量,强化过去所忽视的教育内容,比如美育、劳动、体育等方面的教学质量,不仅会增加教师的工作量,还对教师提出更多的教学要求。学校在“双减”政策下,应制定相关的评论机制,实现全面评价,才能有效落实“双减”政策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但在实际的教育中,学校的评价机制尚未明确,由此,对教师形成无形的压力。教师在教学中缺少对学生心理状况的关注,更注重教学质量提升,更容易忽视学生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才会导致学生的心理问题依然突出[1]

(三)家庭教育方面

首先,“双减”政策使家庭教育发生变化,但由于家长对“双减”政策教育目标把握不清,缺少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在家庭教育中,依然注重孩子学习成绩的提升,从而忽略学生的全面发展。即使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若不改变家庭教育的现状,依然会导致学生缺少课余时间,无法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其次,“双减”政策会增加家长自身焦虑感,主要表现在孩子的作业量少了,课外培训班没有了,家长开始焦虑孩子的成绩怎么办?由于无法调整自身的情绪,在开展家庭教育的过程中,会将负面情绪传递给孩子,从而使孩子对学习产生焦虑。最后,亲子之间的相处时间增多,更容易导致亲子冲突,不利于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沟通。

二、“双减”策略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策略

(一)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

心理健康能反映一个人从内到外表现出的和谐、积极、愉悦的一种状态,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应该提高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应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通过了解学生的认知、情感、行为和内在需求的发展状况,认真地考虑学生的需求。由此,才能促使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提升,促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为此,在“双减”背景下,学校应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学生的心理健康服务工作,才能有效针对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开展疏导,增强学生的抗压能力。教师更应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学生的心态变化,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课程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提高学生的抗压能力[2]。家长应调整自身心态,正确解读“双减”,才能避免因孩子成绩问题产生的焦虑情绪,影响家庭教育氛围。

(二)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服务工作

首先,构建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教育工作者应深入解读“双减”政策,重视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并以此为指导开展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加强对学生心理问题的关注,才能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应以学生为中心,从认知、情感、行为和内在需求四方面全方位地了解学生,才能找到准确的培养方向。同时,构建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才更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

其次,建立心理健康监测和服务体系。“早发现、早干预”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十分重要[3]。通过构建学生心理健康监测体系,定期对大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检测,在检测结果中,若发现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应及时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为此要想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的身心状况,应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监测,才能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给予学生更好地教育指导。

最后,组建心理危机干预人才队伍。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离不开专业素质较强的心理健康教育人才,学校应重视人才培养,定期对家长、班主任、教师开展心理健康知识专业化的培训,不仅能提高自我调适能力,还能加深对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理解。在信息化背景下,学校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应充分利用数字化资源,借助智慧教育服务平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精品课程的广泛传播,使更多的教师和家长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三)协同家庭教育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双减”政策的落实离不开家长的支持与协助,学校应给予家庭教育正确的指导,协同家长充分利用数字化资源搭建网上家庭教育指导平台,将家庭教育指导融入学校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比如家教讲座、家教微课等,通过使家长更深入地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帮助家长缓解焦虑情绪,促使家长更多地将注意力转移到孩子身心健康发展方面上。学校指导家庭教育更能缓解亲子之间的矛盾,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家长应意识到只有孩子心理健康,才能促使孩子全面发展,而孩子充分的发展则意味着人格的发展,家长不应用作业束缚孩子的发展,多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才能拓展孩子的视野和眼界,更有利于孩子人格的塑造和幸福感的提升。

结束语:综上所述,“双减”政策的落实,教育工作者要加强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通过开展学生心理健康宣传工作,进一步实现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优化,更能以学生为中心思考问题,重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学校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教学情况,在“双减”政策的指引下,设置课后服务工作,将“课业辅导”“兴趣活动”有效结合,使学生学起来、动起来,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以此促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身心健康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柴广翰,夏烨. ““双减””为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J]. 健康中国观察,2021(10):14-17.

[2]王钊. 黄晓娟委员: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N]. 民主协商报,2022-03-07(002).

[3]马陆亭,郑雪文. ““双减””:旨在重塑学生健康成长的教育生态[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3(01):7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