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水银温度计期间核查方法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28
/ 2

标准水银温度计期间核查方法的研究

辛国辉,德吉卓玛,拉姆次仁

西藏自治区计量测试所,拉萨市,850000

摘要:测温工作是工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测温工作的重视,充分考虑测温仪表等影响测温工作准确度的各种因素,改善这些问题,提高测温工作质量是当前工业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测温仪表更加丰富,测温工作手段多样化,测温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在实际测温工作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干扰,测温精度低,不太适合完成测温工作。因此,相关测温专家应综合考虑影响测温精度的各种因素,采取有效措施回避,制定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切实提高工业生产的测温精度,保证工业生产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期间核查;核查标准;标准水银温度计

引言

目前,工业生产中常用的测温装置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种。其中,接触式测温装置比非接触式操作简单,测量方法和程序更加明确,得到的测温结果往往更加准确,但这种测量装置也有一些缺点。也就是说,装置的测量结果和工作特性取决于温度,不适合在高温环境下工作。非接触式测温装置和接触式装置的区别在于不需要触摸测量对象。温度范围较大,被测温度上限较高,但非接触式测温装置由于自身特点,获得的测量精度不高,与实际温度存在一定误差。

1标准水银温度计期间核查方法

标准水银温度计在期间核查时所要确定的技术参数有核查温度点、核查顺序、每个核查点的稳定时间和读数方法。具体核查步骤为:(1)核查前的准备工作:开启核查装置,分别放入被核查标准和同精度的两支或以上数量的核查标准。接好连线后开启被核查标准和核查标准。(2)核查温度点:标准水银温度计的核查温度点可根据使用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一般选择0℃和标准器正常使用的上限和下限。若标准器的正常使用范围在0℃以上或以下,不包含0℃,则核查温度点可选择正常使用的上限、下限和中间一点。这样既可提高工作效率,也能达到监测全程范围的运行状态的目的。如某高温温度标准器的正常使用范围是(+30~+60)℃,则核查温度点可选择+30℃、+45℃和+60℃三点。(3)核查顺序:对于使用范围包含0℃的标准水银温度计,在进行期间核查时可先进行0℃的核查,然后依次进行温度上限或下限的核查;对于使用范围不包含0℃的标准水银温度计或其他型号的温度标准设备,对核查的顺序无要求。(4)稳定时间:在每个核查温度点,温场稳定10min后开始读数。(5)读数方法:分别读取被核查标准和核查标准的温度示值,作为一组核查数据并进行记录。然后每隔1min读取一组数据,共10组。当一个温度点核查结束后,改变核查装置的温度点,进行下一点核查,核查方法相同。

2检定中存在的问题

标准水银温度计的检定工作中也存在诸多问题。根据检定规程要求,标准水银温度计的检定间隔为5℃(分度值为0.05℃)或10℃(分度值为0.1℃)。因此,温度计必须检查至少6个温度点和2个温度点之间。在此之前,专家们曾考虑使用几个典型的温度点来检测汞温度计值的零校正周期性变化,以减少工作量并简化核查过程,但大量数据表明温度计零校正具有某些特点因此,必须在所有指定的温度点执行每项检查,这是一项繁重的工作。由于对标准汞温度计进行核查的特殊性,实验室无法根据要求对其进行监测,原因是成本效益和人力成本高。该实验室每季度对这一措施进行核查,并进行大规模传播。在标准的7个汞温度计的情况下,客户平均需要大约三周时间才能发送样品,完成对7个温度计的核查,对实验数据进行分类和分析,最后形成一份证书。这种传播价值观的方式再也不能适应当今日益增长的经济和社会社会。实验数据表明,接触柱的长度越长,修正值越高,但各种标准汞温度计之间的影响各不相同,且影响大小不明确。

3标准水银温度计期间核查方法的优化

3.1制定合理的温度计量工作流程

为了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的温度测量误差和误差,或者由于操作人员没有注意到环境差异而造成的数据差异。因此,有必要制定一个严格细致的工作流程和衡量计划。必须加强测量人员的职业培训,培养测量人员的严格和负责任的工作态度,明确分析和了解测量结果、数据结果和数据类型,在测量过程中,每一阶段的工作都可以认真进行,及时发现计量中出现的问题,保证计量结果的精准性。

3.2制冷恒温槽测试

(1)波动性测试将恒温槽设定在-30℃,将标准水银温度表插入工作区域内1/2深度位置,待恒温槽第一次达到-30℃后稳定10min读数,开始读数时恒温槽实际温度与测试点温度偏离应不超过±0.2℃。以每分钟至少6次的均匀间隔读取示值,持续10min,取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换算为温度值,即为恒温槽在-30℃时的波动性。经测试恒温槽10min波动度:≤0.027℃,符合规程要求。(2)均匀性测试均匀性测试的温度点一般选择在恒温槽实际工作温度范围的上限和下限进行。测试的位置一般选择在工作区域上、下水平面上均匀分布的典型位置上。经测试恒温槽工作区域最大温差:≤0.007℃,符合规程要求。

3.3认真检查温度计量设备和储藏环境

温度测量设备的精度是测量成功的基础和前提。及时检查和维护测量设备是确保准确测量温度的必要手段和方法。测温设备对环境和储存条件有严格的标准和要求。一些温度测量设备对环境中的ph值、湿度和照明条件有严格的标准,如果不按这些标准储存,即使精度降低或设备损坏,也可能导致测量设备寿命缩短因此,有必要对测量设备的使用和维护进行实时监测和检查,通过对设备的监测和监督保护测量设备的最大安全性和准确性,从而消除仪器问题造成的较大测量误差。

3.4在用计量检查

为掌握测量设备在现场的使用状况,判断周检计划的合理情况,防止其准确度在使用频次、工况条件等作用下可能发生失准问题,在使用中除做好日常维护保养和周期送检外,还应加强在用检查。(1)抽检。对现场使用的在用测量设备的示值和主要计量性能,随机抽取样品进行检定或校准。抽样时应注意以下四点:一是具有代表性;二是坚持抽样的随机性;三是抽取台件数不小于该类测量设备的10%;四是只检其示值和主要计量性能,不必作全性能检定或校准。(2)返回校准。凡经借出使用再归还回来的测量设备应进行返回校准,未经校准不得再次借出。此种校准一般只做外观、相互作用及零位校准,只有在发现异常情况时再做全面的检定。(3)生产与检验共用测量设备管理。工业企业中生产与检验共用测量设备的情况普遍存在。当该设备用于同时完成生产和检验任务时,投入使用前应验证其技术性能。当其先用于生产,后用于检验判别产品是否合格时,在生产后、检验前应进行校准或校验,以证明其能用于产品的接收。

结束语

温度记录仪因其具有记录的功能,在冷链运输、杀毒灭菌、炉温跟踪等领域的温度监测以及工业生产过程的温度验证等有重要意义,该文从不确定度的来源着手对温度记录仪进行不确定度评定,希望能给广大温度计量工作者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周泉.基于STM32的高精度超声波热量表设计[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20,56(08):70-71.

[2].我国计量机构服务复工复产企业55万余家[J].中国质量监管,2020(07):5.

[3]曾韬.温度传感器金属套管表面超疏水涂层制备及应用初探[D].重庆大学,2020.

[4]王喆,李强光,孙浩.负载状况下管式炉温度场测量方法的研究[J].工业计量,2020,30(03):40-41+44

[5]邓琴.温度计量工作中传感传输技术问题的研究[J].信息通信,2020(05):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