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痛散联合加味黄芪桂枝汤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31
/ 2

肩痛散联合加味黄芪桂枝汤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武建军,段雪芳

古交市中医医院,山西 太原 030200

【摘要】目的:探析肩痛散联合加味黄芪桂枝汤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3月~12月收治的肩周炎72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加味黄芪桂枝汤)和观察组(加味黄芪桂枝汤+肩痛散),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性94.4%高于对照组77.8%,治疗后的肩关节疼痛评分和活动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肩周炎在加味黄芪桂枝汤+肩痛散治疗下,临床有效率得到提升,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临床;黄芪桂枝汤;肩痛散;肩关节;肩周炎

肩周炎的发病率较高,会引发肩关节疼痛,引发肩关节活动障碍,该病具有自愈性,但是部分患者疼痛明显且无法自主恢复肩关节功能,因此需要采用有效的治疗手段提高临床效果。中医认为,肩周炎属于“痹症”范畴,因气血不足,肝肾亏寒湿聚经脉,故而引发疼痛。现阶段随着中医药的应用与发展,发现中医药治疗肩周炎也可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因此,本文选取72例肩周炎患者进行对比研究,探讨肩痛散联合加味黄芪桂枝汤治疗对肩关节疼痛与活动度的影响,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21年3月~12月收治的肩周炎72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36例,对照组男22例,女14例,年龄32~75岁,平均(45.27±2.64)岁;观察组男21例,女15例,年龄33~74岁,平均(45.19±2.71)岁。组间临床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进行加味黄芪桂枝汤治疗,组方中含有黄芪50g,当归20g,大枣10粒,蜈蚣2条白芍炙甘草威灵仙各15g,穿山甲防风羌活生姜各10g。痰湿者加入法半夏南星各10g,寒痛者加入制草乌川乌各10g,血瘀者加入10g三棱、12g川芎20g丹参痉挛者加入15g木瓜血虚者加入20g何首乌。取500ml水出300ml药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肩痛散,组方中含有24g白芨粉、20g松香、黄丹甘草18g、川乌生草乌3g,取1000ml水出300ml,再加500ml水300ml药液。两组均是每日1剂,早晚各服半剂,10d为1个疗程,2个疗程结束后观察治疗效果。

1.3疗效判定标准[1]与观察指标

痊愈:肩关节疼痛感,活动度恢复正常,生活与工作未受影响;显效:肩关节伴有轻微疼痛感,活动度在正常范围之内,生活与工作基本不会影响;好转:肩关节轻微疼痛感,活动部分受限,对生活与工作影响较小无效:与治疗前相比,肩关节疼痛症状活动度改善不显著或加重。有效性=治愈+显效+好转率。肩关节功能采用肩关节活动度(ROM) [2]进行评价,包括外展、外旋、内旋三个方面,分值与肩关节功能呈正比。肩关节疼痛程度采用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进行评价,让患者在10cm的卡尺上标出疼痛评分。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处理,定量资料与定性资料进行t、2检验,分别使用%、(x±s)表示,P<0.05为差异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效果

对照组中治愈6例(16.7%)、显效10例(27.8%)、好转12例(33.3%)、无效8例(22.2%),有效性为77.8%(28/36);观察组中治愈9例(25.0%)、显效12例(33.3%)、好转13例(36.1%)、无效2例(5.6%),有效性为94.4%(34/36),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肩关节活动度及疼痛评分

治疗前两组肩关节活动度及疼痛评分对比不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且外旋、内旋外展等肩关节活动度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肩关节活动度及疼痛评分x±s,分)

组别

时间

外旋

内旋

外展

疼痛评分

观察组

治疗前

18.52±1.19

22.81±1.33

51.22±1.17

6.31±1.02

(n=36)

治疗后

45.68±1.20

50.20±1.32

112.05±0.40

0.61±0.19

对照组

治疗前

18.40±1.14

22.76±1.45

51.19±1.20

6.24±1.05

(n=36)

治疗后

34.50±0.68

37.41±0.58

86.35±0.41

1.92±0.80

3讨论

肩周炎是指肩部外感风寒湿邪风寒湿热外邪侵入肩部闭阻经络致气血运行不畅肌肉关节失养,中医治疗以舒经通络散寒祛湿补气调营为主。本次研究中对照组单独采用黄芪桂枝汤治疗,方中黄芪补卫气,当归起到活血化瘀作用,白芍、桂枝炙甘草配伍起到补气行血通痹作用,防风与羌活威灵仙起到通络止痛散寒除湿作用,穿山甲起到活血祛瘀作用,生姜蜈蚣起到通络去寒、祛风除湿作用,诸药合用共奏除痹止痛

祛风散寒补气通络功效[3],虽然能够改善疼痛程度和功能,但是病情容易复发,效果并不理想。肩痛散生草乌起到活血散瘀散寒作用,松香起到祛瘀止痛除痹作用,白芨粉起到消肿生肌活血化瘀作用,甘草起到提振血气作用,与黄芪桂枝汤联合治疗起到协同效果,达到标本兼治的功效[4]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比较两组的治疗有效性、肩关节疼痛评分和活动度,发现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这说明肩周炎疾病在肩痛散联合加味黄芪桂枝汤治疗后效果增强,并且有利于改善肩关节功能的恢复,减轻疼痛症状。

综上所述,肩痛散联合加味黄芪桂枝汤方法在肩周炎治疗中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徐瑞令,李蓉,谭凯,等.肩痛散联合黄芪桂枝汤治疗肩周炎的效果评价[J].内蒙古中医药,2022,41(5):69-70.

[2]孙欣,彭智恒,魏波,等.肩痛散联合加味黄芪桂枝汤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药药理与临床,2016,32(1):193-195.

[3]伯羽,王苗苗,杨文明.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针刺对肩周炎患者肩部疼痛及关节活动的影响[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24(2):85-87.

[4]吴薇薇,宋曼萍,李莹莹.桂枝加黄芪汤加味联合针灸对风寒湿型肩周炎患者的临床疗效[J].中成药,2020,42(3):816-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