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经济特征及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02
/ 3

水利工程经济特征及管理

张杨

新疆额尔齐斯河投资开发(集团) 有限公司   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水利工程在水系调节、电网调峰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建设水利工程的社会意义重大。由于水利工程运营过程中必然导致经济问题,应当合理定位水利工程的经济特征,为管理水利工程中的经济事宜奠定基础。本文首先从两个方面总结了水利工程的经济特征,随后从三个方面说明了水利工程的有效管理路径。

关键词:水利工程;经济特征;管理

引言:水利工程运营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体现水利工程的经济特征,也关系到水利工程管理的实际效果。由于水利工程的经济属性,有必要掌握水利工程的经济特征,并结合水利工程运营中的多种情况,总结探索水利工程管理措施,为水利工程的长久运营奠定基础。

一、水利工程经济特征分析

1.成本效益特征。水利工程为全社会提供防洪、灌溉等多种类型的服务,并产生一定规模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在分析水利工程效益时,应当结合水利工程乃至相关行业的具体原则和规范,并吻合法律法规的要求。从整体层面的水利工程经济效益角度出发,掌握水利工程的真实情况,为分析水利工程的成本和效益提供数据支撑。这一阶段要重视水利工程成本效益指标的关键作用,根据水利工程的运转特征,拟定规范可靠的指标体系,为合理评价水利工程的成本与效益奠定基础。

关于水利工程的成本效益特征,首先关注到经济内部的收益率,该指标与水利工程实现的价值和效益直接相关。经济内部收益率与社会折现密切相关,如果前者高于后者,意味着水利工程的效益实现效果良好,与所在阶段的经济发展状况高度吻合。换言之,水利工程经济内部收益率也是反映国民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对于水利工程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贡献,以实际指标值的方式量化展现,也就是经济净现值。在经济净现值的分析过程中,必须借助水利工程的社会折现率以及产生的实际净效益,最后折算到基准点现值之和。通过上述方式,有效衡量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实现效果,作为评价水利工程经济贡献的重要依据。另外一项重要指标则是经济效益费用比,以水利工程建设阶段的投资以及投入使用后产生的净效益为基本因素,计算水利工程最终实现的净效益。

2.资产界定特征。水利工程的社会属性较浓,并实现可观的社会经济效益。从水利工程资产的角度出发,兼具非经营性和经营性两种特征,而且资产之间联系紧密不易分割。在界定水利工程资产的过程中,通常从功能和市场两个角度切入。从市场角度界定水利工程资产时,以工程经营功能的市场化为计算依据,确定经营功能的实际投资。在此基础上掌握水利工程项目的现金流,获取公益投资数据后,采用市场化法计算水利工程资产。如果从功能角度计算水利工程资产,要掌握水利工程的工作量和库容比例。

二、水利工程管理分析

1.深化改革管理

(1)引入法人责任制。水利工程管理与法人责任制的融合,要明确规定法人在水利工程管理中的地位以及自身的资质。参与水利工程管理的企业法人,负责管理水利工程建设到运营全过程。对于公益性较强的水利工程项目,也要按照“建管合一”的原则创建法人实体。关于法人责任制与水利工程建设阶段的融合,可以发挥社会专业管理资源的作用。

(2)善用约束机制。法人单位在水利工程管理中的行为,直接决定了运营管理效果。从保证水利工程经济效益的角度出发,必须高度重视法人单位的管理行为。水利工程管理的核心因素在于资金和质量,借助约束机制明确水利工程的资金和质量管理要求,将投资结余与超支作为评价法人单位收益的重要依据,逐步强化法人单位的自律意识,高质量落实水利工程管理任务。针对法人单位建立监管体系,要坚决保证政令的统一度,合理控制监督时效,避免为项目法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为落实管理任务铺平道路。

(3)完善费用分摊机制。分摊机制的设置与水利工程的效益有关,对于效益较差的水利工程,应当按效益比例分摊费用。其中要注意投资的来源和类型,预算内建设资金以及水利工程运营维护产生的资金,应当由受益群体承担。对于效益较好的水利工程,可以由项目投资主体承担全部建设成本,水利工程项目运营维护产生的费用计入运营维护成本,并在经营性收入的所得税前交付。

2.健全运营机制

(1)健全补偿机制。水利工程通常划分为纯公益性、混合性和经营性三种类型,第一类水利工程的管理维护资金来源为财政拨款,管理单位收取的管理和养护费用要全额上缴。混合性水利工程采用管养结合的方式,合理界定财政补贴的额度。如果财政补贴不足,加大水电价格的正常支持力度。对于经营性的水利工程,以企业化管理模式为主导,同时注意其中的政府行为。

关于综合性水利工程的投资回收与补偿,尽量不要让私人或者政府单方面承担,在优质制度的支撑下,发挥民间资本的优势,逐步构建综合性的水利工程投资回收补偿机制。在机制建立过程中,应当准确认识水利工程的基本特征与经济特征,确定各方投资比例以及管理过程中混合性成本的分配方式,以及公益功能涉及的管理费用。另外要注意到政府行为对水利工程管理成本的影响,重新调整功能性费用的上缴比例。在完善相关法律制度的基础上, 保证水利收费更加完善合理。

水利工程补偿机制的重要落脚点在于公益性功能,涉及的费用项目包括维修养护费、管理费、改造费等。关于这部分费用的补偿,可以从财政、管理费收取、制度优化等多方面入手。政府部门提供财政补贴,或者根据水利工程的受益范围征收维护管理费用,作为公益支出的补偿。推动建立准入制度,通过经济手段促进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与此同时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现场资源优势,拓展水利工程的经济增收范围,拓展运营维护的资金来源,形成“自补偿”机制。

(2)效益分享机制。水利工程产生的经济效益涉及财务和电网两个领域,在电网调峰机制中,水利工程发挥关键的作用,对于电网运行机制中的负荷跟踪、调频也是如此。由此可见,水利工程产生的电网效益十分显著,并通过降低电网运行成本的方式体现。由于这部分效益的计算难度偏大,通常将其归纳到公益性效益范畴。原则上来讲,水利工程产生电网效益,理应从电网公司或者终端用户等受益者获得补偿,电网补偿机制理应成为水利工程效益分享机制的关键组成部分。在敲定电网补偿机制的具体条目时,要考虑到电网企业的财务负担,不能让电网企业产生额外的经济负担。例如采用间接补偿电网效益的方案,适当降低增值税税率,促进电网效益的分享,也不会对各方带来额外财政负担。

(3)完善法律体系。水利工程运营不能脱离法律体系的支撑,推动水利工程投资管理与法制化模式的融合,妥善处理水利工程投资建设中的问题。首先收集并整合与水利工程运营管理有关的法律条目,例如项目资本金制度、工程监理机制等等,拟定配套的实施措施并推动实施。注重市场化因素在水利工程运营中的关键作用,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到水利工程运营中,借助法律条文说明市场因素、民间资本参与运营的要求和方式。例如围绕水利工程运营要求建立“法人招标”方式,指明水资源开发经营的方式。在法律制度中还要强调水利工程投资运行费用分摊的要求,说明费用分摊的标准和处理方式。

3.优化投融资机制

(1)政府角度。水利工程的财务效益,与发电量、供水价格等多种因素有关,最终取决于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水利工程的运营方式等因素。由于上述因素并不稳定,意味着水利工程的财务效益不确定性较强。对于水利工程投入运营后产生效益的分析结果也是参差不齐,进一步加强了财务效益的定位难度。政府理应高度重视水利工程财务效益的特征,采取多样化的资金投入方式,充分结合水利工程的实际情况。政府可供选择的资金投入方案有很多,比如追求回报或者不追求回报的投资,以及提供低息政府贷款以及全部贴息等等。无论选择何种方案,都要保证投资方案的灵活度。在及时掌握水利工程财务效益的前提下,政府及时调整投资方式和规模。例如水利工程实现的财务效益超出预期,政府可以要求在水利工程企业偿还无偿投入的资金,或者将工程贷款转换为本金。如果财务效益不及预期,则采用有偿转无偿等方式,从容应对水利工程的各种局面。

(2)市场角度。水利工程投入运营后的管理维护费用主要来自政府,但是其中的融资问题值得关注。从水利工程的角度出发,融资规模与同阶段内的工程建设投资存在偏差,意味着水利工程的建设随时发生资金缺口的情况,不利于水利工程建设的快速推进。如果国家层面的资金支持力度不足,则会进一步加剧水利工程建设资金缺口。若能广泛吸收民间资本参与到水利工程体系,并消除民间资本参与的壁垒,建立多元化的融资机制,则能拓展水利工程的资金来源,推动水利工程建设。关于民间力量的加入,可以采用管理承包、承租等方式。将管理承包方式融合在水利工程运营中,意味着社会专业资源真正在国有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水利工程管理部门与民间机构在合同中“约法三章”,民间机构代理承担水利工程管理任务,但是水利工程的投融资决策仍然来自政府,保证双方合理分工。民间机构无需承担水利工程管理中有关费用收缴的风险,并获取管理费用。承租也是水利工程运营管理的常见方式,民间机构在承租模式中的职责与承包管理模式类似,但是参与承租的民间机构要承担水利工程管理的资金风险。民间机构的收入来源是水利工程的受益者,按照合同要求上缴部分管理费用后,其余的费用作为机构的业务收入。在承租模式中,政府仍具有水利工程的所有权,民间机构租赁并承担管理职责。有关水利工程的长期规划和投资行为,也由政府全权负责。

结束语:水利工程经济因素值得关注,在准确定位水利工程经济特征的基础上,总结水利工程运营中的各类经济行为。基于实现更大规模效益的目的,不断探索水利工程管理的有效经验,发挥多方面因素的重要作用,逐步建立适合水利工程自身状况与效益状况的管理模式,使得水利工程造福于更多的行业和民众。

参考文献

[1]吴新建.综合利用水利工程的经济特征及管理体制探析[J].经济师,2016(02):286-287.

[2]董艳辉.探析综合利用水利工程经济特征和管理体制[J].才智,2012(26):62.

[3]朱长明,王喜权.初探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经济特征[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1):111.

[4]朱卫东. 综合利用水利工程经济特征分析及管理体制研究[D].河海大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