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度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重要性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4
/ 2

进度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重要性分析

刘帅

370285198802035630

摘要:进度管理是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建筑工程整体的建设水平,需要正确认识进度管理的重要性。其不仅关系着企业建筑工程项目的效率,也与建筑企业以及施工单位的后续发展有着很大的联系。施工方只有规范管理工程进度,才能确保建筑项目的顺利开展,从而获得理想的经济收益。因此,要管理好建设项目的进度,就必须制定合理可行的管理方案,从而提升管理质量和效率,确保工程有序开展。

关键词:进度管理;建筑工程管理;重要性

一、进度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重要性

1.保证工期的合理性

在建筑工程项目正式启动之前,承包方需要综合判断建筑项目的实际规模,根据施工目标来打造出可行性的实施方案。同时与施工方签订施工合同,在此基础之上逐步完善施工计划。当合同正式签订后,则必须严格按照合同中的要求来如期、保质地完成施工任务,如果不能够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则要根据合同中的相关条例来赔偿违约金。不难看出,如果不能够保证工期,不仅会对企业带来经济上的损失,还会影响企业在行业中的核心竞争力,为其日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2.利于提高工程建设质量

质量管理工作基本上可以视为影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质量的重要因素。从客观角度来说,如果工程质量管理工作未落实到位,工程建设质量将难以达到预期水平。结合当前管理情况来看,部分施工企业出于自身利益以及施工合同的考虑,在日常施工建设过程中存在追赶工期的行为。当追赶工期行为过于频繁时,就很容易导致部分施工技术以及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再加上现场质量监管工作存在缺失问题,就很容易对工程项目建设质量埋下隐患。为及时解决这一问题,施工单位可以对进度管理方案进行统筹规划与合理部署,确保各施工要素之间可以满足协调统一要求,避免出现质量管理失误问题。

3.提高成本控制力度

进度管理在实施期间需要重点控制方法的应用,结合工程实际情况选择最为契合于工程建设目标和建设条件的实施方法,确保进度管理的有效性,帮助企业控制项目成本,避免资金超值等问题。施工成本的控制不单单表现在材料和设备,也包含了人工薪酬费用,因此进度管理对于工期的科学缩减也有效降低了人力资源成本。为了实现成本控制的最优化,在确保项目建设质量的同时也可以利用激励机制来提高人员的积极性,能够提高人力资源利用率,对于缩短工期和降低成本都具有显著效果。此外,还要结合工程进度推进情况对项目质量进行全局性掌控,若发现质量问题则要及时进行整改,避免质量问题延误工期。

4.提高施工单位建筑工程管理水平

工程项目进度管理是建筑施工单位工程管理的重点难点。紧抓工程项目进度的每一个细节,实现有效的管理控制,可以整体提升单位工程管理的水平,让管理方式最终服务于企业效益,促进企业盈利和可持续发展。此外科学合理的工程进度管理还可以提高施工单位的管理形象,提升建筑市场竞争力,传播企业知名度。

二、施工进度影响因素分析

造成施工进度难以得到有效控制的原因是因为受到主客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技术因素、人为因素以及环境因素等,有些因素我们是能够得到合理化控制的,但是有些因素却不能,只能将这一因素所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由此实现工程质量的提高以及管理水平的进步。其中施工单位所带来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管理水平不足,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因此在施工组织方面出现混乱的局面,这都是管理人员的失误造成的问题,所以可以得到有效的解决。二是管理人员缺少必要的对施工进度进行管理的经验,在施工进度进行管理的过程中,管理人员需要对施工图纸进行必要的认知以及有效的管理,这样才能顺利的实现工程的完工,但是在实际情况下,管理人员素质低下是造成管理水平落后的重要原因,如果人员达不到理想的要求,那么最终对工程所产生的影响也是无法估量的。所以在实际施工时应该加以注意,严格控制施工人员的素质。三是在进行技术交底的工作时,没有进行必要的自检,造成没有对施工中产生的缺陷在第一时间得以发现,也就没有进行相应的处理。四是劳动力不足,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工程规模的不同,劳动力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在施工时,如果没有充足的劳动力就不能开展必要的施工建设,因而也就不能顺利的完成工程,造成工期的延误。除此之外,影响工程进度的因素还有很多,所以才要进行必要的工程进度管理,以实现良好的施工效果。

三、建筑工程进度管理的有效措施

1.完善现场资源配置

为提高工程项目建设水平,现场必须保证充足的物资储备。施工单位管理人员在进行项目建设过程中,应该对现场资源配置进行及时的检查和监督,按照施工工序,在施工前应做好现场材料、设备、人员的分配与管理工作。避免人力资源配置不足,影响建设项目的施工进度,避免由于资源不到位导致的工期滞后或者工程质量等问题,施工管理人员应该按照相关规定对材料采购、设备进场等进行严格管理,确保现场资源之间的协调和优化,充分发挥资源配置经济效益,提高现场进度管理水平。

2.合理编制进度计划

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时,施工企业需要根据合同规定的工期合理编制进度计划,确保进度计划的合理性、科学性,这样才能更好地规范施工进度,确保施工进度的连续性,提高施工人员的施工效率,保证建筑工程如期完成。编制进度计划前,工作人员需要对工程性质、工程规模、工程要求,施工现场等信息进行全面的了解,制定施工工序时,需要根据建筑工程的相关要求,优化改善施工顺序,确保施工顺序贴合实际,可操作性强。最后,需要对施工工期进行合理的预测和分析,进度计划的编排需要留有一定的时差,避免工程出现问题时,能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应对,从而保证建筑工程能够如期竣工。

3.建立施工风险评估体系

通过建立施工风险评估体系,能够提前拟定措施对该问题进行规避,从而提升施工进度计划的有序落实。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依托于信息技术的应用优势,建立施工风险评估体系,在体系当中,第一,确定用于评估计算的相关指标,指标的选择需要具备代表性,如施工环境、施工材料、施工技术等,基于大数据技术对于各指标权重进行计算,随后带入到指标体系当中,将风险内容采用定量指标表达出来。第二,根据计算结果的优先级,拟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措施,从而降低突发风险带来的干扰性,提升作业现场的稳定性。

4.加强施工进度监督

进度管理可以将时间跨度大、工程量大、施工难度大的工程划分为各种直观、易于控制的施工环节,便于施工质量和时间的卡片控制,但由于施工过程中的细节问题,不能缺少对现场施工进度的相应控制。进度管理不是一次性完成的工作,前期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和工程图纸对各个部分的施工进度做好卡控,也可以对各相关责任或配合专业做好分工,但这不代表做出来的进明细是最终版本,进度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应该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根据每一个项目的具体实施情况以及现场施工经验丰富人员的具体反馈,对工程进度做好修订和管控。进度计划做好之后需要相关人员去执行,也需要做好监督和反馈工作。首先,安排专人记录现场实际施工所需要的时间,将其与进度计划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已制定计划存在的不足之处,及时做好调整。其次,要对施工各个环节消耗的资源成本做好记录,对出入库情况做好监督管理,避免出现物料浪费导致成本消耗与预算不符,同时要将实际消耗与预算进行比较,避免因成本预算过高造成浪费或预算过低导致无材料施工,确保进度管理的顺利实施。

结语:

建筑工程施工进度管理师一项系统管理工程,为了避免延误工期给施工单位带来经济损失,保证建筑施工项目可以按期交付使用,在项目施工中就必须做好进度管理工作。因此施工企业应根据项目管理的实际情况研究进度管理,同时还需要做好施工过程各方面的控制,确保进度管理在施工项目管理中的实际效果。

参考文献:

[1]甄志富.探究进度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重要性[J].四川水泥,2020(05):200.

[2]胥清华.加强建筑工程管理中进度管理的研究分析[J].居舍,2020(14):154.

[3]胡聖蓉.建筑工程管理中进度管理的措施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20(18):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