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布氏杆菌病的诊断和预防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4
/ 2

羊布氏杆菌病的诊断和预防措施

罗想想 ,韦宾

1.广西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下南乡水产畜牧兽医站,547103

2.广西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驯乐苗族乡水产畜牧兽医站,547109

摘要:在羊养殖中羊布鲁氏菌属于影响较大的病害之一,既可能对羊群造成生命威胁,还可能限制养殖业的经济效益和发展趋势,因此,养殖人员应进一步了解羊布鲁氏菌,掌握正确诊断方式,并采取有效措施展开预防。为从根本降低羊布鲁氏菌的危害,本文以该病的流行病学为基础,继而指明病羊的临床症状,最后提出临床诊断要点和预防措施,希望能为养殖户提供参考。

关键词:羊;布鲁氏菌病;诊断;预防

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升,对羊肉、羊肉制品的要求逐渐提升,这对促进我国的羊养殖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养殖羊时,一旦感染布鲁氏菌病,公羊精子质量将大幅下降,母羊也可能出现流产、死胎等情况,甚至会导致人类感染该疾病,对人类生育能力造成不利影响。基于此,养殖人员应将羊布鲁氏菌诊断作为重点,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全面预防。

1.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病学

     羊布鲁氏菌病的主要感染源是患病的羊和一些未受保护的羊。如果怀孕的羊感染了布鲁氏菌病,那么在它的羊水、胎盘、牛奶等中都会出现这种情况。布鲁氏菌病还可以通过呼吸道、杂交、皮肤受损和蚊子叮咬进入体内。感染细菌的羊的精子中也含有伯恩斯杆菌,导致疾病的传播。如果一个人把羊肉奶或羊肉当作生病的羊喝,那就是一种疾病。羊布鲁氏菌病的季节性发病率与季节无关,在温度较高、季节性疾病较多的地区相对较高。

2.布鲁氏菌病的临床症状

羊布鲁氏菌病感染的主要表现是生殖系统的严重破坏。如果怀孕的羊感染了布鲁氏菌病,流产通常发生在发病后3-4个月。如果在母羊流产前,喂食水平严重下降,精神状态不佳,阴道流出粘液物质,则随后发生流产。羊流产后,可能会发生子宫内膜炎、阴道炎等疾病。羊布鲁氏菌病感染还可导致羊乳汁摄入量下降、乳房缩小,以及一些羊急性呼吸系统疾病、关节炎、角膜炎等临床症状。如果公羊感染了伯恩斯杆菌,它可能会患上睾丸激素和卵巢炎症,通常表现为厌食症、弧菌、局部发热等。

3.布鲁氏菌病临床诊断

   对羊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症状进行初步分析,然后根据实验室分析结果进行分析。最常见的实验室方法包括细菌诊断和血清学。如应用细菌学诊断,需先取流产胎儿胎盘或胃内容物以无菌形式取病羊肝、脾脏等致病组织,将组织收集在拭子上,并用2%黄沙和1%孔雀水溶溶液将其染色,镜后染色污渍如结果,红球状或短棒菌,细菌分散组织,无鞭毛,胶囊,可发现羊布鲁氏菌病。诊断血清学经验,需先采集羊血液分离出血,用吸管吸出血清并滴在玻璃对照片上,吸收新的吸管经平均虎片血栓抗原后吸收,滴在检查血清旁,用牙签缓慢混合,与静态4min阳性血清、阴性血清相比,有凝血结果证明其反应为阳性,反之亦然。

4、预防措施

4.1加强日常的饲养管理

要求养殖户在日常的羊养殖中,做好日常饲养管理工作。首先,要确保整个圈舍干净卫生,温度适宜,阳光、水源充足,要使羊在良好的环境中生长繁殖。其次,饲喂的羊饲料不仅适口性良好,还要具有较为全面的营养价值,从而确保羊有一定抗病能力。针对养殖过程中羊群的生活区域中可能出现隔离、捕杀病畜的场所要进行彻底、全面的消毒,应选择合适的解毒剂,并对采集的羊奶进行消毒。在养殖过程中,所有人员必须佩戴手套、口罩等。如农户曾接触病羊,须及时进行消毒,从而避免该病的蔓延、传染。

4.2加强日常饲养的羊群检疫

目前尚未研发出针对羊布鲁氏菌病的特效治疗药物,这也意味着感染羊布鲁氏菌病后临床治疗中存在较多的不确定性,也无法确保其治疗效果。基于此,在羊养殖中,农民要树立“防治”的重要理念。为在日常喂食中积极进行羊杆菌检测,一般每三个月进行一次。如果检测结果为阳性,应及时放弃放羊,并严格按照说明书对受感染的羊、其身体、分泌物和流产胎儿进行消毒,避免羊布鲁氏菌病传播。在羊养殖过程中,要尽可能地坚持自繁自养模式,不可以从疫区引种。如果需要从其他地方引种,则需要先对该引进羊的检疫证明等进行详细、认真的核查,确保检疫证明合格,需要先将该引进羊隔离饲养,确保其健康之后才能让其入圈混群饲养,减少感染羊布鲁氏菌病的风险。

4.3做好羊群的免疫接种

   通过在羊养殖中做好羊群的免疫接种工作,可以有效地避免、预防羊布鲁氏菌病的发生。要求养殖户必须要响应政府相关部门的政策与管理,联合做好羊养殖的羊布鲁氏菌病免疫接种工作。根据实际的羊布鲁氏菌病免疫接种工作开展情况看,BCB-5疫苗用于预防羊布鲁氏菌病。一般来说,农场每年春季及秋季均会为羊进行防疫注射运动,其后定期检查羊布鲁氏菌病抗体,如发现其感染率偏低,则须进行二次防疫注射。

4.4加大对于羊布鲁氏菌病的宣传

羊布鲁氏菌病所产生的危害不局限于养殖户、养殖场受到经济损失,还会对社会公共卫生安全产生严重的影响。基于此,就要求羊养殖户能够高度重视羊布鲁氏菌病的诊断与预防。各地政府部门应该大力宣传羊布鲁氏菌病的预防、诊治,要使区域内的养殖户能够形成羊布鲁氏菌病的防范意识,对于羊布鲁氏菌病的危害产生正确的认识。一旦在养殖中发生羊布鲁氏菌病,则需要及时地上报相关部门,并在相关部门的协助下采取科学有效的处理措施。羊布鲁氏菌病的宣传工作可以应用传统的分发宣传手册、举办讲座等方式,也可以通过短视频、微信公众号等新兴方式,让养殖户能够了解羊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病学与临床特征,对羊布鲁氏菌病形成更加全面、深入的认识,并在日常的饲养中做好羊布鲁氏菌病的预防。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羊养殖中一旦感染羊布鲁氏菌病,会对养殖户经济效益、公共安全产生严重危害。基于此,就必须针对羊布鲁氏菌病的临床病理表现特征作出准确诊断,并在日常的饲养中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要加强日常的饲养管理,加强日常饲养的羊群检疫,做好羊群的免疫接种,加大对于羊布鲁氏菌病的宣传等多种措施来进行综合的防控,使得羊布鲁氏菌病对养殖户、社会卫生公共安全产生的威胁减少。

参考文献:

[1]宽太吉.羊布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20(03): 84-85.

[2]刘璟,韩庆余,杨建,等.羊布鲁氏菌病的诊治[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9(10):107.

[3] 张莉,吴妍妍,李益涛.牛羊布鲁氏杆菌病的综合诊断与防治[J].中国动物保健,2020,22(03): 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