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桥梁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要点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4
/ 2

城市道路桥梁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要点分析

邹爱华

深圳市粤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 深圳 518000

随着近年来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道路桥梁工程也逐渐增多,由于道路与桥梁存在结构性差异,道路桥梁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成为工程施工重点。基于此,本文对城市道路桥梁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常见问题进行分析,从施工准备、开挖施工、填筑施工、压实施工等方面规范了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流程,并对各环节施工要点进行深入探究,希望能提升城市道路桥梁过渡段施工质量,为后续施工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道路桥梁;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流程;施工要点

前言

在道路桥梁工程中,过渡段路面路基施工属于问题高发区域,路基路面损坏风险大,必须进行针对性养护和维护,加强施工管理,改进施工缺陷,根据施工情况建立对应全方位风险防控体系,确保城市道路桥梁过渡段路面路基合格,推动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

1城市道路桥梁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常见问题

(1)路基下沉。主要原因为施工前期缺乏调研工作,对施工区域地质条件和水文条件等缺乏了解,在桥梁设计中没有充分参考相关资料,对施工技术了解不充分,就有可能导致路基下沉。

(2)道路桥梁连接处出现裂纹。施工材料质量不佳,部分原料不过关或者存在偷工减料的情况;施工中采用压实工艺水平较差,没有合理设置搭板坡度,搭板与桥台连接设计不合理等,都有可能导致裂缝,对道路桥梁安全稳定运行造成不利影响,这种裂缝结构的存在还会增加道路桥梁承受冲击力,引发不均匀沉降,若不及时解决,极有可能造成严重安全事故。

(3)路面不平整。施工过程中基层碾压工序不到位、施工质量不佳、车辆轮胎磨损都有会迫使路面出现波浪痕迹,对车辆安全行驶造成威胁。

2城市道路桥梁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流程

2.1施工准备

施工准备环节一般包括材料、设备、人员等准备工作,结合工程实际和建设目标,统筹施工相关要素,制定完善管理制度和施工方案,尽可能将一些不利因素规避掉,加强路基路面施工管控[1]。例如,材料准备工作,结合道路施工要求,比对市场多家供应商,选择性价比高的材料。加强材料质量监管,在材料出厂、入场等关键节点,对材料进行抽样检测,确保材料质量达标。倘若出现质量不达标的情况,立即处理,将该批次材料退回或者更换供应商,避免不合格材料进场,为高质量路基路面建设提供保障

2.2开挖施工

路基开挖施工是整个施工基础环节,施工单位需要做好现场勘察和调研工作,收集地质、水文等相关参数,结合设计图纸、施工图纸和施工方案,在现场设施控制测量点,通过测量放线明确道路边缘位置、桥梁的桥台位置等关键指标,为开挖施工提供指导。在开挖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当根据施工现场、位置参数和标高选择适宜机械进行开挖施工,当机械开挖至于标高相差30cm左右时,转换为人工开挖方式继续施工,预防超挖或欠挖情况出现,对于开挖导致的土体,严格按照运输方案将土体移出施工现场,避免施工现场土体大量堆积,保障施工顺利开展。

2.3填筑施工

填筑施工是与施工质量直接关联的环节,在桥梁施工中,施工单位要根据现场勘察情况,计算施工现场的土壤承载能力,与道路抢桥梁过渡段标准值进行比对,选择适宜石灰、粉煤灰等填料,增强过渡段路基路面承载力,避免后续使用中出现不均匀沉降问题[2]。例如,路基底端与路面距离≤30cm,填筑后路面承载力≥8 KPa;路基底端与路面距离>30cm,填筑后路面承载力<8 KPa。填筑施工一般采用分层填筑方式,确保每层填筑厚度在30cm以内,压实度不低于95%后,继续进行下一层填筑施工,直至达到施工标准。

2.4压实施工

压实施工环节是道路桥梁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重要环节,施工单位应当结合施工地质条件进行地基力学分析,根据填筑状况进行两次或三次碾压施工,碾压的同时进行路面承载力计算,直至路基路面压实度达到建设标准。在碾压过程中,第一次碾压采取从两侧向中间的碾压方向,碾压两次,碾压速度不超过3km/h;第二次碾压采用相邻碾压带交叠10~20cm的方式碾压4~6次,碾压速度控制在5km/h以内;终压无速度要求,以消除路面轮迹为主,一般碾压2~6次即可。

3城市道路桥梁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要点

3.1规范施工操作

在城市道路桥梁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中,施工单位应当制定完善施工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施工流程,明确路基路面施工注意事项,规范施工操作行为,提高施工效率,保障施工质量[3]。对此,施工单位应当明确各岗位职责,确保专人专岗专责,结合施工实际制定岗位责任制度,完善质量监督控制体系,将其落到实处。施工单位还应当加强与设计单位、第三方监督机构进行沟通交流,编排适宜施工方案,科学安排施工工序,结合动态监测和定期检查方式,了解施工进展。对于检查结果,需要在单位内部进行公示,依照奖惩机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批评教育或者奖励,结合配套检查制度,提升施工整体管理,为施工顺利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3.2合理搭建搭板

搭板是道路桥梁施工中预防错台现象,避免不均匀沉降的关键环节。为充分发挥搭板作用,施工单位应当做好搭板施工,合理设置搭板坡度,保障工程质量。具体可以从以下几点把控:(1)合理控制搭板高度。确保搭板高度与桥头连接点高度一致,且略高于道路路面,与桥梁过渡段形成反向坡,与桥梁间存在的沉降差相互中和,确保整体高度统一,形成稳定、平顺的路线纵断面。(2)结合搭板结构特点,以降低搭板应力为目标,适当调节道路路肩区域,根据路堤填筑高度选择适宜搭板长度,以保障过渡段的稳定性。施工单位还应参考路基底层特点,综合考量道路与桥梁之间的沉降差值,尽可能加厚搭板,提高抗变形能力,降低最大弯拉应力,减少位移,增加过渡段稳固性。(3)对一些非均匀或者脱空地基,需结合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搭板长度和厚度,严格控制搭板位移,提升搭板稳定性。

3.3做好排水处理

在道路桥梁施工中,一旦路面出现积水,会逐渐渗透至路基桥台,降低整体结构质量和稳定性,引导路面塌陷、裂缝、错台等质量问题,缩短路基路面使用寿命。施工单位必须做好排水处理,要对施工现场水文条件有清晰了解,包括周围水源分布、历年降雨量及水位变化等,结合过渡段防水需求,建立针对性排水措施[4]。同时,设置合理排水方案。依照施工现场情况,选择排水管道、排水沟、盲沟、防水层等排水方案,可选择一种,也可多种组合使用,尽可能降低降雨、水文变化对施工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在设置盲沟时,需要选择渗透系数大的材料将地沟填住,如盖油毡,并用土工布将盲沟出口处包裹住进行适当处理,提高排水防水效果。

3.4加强施工防护

施工单位结合施工现状和条件选择建立科学、合理的施工防护体系,包括支挡防护、边坡防护等,其中,边坡防护是最为常见的防护措施,如边坡绿化防护措施,在需要防护的坡面布满镀锌铁丝网,在其中回填种植土,种满驻土植株,在做好防护的同时进行边坡养护,有效防止位移、沉降等问题出现,确保行车安全。或者,进行支挡防护,选择恰当位置配置混凝土砌块、锚索等结构,或者设置挡土墙、铁丝石笼等加固过渡段,防止受到地下水侵袭,避免路基路面遭受破坏。

结语

综上所述,城市道路桥梁工程是现代城市建设重要基础设置,与城市居民出行质量息息相关,必须严格把控施工流程和重要施工节点,规范施工操作、合理搭建搭板、做好排水处理、加强施工防护,从而确保道路桥梁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朱凤君.市政道路土石混填路基施工控制技术研究[J].粘接,2020,44(12):186-188.

[2]王维敏. 公路桥梁过渡段路面压实度的变异性与施工控制技术[J]. 公路工程,2020,45(02):128-132.

[3]郑子文.市政道路土石混填路基施工控制技术探讨[J].中国设备工程,2022(04):93-94.

[4]万瑞,张峻伟,张婷.路基路面拼接施工技术在高速公路改扩建中的应用[J].公路,2021,66(02):351-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