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现状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4
/ 2

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现状研究

宫丽萍 ,毛跃彬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测试技术服务分公司  黑龙江省大庆市 163000

摘要:财会工作是企业工作的基础组成部分之一,新形势下,企业财务活动日趋复杂,需要面对的风险要素随之增多,管理会计的重要性越发凸显。管理会计与传统会计相比更具优势,是企业会计发展的主流方向,很多企业都采取了会计转型措施,尝试建立管理会计体系。但一些企业转型效果不理想,未能实现会计转型目标,反而浪费了企业管理资源。为促进企业会计顺利转型,确保管理会计执行效果,企业应树立业财融合意识,转变传统会计与时代发展不相适应的理念,转换会计工作模式,研究制定可行转型计划,不断完善配套管理制度。因此,本文对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现状进行研究。

关键词: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转型现状

引言

随着各行业领域对管理会计的逐渐重视,国企作为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加快推进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充分发挥管理会计在提高企业内控成效、提升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以及促进企业平稳运行的积极影响和促进作用。但是,在国企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影响因素,阻碍国企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进展和成效,不利于国企有效运用管理会计开展相关工作,同时对国企深入推进管理会计的有效应用产生了一定制约。因此,对国有企业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影响因素及对策进行探究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系

从管理会计内涵分析来看,财务会计是其基础,而财务会计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发挥的主要职能是基于会计准则和现行国家标准要求编制财务报告,并围绕各项经费落实一系列的核算、监督和管理工作,以此掌握财务活动经费去向与使用情况。通过对财务会计数据进行整理,生成的报告揭示了财务活动开展的真实结果,所以工作流程化是财务会计的主要特征。但是管理会计不仅需要进行常规财务报告的编制,还需要挖掘财务数据信息,将其作为内部管理的参考依据,在此过程中会计核算功能得到有效拓展,能够为单位决策提供具有前瞻性的参考建议。由此可见,在大数据时代,财务会计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提升工作效益与效率,基于财务会计数据的信息化加工与共享,能够改善会计工作的可靠性,管理会计转型会使财务数据应用价值提升,并促使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活动决策、实施等环节的开展具有更高效率。

2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现状

2.1思想观念保守,制度建设有待加强

实现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型,首先就需要推动会计人员工作观念的转变,然而从会计工作现状来看,许多会计人员在财会工作期间依旧保持传统的观念和想法,认为自己只需要做好传统的财务会计工作即可,不需要参与到企业的管理决策之中。因此,他们对企业会计转型持有保守态度。同时,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型涉及企业内部的多项业务活动,需要完善的管理会计制度来明确会计转型期间的权责问题,而现行的管理会计制度建设还存在一些漏洞,许多企业并未实现财务会计制度向管理会计制度的转变,这就导致管理会计工作难以得到有序开展,会计转型也迟迟得不到落实。

2.2缺少相应配套管理制度的支持

二者职能与作用有明显的不同,遵循的工作原则和标准有差异,工作方法及其成果有区别。要想顺利应用管理会计,实现财务管理目标,就要有相应的配套管理制度,为企业管理提供制度支持,凸显管理会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正确引导企业会计的转型。但在实际工作中,很多企业没有根据会计工作变化情况,及时更新、调整会计制度与行政制度,导致管理会计的建设层级低于所需行政管理层级,无法对企业的财务决策产生实质影响。同时由于缺少制度支持,更是导致各部门配合度低,普遍认为会计转型与自身无关,造成转型工作流于形式。

3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策略

3.1强化管理会计认识,推动会计观念转变

会计人员首先需要对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形成正确认识,并在此基础上意识到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必要性。在传统的企业运行期间,财务部门主要通过财务会计为企业核算财务成本,并帮助企业制定下一年度的财务规划,并未充分开发财务部门职能,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下,企业内部的会计人员就必须积极转变会计工作观念,明确会计工作的重要性,准确把握会计工作的具体价值,认识到会计工作的职能不仅在于帮助企业核算财务数据、计算财务成本,更重要的是配合企业内部的管理人员,为其管理活动提供数据支撑,从而提升管理活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同时,会计人员也要意识到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型乃是市场经济以及数字化时代的大势所趋,自己应当积极顺应这一趋势,融入到会计转型过程中。会计人员也要持续提升其观念认知,意识到自己的工作不能局限于汇总分析财务数据和编制财务报表,而应当与企业管理活动结合起来,为企业管理提供充足支持。与此同时,会计人员也需要在会计转型期间积极反思自己的工作,结合企业的发展情况积极履行自身工作职责,主动思考自己的工作还有哪些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此外,会计人员需要在企业的统一领导下积极与基层部门、一线部门的员工对接,全面收集数据并做好数据分析,借助数据分析结果发现企业可能存在的不足,进而从管理会计的角度给出相应的建议。

3.2不断完善配套管理制度

企业要基于管理会计体系,根据转型目标、工作流程变化情况,构建配套管理制度。其一,建立权责分离制度。实施管理会计,进行权责分离,构建权责制衡机制至关重要。因此,企业将会计、出纳、库存管理、记账管理等岗位进行分离,分离事权、财权、账权,避免一人独大、发生人为风险问题。其二,建立内控制度。为充分发挥管理会计作用,企业要重新梳理经济业务流程,建立配套的内控制度。通过内控制度对企业经济业务做出详细规定,监督企业经济业务的发生与发展,便可提前发现企业财务问题,及时识别风险要素,降低财务风险爆发的可能性,为管理会计的落地保驾护航。其三,建立预算管理制度。要根据管理会计实施的要求,对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反馈、预算考核作出规定,利用预算管理,引导企业管理制度与管理机制的有效运行,而且合理预算安排,可减少资金占用量,增加企业资金收益。

3.3加强部门交流与沟通,协同合作共发展

管理会计的一个主要优势就是能够通过信息技术和模型工具对大量数据进行有效分析,从而为管理者提供有用的决策依据。这里提到的数据不仅包含财务的历史数据,更多时候是为了某一特定目的进行分析时所需要的数据,这便需要业务部门配合,提供大量的业务数据予以支撑,业务数据的准确性对管理会计分析工作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同时在业财融合的大环境下,各个业务部门的数据统一存储于一套融合系统,财务数据和业务数据达到资源共享,只有联合各个部门协作,才能将管理会计的工作落到实处,增强管理工作的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内部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型,既是外部市场驱动下的必然走向,也是提升企业自身财务管理质量、实现健康发展的有效手段。受到传统财务管理理念的约束以及日常工作习惯的影响,企业管理会计转型面临各种挑战,但是通过企业内部人员思想认识的统一以及财务管理体系的建设,可以最大程度推进企业转型工作的有效开展,不断拓展企业的发展空间,实现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陶茜.大数据背景下企业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型分析[J].商场现代化,2022(16):168-170.

[2]贾晋黔.企业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现代商业,2022(23):158-161.

[3]孟天阳.企业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探讨[J].现代营销(上旬刊),2022(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