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投资项目工程造价结算审计难点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4
/ 2

政府投资项目工程造价结算审计难点及对策

李涛

连云港市政府投资建设资金审核中心 江苏连云港

摘要:现阶段,在项目审计中,竣工结算是最终环节,对项目审计工作的准确性有直接影响,是成本控制工作中最重要的环节。通过提高结算审计工作的水平,可以有效提升项目的投资效益、合理控制工程造价。有效的结算审计需要深入分析工程合同以及相关文件编制的原理和存在的偏差,通过风险分析,识别可能引发争议与纠纷的因素,并确定预防措施。严格把关审计工作不仅仅需要加强结算审核工作的管理和监督,同时需要在全流程实现有效的行为管理,包括合同管理、项目管理以及人员管理等,保证全面审核的竣工结算报告真实、合法、准确及完整,出具的造价咨询成果文件达到质量标准,这对于保证审计工作的质量、有效控制投资效益、合理控制工程造价等都会产生积极影响。

关键词:政府投资项目;工程造价结算审计难点;对策

引言

在社会发展的新时代,为了保持良好的发展前景,项目预算和规定的充分性直接反映了工程公司的整体运营和管理水平。研究表明,当前建设工程竣工审计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工程造价的科学性。及时有效地发现沉降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消除隐患,可以大大提高工程造价的准确性。

1政府投资项目工程造价结算审计难点

为保证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的真实合规以及政府资金的有效使用,必须要保证建设项目工程结算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使建设项目工程结算切实按照合同及相关法律法规中的条款和规定进行按实结算。因此在工程结算审计中,对实际实施工程量的审计是最基础、最重要的环节。建设工程具有的多样性,决定了工程量的审计存在不少难点。而在这些难点中,最突出的就是隐蔽工程的工程量审计。隐藏性是隐蔽工程最为显著的特点,在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会被其他分部、分项工程所掩盖,待到对工程量进行审计时,却无法采用肉眼辨别,无法采用常规的工具测量,极大地增加了审计的困难。而对于建设工程项目而言,隐蔽工程的工程量及工程造价往往占建设工程总工程量及工程造价的30%以上,在市政道路或管网工程中其占比甚至能达到50%以上。正因如此,隐蔽工程也成了部分不良施工单位伙同工程其他参建单位一起“做文章”的位置,以致于隐蔽工程中,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等现象层出不穷,造成财政资金的极大流失。

2政府投资项目工程造价结算审计对策

2.1重视设计管理

在设计出图之前,建设单位需向设计单位明确项目的功能定位、建筑风格和投资规模等信息;设计单位应积极踏勘现场,了解项目现场情况,出具符合实际的施工图纸;在设计单位出具成果之后,建设单位要积极组织图审工作,对图纸的合理性、科学性进行审核,保证图纸质量,使其符合建设单位的要求;面对涉及建筑、安装、市政、园林等多个专业的综合性项目设计时,建设单位与设计单位要及时沟通,做好各个环节的协调工作,防止设计重复、漏项或因设计时间不合理导致工期延迟;加强对设计单位的管理,建立奖罚机制,特别对明显的错误设计、过度设计等引起的项目资金浪费,应该对设计单位进行设计费扣减等处罚。

2.2拓展新思路,运用新方法

随着政府投资项目建设规模的扩大化、建设内容及建设模式的复杂化发展,工程结算审计也在不断地面对不同的问题与难点。审计人员在加强自身专业能力的同时,也应该积极拓展新的审计思路,不拘泥于传统的审计方法,针对新的建设内容及问题,大胆运用新的审计方式方法予以解决。在核查隐蔽工程时,如何有效地还原被隐蔽部分工程量的真实性就是解决该难点的关键。例如在某乡镇的镇区改造工程的结算审计,结算审计资料中有一份签证是涉及当地弃土场,由于地质条件差,又连日降雨导致弃土场场地道路车辆无法进入,为不影响施工进度,根据建设单位的要求施工单位采用片石对弃土场进出场道路进行换填,该签证涉及片石换填工程量900m3,工程价款约12万元。审计人员现场复核时,该弃土场的片石换填施工区域已被后期的泥土所覆盖,且该部分施工内容并未进行隐蔽工程验收,片石材料也无进出库记录。最终审计在通过核查施工单位的材料采购原始凭证的时候,发现片石的采购量远少于签证中的量。在部分证据的支持下,通过对换填位置进行小范围开挖,确定实际换填材料为砂土与片石夹杂的混合料,于是对换填材料的价格进行了调整。以上的实例就是在审计中拓展新的思路,不拘泥于原始的审查内容及方式,往往一些非工程资料就能成为隐蔽工程量审计的突破口。而另一方面在面对隐蔽工程工程量审查难题时,还可以不只局限于结算审计阶段时间节点,尝试将审计关口前移,采用跟踪审计或者建设中间过程审计等新的审计方式,对建设过程中隐蔽工程进行核查、取证相关资料,并将成果运用于后期的结算审计中。

2.3营造健康公平的竞争环境

政府投资项目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很多项目前期调研不足,设计深度不够便匆匆上马,投资失控现象时有发生。而计价模式的改革,将传统预算定额加造价信息的计价模式转变为“市场决定价格”的自主竞价模式,更加大了建设单位投资控制的难度。对此,《方案》中指出,要强化建设单位造价管控责任,在前期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引导建设单位根据工程造价数据库、造价指标指数和市场价格信息等编制和确定最高投标限价,同时加强招投标工作的管理,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2.4竣工结算模式

竣工结算是工程项目施工内容全部完成并通过验收后,施工企业按照合同要求向发包单位提出结算申请并进行工程款结算审计,审计的过程是核定工程造价的重要依据。本项目的竣工结算,依据主要来源于招投标单位签订的承包合同,合同中规定了工程项目的成本、工期、工程内容、质量标准和结算方式等,结算造价就是双方签订的合同中规定的工程造价。这种结算模式的工作量小于预算包干的结算模式,与施工图预加签证的结算模式相比,对成本的控制能力更强、更能避免追加投资的现象。但这种模式中,在初始合同外增加的工程项目和工程责任承担产生的费用需要额外计算,有效降低了结算审计工作的复杂度。

2.5提高审核员的素质

与预算执行和建设项目相关的风险大多数与监管机构的质量有关。如果监管人员具备专业技能,监管流程的合法性和规范性就可以提高。如果主管具备良好的素质、强烈的责任感和现实的工作态度,就可以减少工作中的错误。因此,必须对审核员进行思想道德和业务技能培训,提高预算审计和建设项目实施水平,促进施工企业有效发展。人是一切行为的主体。为确保工程决算和施工预算的正确编制,必须做好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如果参与项目预算和发票,就需要全面、系统地了解基本修订和修订程序。建筑企业有义务加强职业培训,建立相应的奖励机制,全面提高工程预算审核员的业务素质。

结语

政府投资项目结算审计已然成为了把牢政府投资资金有效运用的最后一道关卡,其工作成效对政府投资项目的经济性和绩效性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此,新时期背景下,政府投资审计部门应加强建立与相关建设主管单位及纪律监察部门的长效合作机制,落实追责问责制度;加强审计人员自身的专业技能培养,抓牢结算审计的核心依据,综合运用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拓展审计新思路,运用审计新方法;提升政府投资项目结算审计的专业性与实效性,更好地应对工作中的问题及难点,确保政府投资项目的建设质量和效果。

参考文献

[1]翟士凯.政府投资项目工程造价结算审计工作中常见问题及对策[J].审计与理财,2021(12):23-24.

[2]翟士凯.政府投资项目工程造价结算审计常见问题及对策[J].现代审计与经济,2021(S1):29-31.

[3]陈小茜.政府投资项目结算复核内容及措施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21,6(13):251-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