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数民族艺术传承与发展数字化路径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4
/ 2

中国少数民族艺术传承与发展数字化路径探析

郭莹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在我国少数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应用数字化技术,这样能够实现有效传承。我国少数民族文化是广博文化中的瑰宝。要想少数民族文化得到有效传承,需要做的就是创造新的传播途径,采用新的发展方法,这样才能够解决文化生态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现阶段,在我国少数民族艺术传承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这就需要分析且现状,并制定出更加科学的数字化路径,从而为我国少数民族艺术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 中国;少数民族艺术;传承;发展;路径

引言:

   在我国,有着五十六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所涉及的文化内涵相对来说是比较丰富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文化整体特征。并且,相关的民族文化极具特色。在现阶段我国全球化发展的这一背景下,需要做的就是充分利用各种技术来传承少数民族文化。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少数民族文化的相关文化生态在现阶段已经发生了较大程度的变化,面临的环境也十分复杂。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中合理应用数字化技术能够对重要的内容继续拧转换,并通过音频、图片等形式呈现出来,人们也可以利用互联网来学习这些少数民族文化,从而实现了科学的少数民族文化传播工作,从而实现科学工作的高效传承。
    二、在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中融入数字化技术的原因

(一)现阶段传统文化的现状

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有大部分的工作人员才开始结合实际情况对传统文化进行有效传承。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一过程中经历到了传承危机,我国少数民族的生态文化被破坏,市场空间也被进一步缩减,文化物品也被破坏。尤其是对我国民族生态环境来说是一种十分严重的损害。我国的建筑文物、相关的曲艺歌舞、文学艺术等正处于濒危环境中,传统的规章制度也慢慢消失,和现代社会形成了比较大的反差。要想在短时间内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做进一步复兴,需要做的就是对相关内容做进一步整理、挖掘,并合理开展宣传工作,这样才能够在人民群众中得到广泛宣传。通过充分利用存储、创新以及互动功能,实现数字化传承是一种最为有效的方式。这种主动创新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各种文化,有效实现传统文化工作的进一步传承[1]

(二)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

民族传统文化所包含的形态是十分丰富的,也承载着很多的文化内涵,具有较高价值。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大部分的少数民族文化属于历史方面的积淀内容,在相关的文化表现形式方面显得十分单调,缺点较多。此外,在一些优秀文化中还存在着一些质量不高的文化,这部分文化内容并不能够被一般人所了解,大部分的文化信息无法进行及时传播,也就更加谈不上对其进行传承了。这些情况都十分不利于群众接触到更多的信息,也不利于少数民族文化之间的借鉴与交流。此外,传统民族文化在展示方面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展示的形式并不多样化,没能够赋予其更加生动的展示方式,一些民族文化内容十分枯燥,缺乏趣味性,不利于民族文化的进一步传承,也就更加谈不上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精神需求了。

(三)民族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

    事物处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对于传统文化来说也是如此。在实际的传统文化发展中,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赋予其新的内涵,也能够和我国的时代精神相契合。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提升,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转变,审美情趣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对相关文化的需求也变得更加多样化,更加追求精神方面的享受。要想有效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这一实际需求,就需要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内容形态、表达方式以及具体的内涵特征做进一步转换,尤其是可以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来实现民族文化的个性化革新,这样才能吸引人民群众的目光,使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更加喜闻乐见。此外,在传统文化中,合理应用数字化技术进行文化传承是一种十分典型的文化发展表现,是文化进步的象征。

二、在民族文化中融入数字化技术的途径

现阶段,我国面临着比较复杂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文化传播。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的文化传播中应用相关的数字化技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极有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阻碍,针对这样的情况,就需要采取更加科学的方式来利用数字化技术完成民族文化的传承工作[2]

(一)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在传统的少数民族文化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不断深化文化理论方面的认识。在民族发展过程中,文化传承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少数民族传承过程中合理融入数字化技术不仅能够使得其表现形式更加丰富,还能够对数字化技术和民族文化中的特点、局限以及本质做进一步总结。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一过程中,要结合实际情况在中国的时代背景下开展特殊性研究,提升其效率。

其次,不断完善相关的体制机制,要深刻认识其中的内涵内容。在实际的文化传承中,要明白哪些数字技术能够被应用于民族文化传承。需要先将传统民族文化进行细致分类,并结合不同数字化平台的特征,进行有机结合,从而实现民族文化数字化的有效创新。最后,要明晰角色定位。对不同的群体来说,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也有着不同的要求,需要从国家、专业机构、当地政府、学术界以及普通群众这几个角度来进行定位,这样能够有效发挥出不同主体的作用,也可以促使相关部门承担起自己的责任。针对这样的情况,就需要国家各个部门同意发布专项的研究课题,并组织相关的文化部门进行课题的进一步研究,给予充足的资金,从而实现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可持续传承。

(二 )制定相关规范,联合不同部门开展民族文化传承

    在民族文化传承中融入数字化技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第一,是制定比较科学的传承目标,需要做的就是联合国务院、中央办公厅颁布的相关意见,在传统民族文化中合理应用相关技术,重点表明民族传统文化的目标、地位。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的总目标,按照这一目标来开展相关工作,避免出现其他问题。第二是对数字化技术的传承工作进行内容方面的完善,可以开设各种各样的数字博物馆、图书馆、展览馆、科技馆,在这些场馆中展览相关的民族文化遗产。此外,也可以充分利用电视、网络客户端等新媒体来传承传统民族文化,这样能够促进传统民族文化的广泛传播,实现文化的有效传承。第三是对重点任务进行必要的建设规划,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将工作重点放在制定规则,提供更加科学的工作方式以及如何克服数字化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方面,扫清数字化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障碍。第四,是对不同部门,比如财政、文化、法律、人社等部门开展工作协调。对文化部门来说,重点工作要放在整理以及挖掘重要文献上;对科技部门来说,需要做的就是配合文化部门进行数字化创新,应用更加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对法律部门来说,就需要在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上多下功夫;对人社部门来说,要对进行相关人才的培训,这样才能够输送更高质量的人才,完善人才奖励机制,这样才会有更多的专业人士参与到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工作中来[3]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过程中,需要与时俱进融入数字化技术,这样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优秀文化传播的效率和范围,并且数字化技术的应用还能够进一步拓展文化形式的多样性,吸引广大人民群众的关注,营造出更加和谐的民族文化传承范围。

参考文献:

[1]戴馨瑀. 中国少数民族艺术传承与发展数字化路径探析[J]. 西部皮革, 2022(044-012).

[2]张亚洲. 浅谈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符号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以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龙里县巴江平坡苗族农民画研究为例[J]. 艺术与设计:学术版, 2017, 000(003):P.56-57.

[3]吴徐皝. 乡村振兴视野下少数民族"非遗"的活态传承路径研究--以丹寨县苗族蜡染技艺为研究对象[J]. 艺术科技, 2022, 35(18):3.

作者简介:郭莹,女,1987.10年,江苏扬州,汉,硕士研究生,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艺术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