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350MW机组贫煤条件下微油点火分析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4
/ 3

某350MW机组贫煤条件下微油点火分析研究

李云梅

山东电力建设第三工程有限公司,山东青岛,邮编266100

摘要:近年来,因为能源形式和市场的推动,微油点火技术因其系统可靠性高、投资成本低、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好等诸多因素得到了飞速发展。本文介绍某350MW超临界燃煤湿冷供热机组,在贫煤条件下进行着火特性分析及运行方式选择,经试验研究得出微油点火系统在贫煤条件下点火可靠,机组运行稳定。

关键词:微油点火 煤质分析 着火特性 运行方式

1. 项目简介

某热电联产350MW超临界燃煤湿冷供热机组,锅炉为超临界参数、变压运行直流炉,单炉膛、一次中间再热、采用前后墙对冲燃烧方式、平衡通风、半露天布置、固态排渣、全钢构架、全悬吊结构、Π型锅炉。采用中速磨冷一次风正压直吹系统,配5 台中速磨煤机,其中四台运行,一台备用。设计煤种和校核煤种1的煤粉细度为R90=10%,校核煤种2的煤粉细度为R90=12%。本项目锅炉点火采用常规油系统+少油点火的方式,按照“3(前墙)+2(后墙)”模式配置5层旋流燃烧器,前后墙对冲燃烧,对侧旋流方向相同,相邻层旋流方向相反,其中前墙最下层配置微油点火燃烧器,其他层配置常规燃烧器。

2. 煤质特性分析

2.1煤质情况

本项目的煤质分析报告见图1,设计煤的明显特征是挥发分低(11.75%),固定碳含量高(58.2%),按照地质年代划分,本项目煤质属于贫煤。

C:\Users\SONY.SONY-PC\AppData\Roaming\Tencent\Users\79222427\QQ\WinTemp\RichOle\`F%`B_WZ$JB(WFJF$KG27AD.png

图1  项目煤质分析报告

2.2煤的着火特性分析

2.2.1挥发分对比分析

根据挥发分对照表1可以看出,本项目煤质属于中等难度着火煤质,也存在较难着火煤质的可能。

表1 按照挥发分分析对照表

Vdaf>25%的煤皆可认为是较易着火煤(IT<700℃);

Vdaf = 15%~20%的煤皆可认为是中等着火煤(IT=700℃~800℃);

Vdaf <10%的煤皆可认为是较难着火煤(IT>800℃)。

Vdaf = 20%~25%的煤既可能是较易着火煤,也可能是中等着火煤;

Vdaf = 10%~15%的煤既可能是中等着火煤,也可能是较难着火煤。

对后两档煤应进行煤粉气流着火温度(IT)测定。

备注:干燥无灰基挥发分含量为Vdaf;煤粉气流着火温度为IT。

2.2.2通用着火公式分析

引用通用着火特征指标公式Fz(见表2) ,从Fz≤0.5到Fz>2.0将煤着火稳燃特性分为极难燃、难燃、准难燃、易燃和极易燃五个类别。

着火性能公式:Fz=(Vad+Mad2×FCad/10000

根据本项目的煤质分析,折算空气干燥基指标,并按照着火性能公式计算得出Fz≈1.2375,并按照表1查询得出本项目煤质属于准难燃煤质。

表2   煤的着火特性指标

煤的着火特性指标

特征指标

Fz≤0.5

0.5<Fz≤1.0

1.0<Fz≤1.5

1.5<Fz≤2.0

Fz>2.0

着火特性

极难燃

难燃

准难燃

易燃

极易燃

3.微油点火系统分析及运行方式选取

3.1微油参数

燃料:0#柴油;

进油枪前油压:0.8~1.2MPa;

单只油枪出力:120kg/h(油量可调:90 至150kg/h);

压缩空气压力:0.5~0.6MPa;

单只油枪压缩空气流量:0.2Nm3/min;

油枪助燃风压力:>1500Pa;

单只油枪助燃风流量:<900m3/h。

3.2微油系统点火原理

微油枪利用压缩空气的高速射流将燃料油挤压、撕裂、破碎,通过油枪喷嘴产生的超细油雾被高能点火器引燃,通过喷嘴雾化后在极短的时间内蒸发气化。燃烧过程类似于气化状态下的均相反应,可以大大提高燃油火焰温度,并急剧缩短燃烧时间。气化后的火焰传播速度快,中心温度可达1500~2000℃,因此,微油直接点燃贫煤是可行的。通过本项目煤质分析得知为中等难度着火煤质,Fz≈1.2375左右,按照国内经验,经过精细化调整及配风,点燃此煤质是可行的。微油点火示意图见图2,微油点燃煤粉示意图见图3。

C:\Users\lenovo\AppData\Roaming\Tencent\Users\79222427\QQ\WinTemp\RichOle\IH[N5T~51_WK5J%O]J$UHOV.png   C:\Users\lenovo\AppData\Roaming\Tencent\Users\79222427\QQ\WinTemp\RichOle\O8W7%98R)2T%$CWT}536CBI.png

图2  微油点火示意图              图3  微油点燃煤粉示意图

3.3微油系统点火方式选择

通常情况下,如果配置微油点火器,理论上不需要大油枪就可以实现机组的正常启动,以本项目油系统布置为例,其点火方式:暖风器暖磨→启动微油→投入A层磨→投入D层磨→投入B层磨→投入E层磨。

如果煤质较好(一般挥发分大于25%以上),且A磨燃料量调整至最大极限投入D磨,不需要燃油助燃的情况下,煤粉可以直接由对侧的A层磨煤机火焰点燃,如图4示意,因此,烧高挥发分煤质,仅设计A层磨是微油可行。但是,对于燃烧贫煤的锅炉,在不投油助燃的条件下投入D层磨,存在煤粉不能被对侧引燃的可能,造成投粉失败。如果要实现纯微油条件下点火,D层也需要设计微油点火器。鉴于本项目微油设计及煤质特点,为了锅炉安全运行需要,启动D层磨前应先投入D层大油枪助燃,当锅炉负荷大于40%时撤油。

图4   对侧引燃煤粉示意图

3.4吹管期间运行方式选择

针对本项目煤质采用微油点火方式,确定吹管期间燃烧运行方式的选择。

3.4.1稳压吹管  

稳压吹管模式,在保证吹管系数满足吹管要求的条件下,预计锅炉蒸发量在45%-50%BMCR左右,此时负荷远大于最低稳燃负荷30%,因此,稳压吹管条件下,全部油枪应该退出运行。稳压吹管投入A、D两层即可,尽量不要投入第二层磨煤机,有利于汽温的控制。在稳压吹管期间,锅炉一直处于干态运行。

3.4.2降压吹管

降压吹管模式,在吹管系数满足要求的条件下,预计锅炉蒸发量在20% BMCR左右,此时负荷远低于最低稳燃负荷30%,需要投入油枪稳定燃烧。因此,降压吹管期间首先投入A磨煤机、A层微油,并根据蒸发量需求启动D层磨煤机,并启动E层大油枪稳燃,尽量不使用E层磨煤机。

采用降压吹管模式,在临吹门关闭的条件下,过热器蒸汽不再流动,成为死汽,更严重的是再热器没有蒸汽冷却,考虑到上述受热面的安全,锅炉出口烟气温度不能超过540度。降压吹管,锅炉一直在湿态状态运行

4.贫煤微油点火关键点控制

4.1点火准备期间

微油枪出力小、孔径小,非常容易堵塞,建议点火前油循环一直运行,通过正式系统滤网进行过滤,安装专业定期清理滤网;点火前,必须进行油枪雾化试验,锅炉上水完成或冷态冲洗时,微油枪及D层大油枪,共计8只必须进行点火测试,测试时间不超过3分钟,保证锅炉不起压;点火前,暖风器投入且暖磨,保持冷热风门足够的开度余量,投入D磨前,为了保险,允许使用大油枪助燃。

4.2点火期间调整

4.2.1控制磨煤机出口风温。投煤后,快速调整磨煤机出口风温,考虑本项目贫煤的燃料特性,首次建议维持80℃-90℃;当煤进入磨煤机筒体时,磨煤机出口风温会迅速下降,此时要提前且加快调节热风门速度,如果热风门余量不足,提高暖风器出力;

4.2.2控制内、外二次风配比。内二次风设计量较小,对煤粉起到引燃作用,外二次风设计量大,对煤粉起到燃尽作用。投煤前,检查内二次风在全开位置,外二次风适当关小,初始位置暂定50%-60%,点火后根据着火情况适当进行调整,如果煤质不发生改变,位置基本不做改变;

4.2.3控制风煤比及一次风速。煤粉浓度大小对点火起到关键作用,过低的浓度或过高的浓度都会造成点火失败,首次点火推荐的风煤比为1.8;一次风速维持17m/s-22m/s左右;

4.2.4控制煤粉细度。煤粉细度对贫煤燃烧有着重要的意义,减小低煤粉细度可以促进煤粉的燃烧剧烈程度,因此,在投煤前,将动态分离器调整至最大位置,随着炉膛温度的慢慢提高,逐步提高煤粉细度。

4.2.5贴壁风控制。点火初期,贴壁风门开度不宜超过20%,初始开度为10%,后续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4.3过程隐患控制

微油点火如果发生着火不良,会引起大量的未燃尽煤粉或炭黑积累到尾部,易发生尾部设备着火事故,鉴于此,调试期间必须重点关注:1)点火时,必须就地监视观察孔,避免因为火检不准,造成人为误判,形成煤粉长期积累的环境;2)对烟囱排烟成色进行观察,作为判断燃烧优劣的依据之一;3)空预器消防必须可靠,吹管期间空预器应该连续吹灰;4)吹管第一阶段完毕后,详细记录空预器后的烟气温度计、氧量,如有烟气温度不正常升高、氧量下降,立即汇报运行人员采取处理措施。

5.现场试验结果及改进措施

5.1现场试验结果

机组整套启动调试期间,先后进行了两次微油点火试验。第一次进行微油点火,微油模式下四只微油投入燃烧正常,然后在微油模式下启动A磨煤机按照初始给煤量15t/h投粉,从就地观察孔发现,煤粉燃烧不良,在调整过程中运行人员手动MFT,微油投粉中断。第二次进行微油点火试验,锅炉冷炉微油投粉,磨煤机按照初始给煤量20t/h投粉,DCS氧量显示仍然为20.1%,氧量一直没有下降的趋势,且炉膛温度不升反降、主汽压力开始下降,说明煤粉没有燃烧且吸收了炉膛热量。

从两次试验结果分析得出:1)微油点火系统配备中速磨煤机时,由于磨煤机有最小给煤量限制,磨煤机出力调整余地小,微油点火时送粉量较大,煤粉吸热量较多,造成煤粉不能燃烧;2)针对贫煤煤质,一般情况下高挥发份煤种的暧风器设计出口温度在160℃,而本厂贫煤情况下厂家的暧风器出口风温仍然为160℃,没有根据煤质的变化对其暧风器进行设计调整,微油厂家配置的暧风器出口温度设计不合理;3)本项目所使用微油点火器并无贫煤条件下无油启动成功案例,经过现场试验确实也无法实现贫煤条件下无油启动成功。

5.2改进措施

在点火前提高锅炉给水温度,保证螺旋水冷壁区域温度提高至100℃上。微油点火前先用大油枪点火,将炉膛出口温度提高至370℃左右,达到贫煤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此时投入微油点火和A制粉系统,可以使贫煤进入挥发分析出燃烧和固定碳燃烧阶段。煤粉投入后,观察氧量变化及炉膛出口温度变化,当氧量变小且炉膛出口温度持续上升时,退出一支大油枪运行,炉膛出口温度先下降再上升,温度再次上升至退出油枪前数值,增加磨煤机出力,再次退出一支大油枪保留两支油枪投运。从而可以实现此设计条件下的微油点火,相对比全部使用大油枪,也达到了一定的节油目的。

6.参考文献

[1]车舟,林树彪.微油点火在燃用贫煤锅炉上的试验研究.山西电力,2009年6月

[2]唐伟民.微油点火系统及运行注意事项

[3]霍东方.微油点火技术在燃用贫煤超临界锅炉上的应用,电力建设,2009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