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微创前踝正中入路踝关节融合手术治疗创伤性踝关节炎患者的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5
/ 2

改良微创前踝正中入路踝关节融合手术治疗创伤性踝关节炎患者的效果

陆海健

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 上海浦东200135

【摘要】目的针对改良微创前踝正中入路踝关节融合手术治疗创伤性踝关节炎患者的效果

展开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创伤性踝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开放式前踝关节融合术治疗,研究组给予改良微创前踝正中入路踝关节融合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期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改良微创前踝正中入路踝关节融合手术治疗创伤性踝关节炎,能够减少术中出血量与引流量,缩短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助于患者恢复,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字】改良微创前踝正中入路踝关节融合手术;创伤性踝关节炎;效果

足踝承担了人体大部分的重量,在发生关节炎后如果不能及时治疗可能导致患者足踝关节畸形、残疾等,所以及时进行有效的治疗非常重要。常规治疗方式效果并不理想,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微创技术逐渐发展成熟,改良微创前踝正中入路踝关节融合手术逐渐被临床广泛应用,且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1]。本次就针对改良微创前踝正中入路踝关节融合手术治疗创伤性踝关节炎患者的效果展开分析,具体报告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本次研究对象来自我院院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创伤性踝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平均年龄49.25±2.13岁,研究组男21例,女19例,平均年龄48.36±2.25岁,创伤关节为:右踝39例,左踝41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对比(P>0.05)。纳入标准:(1)符合创伤性踝关节炎诊断标准,并通过X线及超声检查确诊。(2)精神状态正常,无交流障碍。(3)两组患者均了解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免疫系统、凝血功能障碍。(2)存在手术禁忌证。我院伦理会对本次研究完全知情,并批准开展研究。

1.2方法

对照组应用开放式前踝关节融合术治疗,操作如下:患者体位为仰卧位,麻醉方式为全身那麻醉,在建外侧作弧形纵切口后,逐层切开皮肤与皮下组织,使内距与侧关节暴露出来,然后清理关节骨面,剔除碎裂骨、硬化骨、死骨、纤维肉芽及坏死组织等,修整新鲜松质骨面与骨端,观察并修正内外踝穴软骨面,确保胫骨远端穹隆与距骨背侧圆顶间正常接触。采用C型臂X线机进行透视定位,在胫骨远端至距骨位置置入2枚钛合金克氏针进行临时固定,然后在踝关节间隙处置入异体骨,在克氏针处攻入2枚空心拉力螺钉固定,并安置引流管,随后缝合伤口并以石膏固定。

研究组应用改良微创前踝正中入路踝关节融合手术治疗,操作如下:患者呈仰卧位,麻醉满意后在大腿根部上止血带,对术区进行常规消毒后,于足部前踝正中作长约4cm的切口,注意避开伸肌腱、腓浅神经及足部动脉达踝关节,然后打开关节腔,使用骨刀清除胫骨远端关节面与距骨关节面上的软骨及增生骨组织,彻底去除后,使用冲洗液冲洗踝关节腔,恢复下肢力线,从足底向胫骨方向打入3.5克氏针维持下肢力线,然后从胫骨后踝向距骨头方向打入2枚2.0克氏针,然后克氏针的引导下使用空心钻钻孔,置入2枚7.3空心螺钉固定踝关节,随后冲洗并包扎伤口,术毕。

1.3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期各项指标,主要包括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②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包括切口感染、出血、切口粘连、骨不连。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2.0软件分析,使用t和“”表示计量资料,使用卡方和%表示计数资料,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

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患者,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17.36±6.13ml、119.26±7.52min、9.34±2.32d,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47.31±5.12ml、99.72±4.48min、6.76±1.45d,研究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对比有差异(t1=55.470,P1=0.001,t2=14.118,P2=0.001,t3=5.964,P3=0.001,P<0.05)。

2.2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10例)明显高于研究组7.5%(3例),对比有差异(x2=4.501,P=0.034,P<0.05)。

3讨论

创伤性关节炎主要是由外力导致关节骨折或软组织损伤引起的,主要表现为关节软骨退化变性、继发性软骨增生、活动功能障碍等,对患者健康与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2]。开放式踝关节融合手术与改良微创前踝正中入路踝关节融合手术都是治疗创伤性踝关节炎的常用手术,但是常规的开放式手术创口较大,术中出血量较多,疼痛感较为强烈,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远期治疗效果并不理想。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微创技术逐渐成熟,微创前踝正中入路踝关节融合手术逐渐被临床广泛应用。

微创前踝正中入路踝关节融合手术能够有效减少患者截骨量,对患者肢体创伤较小,并发症较少,有利于患者恢复。此手术为微创手术,患者疼痛感较轻,住院时间较短,医疗费用较低,患者接受度较高,是较为理想的治疗方式[3]。但是需要操作者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并且手术期间需要对患者相关指征进行全面掌握,这样才能保证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本次研究比较了两组患者手术指标与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对创伤性踝关节炎患者实施改良微创前踝正中入路踝关节融合手术,治疗效果显著,有利于减少了患者疼痛,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石辉辉.关节镜下微创入路踝关节融合术对晚期创伤性踝关节炎患者的影响[J].黑龙江医药科学,2021,44(01):193-194.

[2]王建军.微创与开放式踝关节融合术治疗创伤性踝关节炎患者的疗效及对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J].医疗装备,2021,34(03):74-75.

[3]陈宏峰,李真,牛俊克,等.微创踝关节融合术治疗创伤性踝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J].四川解剖学杂志,2020,28(04):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