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学》课程思政经典案例举隅

/ 2

《方剂学》课程思政经典案例举隅

毕珺辉,陈宝忠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150040)

    方剂学是研究治法与组方原理、配伍规律(特点)及其临床运用的一门学科, 是与临床联系密切的基础学科,是理、法、方、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方剂学是中 医学的基础学科,亦是联系基础与临床的纽带与桥梁,结合学校“做精中医”的 定位,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方剂学的基本理论、组方原理与配伍特点;具有分 析运用方剂、临证组方的辨证思维能力;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德、智、 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系统中医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良好的人文科学和 职业素养以及较为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拥有较强的中医思维能力、临床实 践能力、中医传承能力、科学思维与创新精神,达到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 毕业后能在各级中医院、综合性医院、教学科研机构,从事医疗、预防、保健、 康复、对外交流及文化传播方面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课程思政”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理念创新和实践创新。因此,我们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不要把思政课的内容简单照搬到方剂学课程中,不是专业课 “思政化”,思政课和专业课各有各的体系,是对思政课内容的重新挖掘、梳理和认识。

1.通过对组方背景的介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1)如讲授普济消毒饮。首先说明原方是治大头瘟的。大头瘟是传染病,专攻头面。金代泰和二年,公元1202年,这个时候李东垣22岁。在保定一带,发生过大头瘟,这个病发展的特别快,今天发热畏寒,明天即头面肿痛,目不能开,咽喉不利,亲戚不能相访,染者多不救,死亡率非常高。当时有一个副县长,其侄子得此病,治了五六天,有的医生给开承气汤,结果病人越来越重,病情危重。当时听说李东垣医术高明,特意请其诊病。经过仔细辨证,问清治疗过程,认识到此病应属风热毒邪客于心肺,上攻头面,前医用承气汤下之,是“诛伐无过”。所以,一改前医之旧辙,另辟新方,结果病人霍然而愈。周围村屯之人听闻此事,凡病大头瘟的都用这个方,结果“全活甚众”。后来就把这个方刻在石头上,谁病了即照此方用药,李东垣从此名声大噪。

2)如讲授养阴清肺汤。这首方是治疗白喉的。白喉是烈性传染病,传染性很强,死亡率很高。这首方出自《重楼玉钥》,成书于清代,作者是郑梅涧,是安徽省歙县人。他们家是祖传喉科,都是非常著名的喉科专家。白喉这个病,大多数医家都不会治,有的医家按照风寒来治,有的医家按照风热来治,效果都不好。郑梅涧他们看到这个病后,首先思考为什么此病治不好?后来体会到,这个病是以内因为主,凡是得此病者,都是由于本质不足。本质不足主要是肺肾阴虚。因此,他一反常态,不按照前人的方法治,完全用滋阴之法,疗效显著,生者甚众。最后归纳为“此症发于肺肾,凡本质不足者,或遇燥气流行,或多食辛热之物,感触而发”,依此理论,他创制了养阴清肺汤。有了这首方后,这个白喉的治疗效果就比较好。

一方一药总关“情”。每首方剂的产生皆有其背景及原因,与当时所处的时代密切相关。方剂的学习如仅靠单纯的专业知识讲授,长久便会枯燥,毫无趣味。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相结合,便会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培养其创新意识。

2.通过对方剂名称的解析,增强学生文化自信。

1)如讲授小青龙汤。名小青龙者,以龙为水族,大则可以兴云致雨,飞腾于宇宙之间;小则亦能治水驱邪,潜隐于波涛之内耳(张秉成《成方便读》)。故该方主治外寒内饮证。

2)如讲授白虎汤。中医认为“白虎”为西方金神,对应着秋天凉爽干燥之气。以白虎命名,比喻本方清热泻火作用迅速,就像秋天凉爽干燥的气息降临大地一样,一扫炎暑湿热之气。

从方剂名中挖掘传统文化元素、从知识点中挖掘思政文化元素,注重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培养,增强学生的中医药文化自信。

3.通过对古籍方书的挖掘,熏陶学生爱国情怀。

1)如介绍《黄帝内经》。《黄帝内经》这本书大约成书于战国时期,它包括了整个中医学的脏腑经络、生理病理、病因病机、治则治法、甚至包括一些方剂。这是中医的经典著作,也是方剂学的理论基础,至今被誉为经典而广为传颂。

2)如介绍《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这本书大约成书于公元205年,后来散失了,经过晋代王叔和的整理,分为《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伤寒论》主要治疗外感病,《金匮要略》主要治疗内科杂证。这本书将病、证、脉、治紧密联系在一起,既讲病因病机,又讲病理、病位、病性,而且有治法、有方、有药,是理、法、方、药比较齐全的,是首次将理、法、方、药融为一体的一本书。此书不仅被历代医家所推崇,且为日本、朝鲜、欧美等诸国医学家效法,对世界医学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进作用。

中医古籍浩如烟海,博大精深,由诸多医家历经数载,呕心沥血编著而成。其内容之丰富,其思想之先进,皆为后学者以启迪。这些医书有的已残缺不全,有的经多次整理校对方流传于世,真正是中华民族乃至世界的宝贵财富。通过对古籍医书的介绍,培养学生对古代医师和医学事业的崇敬之情,树立学生爱国、敬业的核心价值观。

4.通过对煎服方法的阐释,树立学生医德医风。

1)如介绍桂枝汤。在用法中强调需“啜热稀粥”以助发汗,喝完粥后,再“温覆”,即加盖衣被,令“遍身微似有汗者益佳”,即遍身都有像小细雨下到身上那样的汗,不能出多了,如果像水似的流淌了,病必不除。同时要忌口,“忌生冷、黏腻、肉面、五辛、酒酪、恶臭等物”。

2)如介绍大承气汤。在讲大承气汤的用法时,强调大黄在攻下的时候一定要后下。大黄一般煎15-20分钟,煎的时间久了,大黄就不攻下了,所以大黄煎煮的时间一定要短。芒硝一定是烊化。因此这个方是先煎煮厚朴、枳实,后下大黄,芒硝烊化。

在看病的过程中,对于医师而言,往往交代煎药方法是最费口舌的。通过融入思政教育的学习,引导学生以耐心细致的态度服务病人,培养医学生的医德医风和社会责任感。

5.通过对名家医案的举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如介绍清胃散。段富津教授医案:1951年,大队支部书记牙疼的很厉害,两天整个牙龈即红肿糜烂,不敢吃东西,连水都不敢喝,已经24小时未休息,不能睡觉,坐卧不宁,不得少安,满嘴都是血迹。段老诊其脉洪大而数,舌红苔黄厚而干,诊断为胃火牙疼,牙宣出血。段老开处方即清胃散。患者服一剂后,牙也不疼了,肿也消了。后服牛黄清心丸巩固治疗。

2)如介绍半夏厚朴汤。段富津教授医案:电碳厂有个女炊事员,每到吃饭的时候,咽下第一口饭后,肚子里就开始唱歌,听之有声有韵,而且都是新歌。她本人并不会唱歌,这一唱歌就心烦,就吃不下饭。有一天去门诊找段老医治,这个病就得按照癔病去治,辨证为痰气郁结,开方半夏厚朴汤。开始吃三天,病情依旧,二诊又开七副药,结果第三次患者进入诊室异常欢畅,告知服上方至第五副药就觉得心中有物如脱,心胸顿觉豁然开朗,从此以后再吃饭就不唱歌了。多年后相遇告之,未再复发。

随着时代发展的要求,方剂学课程内容从深度与广度上不断提高,并在改革和创新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方剂学课程从课程论的视域认识、研究与实施“课程思政”,发挥教师价值引领和导向作用,以课堂为育人主渠道,课程作为实施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领会和掌握蕴含在知识点中的德育内容;训练和培养医患沟通能力、临床思维能力中的德育内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与人文精神,增强中医药文化自信,树立良好的职业认同感与社会责任感,冀希于培养出优秀的复合型中医药人才。

医学人文12月   毕珺辉 陈宝忠    《方剂学》课程思政经典案例举隅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香滨路4号中北春城2期24栋4单元301马育轩18545163468  要2本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