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1/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肺癌中的研究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5
/ 2

PD-1/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肺癌中的研究进展

吕明

十堰市太和医院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 湖北十堰 442000

【摘要】目前免疫治疗的研究成果较为突出,已取得较大的突破。其中PD-1/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较好。为此,本文就PD-1/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肺癌中的研究作简要分析。

【关键词】PD-1/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肺癌

在临床疾病中,肺癌是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同时也是导致癌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据有关数据显示,在癌症患者中,死亡人数占比18.4%,而肺癌的发病率就高达11.6%,从数据上就可看出,肺癌对人们身体健康的威胁程度非常高。近几年来,随着医疗水平和检测技术的提升,在晚期肺癌的治疗上已经取得了较大的突破。目前,晚期肺癌的临床治疗中,免疫治疗已然成为不可或缺的内容,尤其是PD-1/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应用。为此,本文针对PD-1/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肺癌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1.肿瘤免疫治疗的概述

肿瘤细胞在发生基因突变后,其能否突变成肿瘤,和免疫系统有着莫大的关系。免疫系统,对“非己”成分有着识别功能和清除功能[1]。在免疫治疗的作用下,能够激活人体的免疫功能,利用其免疫状态,来完成控制肿瘤细胞、消灭肿瘤细胞的目的。免疫周期,主要由几个步骤构成:肿瘤抗原释放;处理肿瘤抗原;T细胞启动、激活,转移、渗透肿瘤部位,识别肿瘤细胞并杀死。而在免疫周期各种发挥作用的因素,能为免疫治疗提供较广的治疗靶点。

2.PD-1/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概述

PD-1是一种免疫抑制分子,属于CD28超家族的一个成员,其表达于活化的单核细胞、B细胞、自然杀伤T细胞、CD8+T细胞以及CD4+T细胞中[2]。在B细胞受体或者在T细胞受体的诱导下,会因肿瘤坏死因子的刺激而出现增强[3]

PD-1的配体主要是PD-L1和PD-L2。PD-L1常表达于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B细胞以及T细胞等组织中,会在促炎性细胞因子的刺激下,发生上调[4]。在正常情况下,PD-1/PD-L1通路能对人体产生免疫调节作用[5]。当T细胞伤的受体PD-1和高表达的PD-L1在肿瘤细胞上结合时,会进行负性调控信号的传递,从而导致免疫无能,让肿瘤细胞能够避免免疫的杀伤[6]。同时,在PD-1/PD-L1通路的激活下,会进一步改变T细胞的分化,损伤记忆T细胞和效应T细胞,促使衰竭T细胞、调节性T淋巴细胞分化上调,从而抑制T细胞免疫效应。而当PD-1和PD-L1的结合被阻断后,则会同时阻断负性调控信号的传递,恢复T细胞的活性,从而促使T细胞恢复肿瘤细胞的杀伤能力[7]

不同于传统的肿瘤治疗方式,PD-1/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是通过自身的免疫系统发挥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8]。其最大的优势就在于能产生持久应答、带来长期的生存[9]

3.PD-1/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肺癌中的应用

在施茂林[10]等研究中,以485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例,评价PD-1单抗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其结果表明,在485例患者中,其客观反应率为19.4%,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12个月。由此可看出,PD-1单抗对进展期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有着较好的抗肿瘤能力。可见,在临床肺癌的治疗中,PD-1的单抗治疗,其具有有效性和安全性,能够为联合疗法提供更加稳定的治疗效果。

4.结语

近几十年来,尽管基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免疫治疗,已然取得了较多的突破,其进展较为乐观,但是在目前的免疫治疗中仍旧有许多问题尚未解决,仍旧存在诸多的挑战。而这其中,如何在众多癌症患者中,筛选出能够从免疫治疗中获益的患者,并有效预测其治疗效果,就是医学工作者需要面临的挑战之一,这需要广大医学者不断的去寻找更加准确的生物标志物,来指示免疫疗效。与此同时,免疫疗法的副作用、耐药性等问题,同样需要进行不断的研究。目前,由于临床对肝癌的研究较少,仍需要大量的临床试验来验证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对肝癌的临床效果。

综上所述,经过研究发现,基于PD-1/PD-L1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对于肝癌治疗有着巨大的临床价值和临床潜能,同时联合生物制剂、化学疗法等,能有效提升和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和生存质量,但是,仍然需要注意其副作用。为此,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必须利用时代新手段,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寻找到更加敏感、更加有效、更加具有预测疗效的生物标志物,精准的定位能获益的患者,从而实现精准化治疗、个体化治疗。

【参考文献】

[1] 周洁,吴强,许峰,等. PD-1/PD-L1和CTLA-4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小细胞肺癌中的临床研究进展[J]. 临床肿瘤学杂志,2021,26(7):649-656.

[2] 王梦玮,徐天蔚,王朝霞. PD-1/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肺癌临床研究中的进展[J].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41(7):1084-1094.

[3] 吴柳盛,刘继先,乌达,等. PD-1/PD-L1免疫抑制剂在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中的研究进展[J]. 肿瘤学杂志,2021,27(9):710-715.

[4] 张姝阳,王燕. 程序性死亡受体1及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抑制剂在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进展[J]. 中华肿瘤杂志,2021,43(1):98-103.

[5] 周永慧,陈鸿志.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放化疗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J]. 临床肿瘤学杂志,2021,26(10):947-954.

[6] 李娜,陈三妹. PD-1/PD-L1抑制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临床研究进展[J].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21,16(10):600-602.

[7] 郭晓玉,温倜,曲秀娟. PD-1/PD-L1抑制剂联合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的研究进展[J]. 中国肺癌杂志,2021,24(7):513-518.

[8] 赖妍靓,耿艳,杨兵全. PD-1/PD-L1抑制剂相关的内分泌紊乱及其治疗的研究进展[J]. 肿瘤防治研究,2021,48(11):1035-1040.

[9] 王奎,张宏毅,王泽权,等. PD-1和PD-L1抑制剂治疗肺癌及其不良反应的研究现状及进展[J]. 中国医药科学,2021,11(3):45-48.

[10] 施茂林. 肺腺癌组织PD-L1表达对晚期肺腺癌患者培美曲塞化疗疗效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 西南医科大学,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