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管理常识科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5
/ 1

公共卫生管理常识科普

李定奇

四川省甘孜州道孚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四川 道孚 626400

近年来,社会生活水平有了极大提升,传染病发生率持续上涨,给人们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随着人们对健康越来越重视,传染病预防意识也在逐步加强,而公共卫生管理和传染病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没有做好公共卫生管理,致病菌人传人,人传环境,很可能造成灾难性疫情爆发。目前,我国公共卫生管理还面临着许多的问题,分析其原因是许多人对公共卫生管理相关知识了解较少,公共卫生人才比较缺乏,导致在传染病预防中存在许多不足。

完善社会公共资源支持体系

我国公共卫生管理是基于护理服务和医疗资源基础上开展,传染病患者管理公共卫生管理重中之重。如果传染病患者在家里接受治疗,会给患者家属造成巨大压力,严重影响患者家属生活、工作。而通过建立完善的社会公共资源支持体系,传染病管理被纳入到社区工作范畴,社区可以根据公众需求,通过社区服务、邻里互助,传染病管理力量更加强大。而团队、社区、上级专家、医院共同合作,也可以进一步完善医防结合护理体系,让传染病患者在社区及医院里得到更全面的护理,真正实现了无缝连接管理。同时,只有重视医防结合护理,加强健康宣教,才能帮助传染病患者建立正确的安全意识,提高传染病患者遵医行为。

信息化管理手段

近年来,信息化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社区在医防结合护理管理中也需要紧跟时代潮流,建立互联网医防结合护理,从而进一步提升医防结合护理工作效率。在具体实施时可以通过信息化技术对传染病患者数据进行采集、上传,并建立患者电子健康档案、家庭医生服务,通过区域数据汇总、共享、业务协同,提高医防结合护理效果。借助信息化系统完善医防结合护理档案,再借助后台管理系统分析数据,为传染病治疗提供更多参考依据。如特殊疾病患者需要长时间接受静脉药物治疗,可以借助PICC导管、输液港,为减轻患者穿刺痛苦,更好的对患者血管进行保护。

健康教育服务

结合居民健康需求,不断对健康教育场所设备、设施进行完善,将公共卫生知识整理成健康知识宣传手册,免费发放给居民。定期组织免费健康咨询、知识讲座,鼓励居民积极参与,不断对宣传栏知识进行更新,丰富健康教育形式,从而推动健康教育工作。在健康哮喘过程中要注意围绕健康主体进行,有针对性的对重点群众、场所开展健康教育,加强医疗卫生知识科普,引导人们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从而保障居民健康。倡导居民维护无烟医疗机构成果,为居民营造一个更文明、健康的环境。通过微信、QQ等网络公众平台进传染病疫苗接种防治知识,让居民认识到疫苗接种的意义,了解疫苗接种相关注意事项。建立微信群,邀请接种人员加入微信群,可以随时在微信群进行疑问解答。疫苗接种时要注意对接种人员姓名、年龄、性别、疫苗类型、剂量、规格、接种部位、接种途径进行仔细核对。

完善公共卫生档案

不论是医生为居民提供健康管理,还是家庭责任医生合同签订中居民健康档案均起着重要的作用。服务社区应不断对居民健康档案进行完善,统计社区居住时间超过半年的居民基本信息、健康服务记录,包括居民健康状况,对居民健康造成威胁的高危因素,居民健康发展变化以及各种卫生服务信息系统文件。

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及处理

发生传染病后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中报告方法、报告程序、报告时限在网上进行报告,并注意保留报告及处理记录。对传染病、公共卫生突然事件发现、登记进行规范划管理。同时,区域疾控中心应做好传染病、公共卫生突然事件报告、管理工作,根据相关规定调查流行病学,统计密切接触者,发生重点区域,对事件风险进行评估,加强应急接种,做好健康教育及预防措施。

提醒患者积极运动

医生根据传染病患者具体情况,建议患者在身体耐受情况下,积极参与相关运动训练,不要长期在家里久坐,维持稳定的情绪,不要过于激动、兴奋,以免影响传染病治疗。

坚持用药

传染病需要长期用药,医生应提醒患者遵循医嘱正确治疗,不要随意更改、终止用药,以免病情加重,影响生活质量。患者在用药期间,医护人员可以持续性对患者情况进行随访,随时跟踪患者病情恢复情况,不断对患者用药及护理计划进行调整。建立传染病患者微信群,在群里定期推送一些健康知识,对患者负面情绪进行疏导,使患者保持稳定的心态接受治疗。

业务培训

公共卫生管理相关人员应定期参与公共卫生专业知识培训,认真学习相关操作标准、法律法规,在日常工作中严格遵循规章制度,不断提升群众安全意识。

总之,我国人口众多,传染病患病人数也比较多,特别是近年来,传染病不仅患病比例升高,且患病群体年轻化,许多人因为缺乏健康意识,没有注意自身健康,加之,传染病需要长时间用药,容易漏服、错服,加强公共卫生管理成本低,可有效提升患者依从性及自我管理能力,成效显著。